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嬌
【摘? ? 要】計算能力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也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借鑒和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計算習慣。本文旨在探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00
針對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方法有很多,許多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也在不斷地嘗試新穎高效的培養方法,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小學生處于正式學習的起步階段,對于數學計算能力的學習興趣是需要教師慢慢培養的。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嘗試不同的計算能力培養方式,讓學生對數學計算充滿興趣。在長期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探索出了高效的計算能力培養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一、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學生進入高年級,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計算習慣,在很多學習方面會跟不上教師,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從而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現在的科技發展迅速,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計算器,學生沒有正確使用,就很有可能對計算器產生依賴性,一遇到算數題就想用計算器來解答。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更多的腦力鍛煉。我們都知道大腦就像機器,久了不用便會生銹,反應就會遲鈍,尤其在計算方面,很多時候都要學生保持大腦的清醒,進而為解決問題提供思路。針對如此問題,教師就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首先,教師要傳道。教師要告訴學生怎樣去培養良好的計算能力,比如告訴學生在課前,桌上必須有草稿本,遇到需要計算的題目,就讓學生在草稿本上計算。其次,教師要授道。針對需要計算的題目,教師在黑板上板書計算方法和過程,必要時一步一步地為學生講解,然后讓學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再計算一遍。最后,教師要解惑。在學生自己動手計算的時候,教師要走下講臺,注意學生的各個動作,一旦學生有出現學習困惑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為其指點,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方向。
二、利用趣味教學法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
小學生因為年齡小,對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也同樣容易對一件長期做的事產生厭倦的情緒。因此,教育教學應該注重利用學生對新穎有趣的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創設趣味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方面,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教學法,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舉行計算小比賽,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小組合作參賽。不僅是書面上的計算,還可以舉行心算、口算比賽并設置相應的獎品。趣味教學的重點就是教學模式需要足夠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因此,在數學計算訓練課堂中運用趣味教學法,組織學生進行豐富多樣的計算小游戲,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計算訓練,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開展一些趣味小游戲來引導學生進行數學計算,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計算教學方式。比如,教師可以制作精美的數學計算方面的課件,將課件與動畫、圖片相結合,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還可以借鑒互聯網上的計算能力培養方式,將高效的、適合學生的教學視頻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邊聽邊練習計算。還有很多的計算口訣和簡便運算技巧,教師都可以運用到數學課堂中去,從多方面、多角度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看到計算題就能主動演算,達到主動自覺的效果。所以,數學計算訓練中,趣味教學非常重要,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有活力和趣味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計算練習。
三、設置適量的數學計算練習題,鞏固學生的計算能力
當前的教育教學提倡為學生減壓減負,但是必要的學習任務還是必不可少的。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正是他們人生中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期。針對數學計算能力的教學來說,適量的練習題是鞏固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師在設計數學計算訓練題的時候,應該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設計的數學計算訓練題的難度必須適中,既不能過于復雜,也不能過于簡單。數學計算訓練題的目的就是鞏固學生的計算技巧,如果題目非常復雜,學生不僅無法有效地訓練自己的計算能力,還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尤其是小學生,學習信心需要教師細心呵護,以鼓勵性的教學為主要方式。同樣的,如果訓練題過于簡單,也不利于學生鞏固計算能力。題目太簡單,學生對于計算的用心程度和細心程度都會降低,不利于學生養成嚴格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教師設計的計算訓練題需要掌握好訓練強度。過多的計算訓練會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可能會對數學計算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在設計訓練題目的時候,不僅要把握好計算題的難易程度,還應該重視科學的訓練量,讓學生在科學的訓練中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四、設計多種形式的數學計算練習方式
小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自覺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是有待提高的,需要教師科學的訓練和培養。此外,小學生的思維是非常靈活的,他們對于新鮮事物的探究能力非常強。因此,數學計算能力的教學必須重視教學方式,盡量避免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針對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學訓練方式是非常豐富多樣的,教師可以科學地篩選高效的計算能力訓練方式,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計算教學。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演示計算過程和計算步驟,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這是最傳統也是最常見的教學方式。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計算方式,可以在課堂上邀請學生主動演示計算技巧,與同學和教師分享自己的計算方法。無論是教師演示還是學生主動探索,都能夠讓數學課堂的形式變得豐富多樣,讓學生每天都在不同的教學形式中潛移默化地培養計算能力。除了這兩種常見的形式,教師還可以借助豐富的計算工具,讓學生在計算工具的幫助下將自己的學習注意力集中到計算上面去。
總的來說,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用心指導、科學引導,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計算訓練服務。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最容易被吸引的方面入手,將數學計算能力訓練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參考文獻
[1]徐媛媛.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J].東西南北:教育,2019(07).98.
[2]任文興.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