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梅
摘要:語文是語言學習的基礎,通過語文的學習可以實現中華文化的傳承,能有效的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主體式的教學模式,通過教材內容為基礎相外進行拓展教學。通過進行確定科學合理的主題,加深他們對內容的理解,可以有效的幫助他們進行閱讀與認知。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
引言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模式的運作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針對特定的中心主題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框架應給予開放和整體的方式,教師應通過引導培養他們的感知思路,讓其能更好的進行閱讀與選擇。
1對教材進行分析,設立明確的主題
主題式閱讀教學是通過對幾篇文章進行組合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文章的中心思想較為分散,教學時應對有共同的主題的文章進行整合,增強文章與文章之間的關聯性質,讓學生能深入的理解文本中的內容,同時還能有助于教師對主題外的課外文章進行拓展,讓學生能對閱讀充滿喜愛,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在進行主題式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總結,要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注重文章與文章之間的關聯性,深入理解每篇文章的內核。通過綜合考慮的形式,將有關聯性的文章進行總結與提煉。
例如,在進行“生命的壯歌”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因單元內容都是對動物的描述,單元中并沒有標明這些精神在人類集中體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可以將單元的主題擬定為“集體精神”。通過將動物之間的關愛上升到人類,讓學生們更好的進行理解。教學設計也應圍繞“集體精神”這一主題進行,分別歸類為“集體精神是什么?”“集體精神的意義?”和“我們身邊有那些集體精神?”幾個部分,并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程建設中來,使他們能對這些問題加深理解[1]。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找到各個部分的拓展點,對學生們的思維進行發散,使他們能增大自身的閱讀量,培養其閱讀的興趣。
2創建閱讀情境,深入主題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并非不知道如何對文章進行分析,只是他們并不了解應如何理解文章的主體。因小學生年齡較小的問題,在他們的思維邏輯中,很多事情都是較為抽象的,他們對這些抽象的問題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教師若想讓其能順利的進行閱讀理解,便要幫其確立文章的主題,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讓他們對主題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的理解。例如,在課堂中通過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以多媒體的形式為其創設更為符合課文內容的教學環境,搜集更多與文章主題相關的教學資源,或是在課堂中讓他們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閱讀。通過這些方式不僅能提升他們對文章主題的理解,還能有效的活躍課堂的氛圍,使他們能更為集中注意力。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真實的呈現文章內容,加深他們的理解,幫其構建更為良好的學習情景,使他們能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進行主題的理解與學習。
例如,在《秋天的雨》這一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能對文中的比喻橋段難以理解,教師便可以在課堂中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為他們呈現課文中的情景,讓他們通過真實的情景進行細節上的分析,使之能更好的了解秋雨與雨中的美景。通過生動的圖片與視屏的形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能加深他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幫助其更好的確立文章的主題[2]。只有這樣才能使主題式閱讀教學發揮真正的作用,切實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水平,讓其能更好的學習,為其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實踐拓展,強化主題閱讀技巧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實踐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文章主題進行感悟與理解。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他們離開校園,教學的范圍也不影響僅僅局限于學校之內,要讓他們將所學內容與自然與社會相融合,加強他們的表達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進行《記金華的雙龍洞》這一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讓其圍繞“親近自然、融入美麗風景”這個主題,進行課外活動的探索與練習,讓他們自主的進行資料的搜集。并教導他們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導游詞的搜集,對搜集內容進行記錄并寫出感受,讓其能通過這種方式完成教學的實踐。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他們對自己所搜集的內容進行介紹,互相交流在搜集過程中的所聞、所感[3]。通過這種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模式,能有效的培養學生們的創造力,還能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使他們語文學科的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讓其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
結束語
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通過特定的主體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這一主題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與自由性,讓他們能夠通過自身的實踐,對主題內容進行調查與探討,使他們能更深入的理解主題,深化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感悟,提升他們語文的綜合素養,為其日后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崔艷紅.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20,03:6.
[2]陶姍.新課標下培養小學語文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J].科技風,2020,12:34.
[3]董博華.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資訊,2020,181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