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濤
摘 要:新課程標準為體育教學設定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一切體育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如何更好地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展開。本文探討了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于導學-教學法更好地服務高中體育籃球教學。
關鍵詞:高中體育;籃球教學;導學-學導法
籃球作為一種具有很強競技性的團體體育運動,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鍛煉學生的精神意志力,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環節。不同于傳統的注入式教學,導學-學導法教學是在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前提之下,將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之間有機結合,按照特定的教學步驟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本文探討了實行導學-學導法的意義,以及如何真正的使該方法運用到籃球教學中去。
一、實行導學-學導教學法的意義
(一)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導學-學導教學法注重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實現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廣泛的互動交流。教師與學生打破傳統的教學地位關系,老師借助于各種傳統或者新興的教學方式去吸引學生對于籃球的興趣,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鼓勵學生在課下積極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
(二)增加籃球教學的內容:傳統籃球教學以戶外教學為主。導學-學導教學法鼓勵老師把一部分課堂搬到課內,借助于多媒體的手段全方位的向學生呈現有關于籃球的知識,讓學生對于籃球運動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這也是為了方便之后戶外“實戰”教學的展開。通過鼓勵師生間的交流,讓學生有更多的發言機會,讓更多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豐富學生從不同角度對于籃球的理解。
二、基于導學-學導教學法的高中籃球教學流程
導學-學導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具有完整清晰的教學步驟,對于老師有著明確的要求,只有充分認識到它的內涵,準確把握住它的特點,才能發揮好導學-學導教學法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高中籃球教學。
(一)教師首先進行導學:首先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手段,通過觀看籃球錄像或者相關紀錄片的方式,幫助學生首先對籃球的基本發展、基本規則有初步的了解。教師也應該結合自身經驗向學生傳遞一些有趣的籃球信息,提升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先前教師的引導,學生對于籃球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來應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參與。既要鼓勵學生借助各種新媒體手段,加強對籃球基本規則的理解,也要積極引導學生走向籃球場,自己嘗試籃球的實戰過程。
(三)師生課上交流:導學-學導教學法的核心就是改變傳統的單方向注入式教學模式,鼓勵師生之間多進行平等的交流,高中體育籃球教學也是如此。在先前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提出自己在籃球實戰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結合自身經歷積極的回答學生提出的和籃球相關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往往男同學對籃球有著較大的興趣,在課堂之前就已經對籃球有了很深的了解,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可以主動讓出講臺,把發言的機會交給對籃球有著較多理解的同學,讓他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同學們。既可以談自己的籃球“實戰”經驗,也可以聊一聊自己最喜歡的美職籃或者CBA的球員球隊,拉進籃球與學生們的距離,激發學生對于籃球的興趣。
(四)講解示范:在學生自主學習、師生平等交流的基礎上,老師應該針對籃球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行講解,并示范相關的動作。以“三步上籃”為例,很多初次接觸籃球的同學對于這一基礎動作的掌握往往并不達標,老師應結合簡潔的講解對動作作出示范。講解時應將動作要點簡潔清晰的呈現給學生:第一步注意雙手收球,之后注意調整好步伐,保證與籃筐之間的距離,第三步時應起跳并順勢完成上籃,并且應該在上籃前降低重心、擺正上身,手腕自然柔和將球撥出。在講解之后,教師親自示范相關動作,并且可以讓有基礎的同學也參與進來,讓學生給學生示范,增進學生之間的距離。
(五)學生自我吸收:在之前的步驟中,籃球的相關基本知識以及籃球實戰中的難點已經基本傳授完畢,之后就看學生自我吸收的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生籃球水平,分小組進行基本功訓練和實戰對抗,將之前的講解示范轉化為學生的實際體會,幫助學生學會學好籃球。針對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采取一對一教學的方式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熟悉籃球運動。最后,還是要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更多的相互交流,分享關于籃球的體會,在互助中實現學生們的共同成長,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運動的良好觀念。
結語:綜上所述,近些年來興起的導學-學導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更全面直觀的了解籃球運動的基本規則和技能,并且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念。正確的使用普及導學-學導教學法,符合新課標對于高中體育教學的要求,可以幫助學校更好地培養面向21世紀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詩教.對“導學——學導”教學法的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1995(03):28-29.
[2]岳紅,王國華.導學—學導式教學法與講授式教學法教學效果的比較研究[J].中醫教育,2004(0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