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虎
【摘? ? 要】生物是一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科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實踐教學,不僅可以使教學更具有開放性,也可以創新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不被教材所束縛。現在新課標也強調教學中學生占主體地位,開展生物實踐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生物教學? 實踐教學? 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095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忽視了生物知識來源的本質,漠視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易引起學生的課堂興趣,也不能在生物教學中引起學生對生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開展生物實踐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個人優勢。此外,生物實踐教學可以沖破封閉式課堂教學模式的禁錮,讓學生在常規的教學中也能得到思想上的自由,并在輕松、和諧、歡快的氛圍中汲取相關知識,激發自己的創造力。接下來,本文就來談談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該怎么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一、采取情境教學,培養學生生物學習興趣
生動直觀的教學場景可以使生物教學由抽象變為具體,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學生也能根據生物的不同特性做出判斷分析。在初中生物課本中,無論是人體知識還是動植物知識,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其原型,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活素材”,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相關生物教學之中。教師在講解生物知識之前,可以創設相關知識背景,來呈現所要講授的內容與信息,讓學生在真實的或者模擬實驗的情境中感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比如,教師在講授“細胞分裂”這部分內容時,因為分裂方式各式各樣,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無絲分裂等,分裂的過程也不盡相同,如果教師只是采用在黑板上作圖演示三者不同的板書形式,學生不僅不能完全理解,還可能導致概念混淆。這種情況下采用情境教學法就可以有效解決該問題,比如借助多媒體技術分別模擬展示三種分裂方式的全過程以及它們分裂時的特點,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熟練掌握三者之間的根本區別,也能從動態演示中掌握三種分裂方式的相關知識。將視覺和語言相結合,生物課程中有關細胞分裂的教學效果自然也將達到理想狀態。此外,創設趣味教學情境也可以改變學生對生物知識抽象乏味、晦澀難懂的印象。
二、加強生物實驗的科學指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因此,生物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尤為重要。然而,在很多學校的生物課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而忽視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加強生物實驗的科學指導,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也可以強化相關生物知識點的記憶。如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實驗中,教師可用白蘿卜、花生、大豆作為實驗材料,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拋出問題引領學生思索:生物組織中是否只含有一種物質?如果不是,可以怎么檢測?這樣處理問題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也能讓學生在實驗中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物知識體系。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對原有實驗方法、實驗材料進行創新,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得到態度、意識、能力的全面培養,獲得綜合性、協調性的發展。實驗后教師也要注重討論和總結等環節,若實驗失敗或未達到實驗預期,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原因,進而規范實驗過程和鞏固知識。最后,教師還需對實驗結果進行一個正確的總結,使學生了解自己對學習的掌握情況,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利用網絡資源開展生物探索活動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遇到學生聽不懂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除了再次講解相關知識外,還可以借助網絡資源讓學生自行進行探索,然后再針對他們不懂的問題進行解惑。如講到青春期男女的生理知識時,有的教師會因羞于啟齒而將這方面的課程含糊過去,有的學生也會因為對生理知識沒有全面的認知而出現很多尷尬現象,此時教師便可以巧借網絡資源解決這個難題,讓學生自行通過查閱網上信息資料進行探究學習,在掌握科學內容的同時,也將自身的生物學素養提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教師還可以通過分享趣味小故事來講解青春期的一些相關注意事項,或者為學生提供相關知識的信息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方面的知識,以此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擴充書本知識的不足,從網絡中獲取較為生動形象的生物學知識,一方面可以解決不能用常規教學方式完成的課程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巧借網絡資源有效開展探究性學習。而且學生也可以將他人經驗與自我意識對比融合,得出最理想的學習方案。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接受最新教學理念的武裝和洗禮,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借助網絡平臺的牽引,教師也可以更多元地進行知識的傳授,并以授之以漁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相長。
四、遵循生物認知規律,讓全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生物學科與生產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生物的認知開展相關實踐活動,以此來增強學生與生產生活之間的聯系。比如,在講到植物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通過組織學生去植物園制作植物葉片粘貼畫等,豐富學生的基礎認知,讓學生從與實際植物的接觸中學會植物的相關知識,并能夠有效地將課內知識和課外知識相結合,使生物教學不再局限于狹窄的教室內。此外,教師在開展生物實踐活動時,一定要遵循學生對生物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找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并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關注到身邊的生態環境,以此來形成一個閉環。此外,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結合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學生的生物認知,且不斷變化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以此來培養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科的價值,從而激發他們對生物研究的興趣。
綜上所述,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對于初中生物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也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讓學生利用科技、實驗、活動等手段完成對生物相關知識的探究。此外,在生物實踐教學中,教師也需要及時轉變傳統教學思路,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從教與學的角度出發,構建初中生物實踐教學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