胡琪欣
【摘 ? ?要】語文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基礎科目。語文課堂教學要在教學開始之初就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學生才能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提升語文學習效果。所以,良好的情境導入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本文旨在探討情境導入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境導入法 ?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60
情境導入法指的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教材中所教的知識點制作成圖片、視頻等形式,將所教內容中涉及的情節借助一定的教學工具展示出來。在一堂課開始之前,教師就用制作的教學課件或演示工具等,進行一個知識點的導入學習,在一堂課的開始就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針對小學生的情境導入教學更能夠充分地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語文課堂學習。
一、情境導入法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想要在教學開始時就充分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快速地從上一堂課程的教學中走出來,迅速投入到本堂課的學習,那么良好的、富有趣味性的語文學習導入必不可少。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豐富多樣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教學課件,并借助一定的教育教學工具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導入,這能夠給學生帶來新穎的形式、多樣的學習體驗。這樣一來,小學生對于新事物的探索性和好奇心就能充分地被激發出來,對于整堂課的語文學習能夠投入大部分的精力,并且能夠讓小學生更加專注地投入到教師的語文課堂講解中去。
(二)有利于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導入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尤其是一些富有動畫性的、色彩鮮明的學習課件。比如針對語文教材中的一些寓言故事,教師能夠從網上搜索或自己制作與寓言故事相對應的圖片、動畫、視頻等,在語文課開始之初,就給學生播放。這些都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因為小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就喜歡看一些色彩明麗的、富有趣味性的動畫片和動畫視頻。教師將所學知識制作成與小學生喜愛的動畫視頻、圖片等,很容易讓學生聯想到生活中接觸到的動畫片,立刻就能引起學生的聯想和思考,引起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情感共鳴,那么本堂課學生就會更加專注地聽老師的講解。
(三)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加深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光靠教師的生搬硬套和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效果是非常差的。因為小學生對于富有趣味性的東西非常感興趣,而對于相對死板、生硬的理論知識沒有較好的學習興趣。想要讓學生背誦教師所教的古詩詞、成語等內容,教師就要用良好的情境導入方法,將所教知識中描繪的情境,通過教學輔助設備營造出來,給學生一種相對真實的情感體驗。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之初,通過這些富有趣味性的、情感真實的情境導入,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就比較深刻,很容易促進學生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那么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一提到與之相關的知識,就能聯想到本堂課所學的知識和內容,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對知識點的遷移。
二、如何運用情境導入法進行語文教學
(一)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置相應的情境導入
小學生思想比較單純,對于所學知識點,尤其是語文學習內容,經常需要學生對于某一知識點發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想要讓學生完整地對這些內容進行學習,充分地、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那么就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之初,根據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心理特點設置適合他們的情境導入。比如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情節曲折、富有閱讀興趣的內容非常感興趣。對于詩詞學習,小學生偏向于簡短、淺顯、易懂的類型,那么教師在設置情境導入的時候,針對本堂課所要講的難度較高的知識點,可以先設置與之相關的、富有趣味性的內容,對本堂課所學知識點進行一個課堂導入,給學生接受高難度知識的緩沖過程。
(二)利用多媒體制作趣味情境導入
多媒體一直都是當前教育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輔助設備。多媒體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創新教學方式的設備支持,還為學生帶來了信息化的學習體驗。那么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設置情境導入的時候,完全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課件制作。多媒體設備通常與互聯網、計算機等工具相結合使用,通過互聯網和計算機等輔助設備,教師可以在備課過程中加入一些現代化的元素,如網絡上比較流行、廣受學生喜愛的網絡熱詞、流行詞等。比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學習成語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搜集與成語教學相關的小故事或短視頻,也可以在課前與學生進行成語接龍游戲,通過多媒體投影出相應的教學知識,制作能吸引學生興趣的情境導入課件。這樣一來,教師能夠在學生普遍接受的課堂情境教學中,促進學生對所教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多媒體是教師重要的教學輔助設備,教師要能夠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導入,設置富有趣味性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之初就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根據課堂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情境導入形式
教師的語文課堂情境導入形式非常多,比如教師采用的音樂情境導入、語言情境導入或者游戲情境導入等,都是課堂教學導入中效果較好的導入形式。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一定長期地使用同一種教學導入形式,而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觀察近段時間使用的語文課堂導入形式的效果以及學生在這種情境導入教學中語文學習的效果,不斷地改革自己的情境導入形式。比如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將語言導入形式與音樂導入形式相結合,在教學生朗讀朗誦詩句或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音樂導入形式設置音樂朗誦背景,營造一個朗誦氛圍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同的情境導入形式,帶來的效果是不同的,教師可以根據大多數學生能夠接受的情境導入形式,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情境導入方式,給學生帶來豐富的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服務。
總的來說,針對小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設計富有趣味性的、有吸引力的情境導入充分地考慮了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和心理特點,摒棄了傳統的、枯燥乏味的講解形式,能夠給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參考文獻
[1]趙淑娟.淺談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合理組織語文教學[J].教師,2016(024).
[2]劉輝.多媒體創設情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