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六六
摘 要: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基于新課程改革之后成為了高中階段的重點內容,主要體現在學生多方面的素質水平上,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是借助化學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技能以及關鍵能力,由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呈現相互緊密的關聯性,應用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并且側重點不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以及應用水平。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高中化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并提出具體的教育指導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學習興趣
引言:根據化學核心素養的字面意思,我們能夠了解到,通過借助化學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以及情感態度是學生接受到終身受益的化學知識以及相關原理,并且能夠實現學生的個體發展,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有效展示自身的素養水平。化學學科具有抽象性與邏輯性等諸多特點,如果教師仍然采用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側重講解化學公式或者是原理等等,可能會忽略學生的思維發展。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大部分學校盲目追求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卻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進展,導致學生成為了學習的機器,難以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索,無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
一、培養高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重要作用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是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不斷的積累和促進,一步一步讓學生掌握化學學習的關鍵性技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豐富學生學習思維才能夠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所以高中化學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要讓學生能夠學會表達自己學習觀念,豐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表達過程當中樹立完善的思想,有助于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化學學習思維進行科學的引導,促進學生在實踐當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完善的探究理念。教師為了有效地促進學生在交流互動當中的能力,豐富學生的探究,熱情要時刻關注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學習成績以及在面對化學問題時的個人思想態度,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學習觀念,牢記化學知識,豐富自身的化學學習素養,提高自身的化學學習成績。
二、當前高中化學教學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存在的問題
高中化學教師大部分會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意識較為淡薄,雖然能夠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但是卻更加重視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忽略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較差,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并沒有為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只是要求學生機械式的背誦化學公式和相關定理,導致學生的思維受到束縛。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夠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學生日后的社會發展也大有裨益。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卻并沒有引導學生結合物事物本質以及事物價值進行深入分析,只是掌握化學表層知識,卻并沒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討。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水平淡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師盲目的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會浪費時間,所以大部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自主探究能力較差。
三、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強化概念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理念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傳統化學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久而久之便會失去學習熱情。所以基于此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加強理論基礎教學,同時要將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教師則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化學概念以及相關知識,基于概念的引領下,學生才會進行深入的自主探究。
教師在高中化學實踐教學當中,要培養學生化學學習思維,通過概念性的原理引導學生梳理知識點,教師也可以針對所講述的化學知識增強學生對于概念的深入探究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主動性,教師通過在教育當中以學生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重點突出基礎知識,增強學生化學學習基礎。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并沒有對基礎概念掌握較為牢固,則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遇到各種困難,很難養成良好的核心素養理念,所以高中化學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要注重深入的挖掘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對技術知識掌握的效率,使技術知識能夠有效的轉化為核心素養理念,從而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物質的分類”,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物質進行基礎性的探究,并且本著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形式,讓學生構建正確的學習思維,教師通過積極主動的與學生構建良好的溝通關系,從而促進學生依照自身教學計劃來進行分類性的探索,使學生能夠對化學反應的類型以及元素知識進行科學的記憶。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于物質進行積極的探究,促進學生物理觀念以及元素思維的形成,從而加深學生對于化學元素的認知,教師在此教學當中,要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特點進行靈活性的掌握,有效地創建守恒觀念,使學生能夠了解物質守恒的重要基礎性概念,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探究熱情。
(二)利用化學探究實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由于化學知識與實驗聯系較為緊密,所以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時,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推理和探索,使學生能夠在化學實驗探究當中把握化學學習的本質,豐富學生學習,思想魷魚,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壓力過大。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往往不側重于實驗教學,而是通過傳統的教學,使學生死記硬背,所以導致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當中極易產生厭倦心理,所以教師要以化學實驗作為教育教學的基礎通過提升教學的科學性和趣味性。教師在不斷創新化學式教學實驗時,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主動性,通過挑選適合學生學習的主題來進行實驗探索,從而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意識,使學生在推理和探究當中形成正確的價值思想。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焰色反應的實驗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分小組的形式,是小組當中能夠以學習任務的方法來進行實驗探索,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實驗問題,使學生思考焰色反應的研究對象有哪些?并且要在什么條件下來實施?教師通過設置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及時的進行記錄和思考,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自身的探究欲望,增強學生化學學習動力。
(三)結合學生生活,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化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教師必須要科學合理的應用各類學習資源,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教師為了有效的提高高中學生核心素養理念,就要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來開展化學教學,當學生具備核心素養理念,是能夠進行科學的探索,并且保持嚴謹的態度,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所以教師就可以通過實際生活來進行現實當中的生活和社會問題來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的引導,教師要摒棄以往傳統的教學思路,通過結合具有吸引力的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教師也可以使學生具備完善的核心價值觀念。當學生在學習“正確使用藥物”這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所常見的藥物,例如頭孢、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藥物,并且讓學生在探究當中了解藥物的實際作用,從而提高學生認知觀念,使學生能夠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開展積極的探索工作,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理念。
(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善學生學習理念
教師在化學教學當中,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性的探索,由于高中學生以具備一定的學習習慣和成熟的學習思路,所以教師要通過進一步的引導讓學生學會合理性的運用教學資源,提升學生在化學學習當中的注意力和探究積極性,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展開自主性的探究。由于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完善學生學習思想豐富學生學習素養,所以教師要在化學教學當中向學生滲透化學學習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在化學學習當中的問題意識,及時的與教師進行溝通,解答自己所遇到的疑難問題。教師也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探究化學知識,豐富學生學習思維有效地促進學生近視素養的完善。
(五)組織相關化學活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教師通過新課程改革理念,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不僅僅局限在課堂當中,而是通過思維的拓展,積極的在生活當中尋找化學知識,豐富自身學習思維。如果教師采用理論性的課程教學引導行事則會阻礙學生的化學學習,思維發展,所以化學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要培養學生化學數學生化學學習思路,豐富學生的觀點和認知,讓學生在化學知識的獲取當中,樹立全新的學習。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也要分析學生對于活動的喜愛程度,由于高中學生往往學習壓力較大,當學生在參加活動時,能夠起到放松心情的狀態,學生會很愿意參加活動,所以教師要將活動變得更加輕松和諧,積極的融入到學生團體當中,讓學生感受到化學教師的和藹可親,所以化學教師在開展化學活動時,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跟隨教師引導,深入性的了解化學知識,在團隊探索當中把握化學內容,豐富自身核心素養。
結束語: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在高中化學實踐教學當中,教師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理念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所以教師為了有效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提高學生的學習思路。教師實踐教學當中整合教學資源,通過運用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互結合的形式,及時地把握學生近期學習狀況,從而進行科學的引導,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當中能夠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念,教師也可以將生活化的理論知識與化學知識相互結合,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的應用性,從而提高學生在學習當中的熱情和動力,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素養,使學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小駒,李躍,沈曉紅,等.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5(5):78-81.
[2]陳新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優化高中化學教師的教學認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6):45-48.
[3]李惠文.淺談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4):27.
[4]王寶斌.發展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三大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17).
[5]程同森.初中化學教學中的行為和觀念的對接[J].化學教學,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