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溟
摘要: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使得生本理念越來越深入,高中數學教師也要全面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使其自主整理數學學習資料,學會發現問題,全神貫注地參與問題解決活動,由此積累有效探究經驗,穩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既要構建有效課堂,也要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本文將從關聯現實生活,優化學生學習態度;落實先學后教,優化學生學習行為;堅持賞識激勵,優化學生學習毅力三個角度來分析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行為。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行為;轉變策略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不多,而且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與互動,難以保證每一輪數學活動都可直接提升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偶爾也會出現違背學生認知發育規律的教學行為,使得高中生的學習效能并不強,影響了高中生的課堂參與度。針對這一問題,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要主動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解放教學形式,讓學生以主體身份去探究數學知識,切實優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使其及時積累有效學習經驗,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做好充足準備。
一、關聯現實生活,優化學生學習態度
關聯現實生活是為了讓高中生主動遷移生活經驗,便于學生在數學課上實現數學探究,促使學生利用已有認知去分析數學問題,使其自主建構數學意義,是轉變學生學習行為的基本前提。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關聯現實生活,讓學生積極利用生活資源去分析數學知識,切實優化學生的學習行為,初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由此,也可直接降低數學概念的理解難度,有效優化學生的學習態度。
就如在“隨機事件”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利用天氣預報、投硬幣、抽獎等學生十分熟悉的生活現象導入了本課新知,讓學生認真思考了隨機事件的概念、特點,促使學生利用生活記憶展開數學探究,由此改善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態。由此,高中生便會產生熟悉、親切的感覺,自覺整合已有認知,全力探究計算隨機事件發生概率的有效方法,自主建構數學知識。另外,在“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與直觀圖”一課教學中,筆者也展現了一些建筑物的設計圖、3D圖,讓學生認真對比了立體幾何與平面圖形之間的轉換點,借此推進本班學生自主分析了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與直觀圖問題,切實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促使學生真正實現了學習進步。
二、落實先學后教,優化學生學習行為
先學后教是為了重構師生互動模式,讓學生全面經歷數學知識的生成、應用與遷移過程的一種教學模式,可以促使學生真正實現有效學習,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做準備。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組織先學后教教學活動,切實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引導學生積累有效學習經驗。
就如在“直線的方程”一課教學中,筆者就提前利用微課解釋了求解直線方程的三種解法,通過直觀的圖像演示展現了求解直線方程的解題步驟。對此,高中生就可以在課前利用微課預習本課知識,切實優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促使學生直接展開了數學分析。通過豐富的預習活動,本班學生可以較為直接地判斷自己的認知盲區,由此確定了課堂學習計劃。在數學課上,筆者也鼓勵學生自主呈現了預習成效,讓學生圍繞直線方程的三種解法展開了小組合作,促使學生共享了數學資源,使其全面探討了直線方程問題。之后,筆者會幫助學生規范數學語言,利用一些數學習題幫助學生檢測數學學習成果,制作了思維導圖,促使學生實現了深度學習。
三、堅持賞識激勵,優化學生學習毅力
雖然優化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行為是為了改善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在數學課上有直觀表現,但是豐富的賞識激勵也可直接優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育情況,便于學生在情感、態度的良性驅動下實現自主學習。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完善賞識激勵教育評價,讓學生學會自我肯定、自我認可,由此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使其形成強烈的學習毅力,從而切實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筆者會十分認真地觀察本班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智能優勢與品德發育狀態,給予賞識肯定,讓高中生能夠產生堅定的學習自信。就如在雙曲線知識教學時,本班便有一個學生表現出了良好的智能優勢,十分擅長使用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去分析雙曲線問題,而且能夠分類討論系數的取值范圍,正確求解雙曲線的解析式。對此,筆者就及時賞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鼓勵學生主動分享數學學習經驗,讓學生受到了激勵,使其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組織豐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促使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切實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客觀分析學生的數學認知特點,不斷豐富數學教學活動,創新教學形式,不斷優化數學教育環境,為學生的未來成長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亓玉鳳.在高中數學建模中培養學生元學習能力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2]太江艷.數學文化融入數學課堂學習動力系統的教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