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娟
摘 要:“以圖導學”是一種創新且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將其應用于中學地理教學,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和空間感。因此,本文結合中學地理教學內容,探究“以圖導學”教學方法的應用。
關鍵詞:中學地理;以圖導學;應用;分析
前言:從當前中學地理教學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并不喜歡接受教師講授的現成地理知識,而更愿意主動探究地理問題,以從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但是,地理是一門空間概念比較強的學科,學生必須把握好地理圖像信息,才能有效展開地理知識的探究。因此,本文對中學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方法展開探究具有一定的意義,為學生深入學習地理圖像信息提供了幫助。
一、利用情境創設方式實現“以圖導學”
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學生可以借助地理圖像信息,對地理知識進行分析、思考,從而構建地理知識框架。那么教師應用“以圖導學”教學方法,可以結合情境創設方式,為學生創設出具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在特定的地理教學環境中進行地理知識的探究[1]。然后,再繼續導入其它的圖像信息內容,一步步引領學生學習新課知識,從而讓學生對地理新課知識產生好奇與興趣。
以人教版中學地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教學為例,在這一課時中,教師通過引入相關的地球形狀圖片,以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從而實現“以圖導學”的教學目的。同時,根據引入的圖片信息,提出與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有關的問題,以創設出具體的地理教學情境,并逐漸導入新課知識,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地球的形狀及其大小。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導入右圖:
在導入圖片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嗎?”從而創設出問題教學情境,進而讓學生結合地理課本中的知識展開地球形狀的探討。當學生的思維打開之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知道古人對地球形狀有哪些看法嗎?”這時教師可以繼續導入右圖,并讓學生直觀看到相關的圖片以及數據信息等,進而加深學生對地球形狀和大小的理解。
二、結合地理課程游戲實現“以圖導學”
在以往教學中,學生時常會出現注意力渙散的問題,對一些空間概念強的地理知識,往往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其中,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地理課程游戲環節,創設以填圖為主的地理課程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也能學習到地理知識,從而實現有效的“以圖導學”。但是,在設計游戲環節時,教師既要融入地理課程知識,又要把控好游戲組織的時間,這樣地理課程游戲才能有效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以人教版中學地理“七大洲和四大洋”教學內容為例,其中在認識七大洲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單純的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七大洲的輪廓,只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以圖導學”的教學理念,并結合簡單的填圖地理課程游戲,利用地理圖像信息引導學生探究地理知識。比如,教師先引入七大洲的輪廓圖:
此時,教師可以組織課堂填圖游戲,先讓學生在上述圖片中填寫出相關的大洲名稱,隨后抽查一些學生說出答案,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回答結果,給予學生適當的獎勵,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加深學生對七大洲的學習和記憶,有利于提升地理課程教學的效果。
三、運用地理實踐教學方式實現“以圖導學”
地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可以運用地理實踐教學的方式,讓學生用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這樣地理教學才更具意義。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滲透“以圖導學”的教學理念,利用地理圖像信息引導學生參與地理課程實踐,從而喚起學生的形象思維,進而讓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以人教版中學地理“選擇適用的地圖”知識為例,教師可以針對課程內容,組織一次簡單的實踐活動[2]。首先,教師可以引入下面幾句話:“小明要去植物園玩。”“暑假到了,小紅想要到北京姨媽家探親。”然后,分別引入導游圖、城市圖,以利用相關的地圖信息,引導學生分析這些地圖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地圖表示的區域范圍和內容詳細程度有什么不同之處。
最后,在地圖引導之下,學生可以展開比例尺大小、地圖表示內容詳略、地圖范圍大小等實踐探究,從而對上述兩幅地圖進行深入地分析,以鍛煉學生選擇地圖的能力。同時,教師還要求學生設計相關的實踐探究表格,運用列表格的方式來比較這兩幅地圖,從而加深學生對地圖的理解和認知。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學階段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讀圖、識圖能力,這樣才能學好地理知識。因此,教師可以應有“以圖導學”的教學方式,配合相關的情境、游戲以及實踐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利用地理圖像信息展開地理知識的探究,最終不斷完善學生的地理認知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紹峰.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方法的分析[J].時代教育,2018,5(12):18-18.
[2]姜華.談以圖導學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7(20):6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