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镕
摘 要:英語是一門蘊含了英語文化、風俗以及言語規則的一項言語類綜合學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英語的學習在學生的學習內容中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具備良好的英語閱讀能力,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進步發展。在高中階段,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正處于重要的成長階段,而且在高考的教育背景下,大綱對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能夠充分地重視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本文從強化基礎詞匯量來鞏固學生的英語閱讀基礎、保證充足的閱讀量來有效地保障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采用語境式的理解方式來進行閱讀以便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模式這三個方面來簡單介紹了高考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相關策略。
關鍵詞:閱讀基礎;閱讀能力;語境閱讀;高考英語
引言:在當前的高考英語教學環境下,很多教師因為受到了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在對學生進行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時只是注重于讓學生根據閱讀題目來進行解答,卻沒有能夠讓學生去真正地理解英語閱讀內容。有些老師甚至把課上大多數的時間用于講解課文中的單詞、詞組和句型,閱讀課的教學更像是上語法課,學生在閱讀課上收獲最多的就是記滿了各種語言點的筆記。因而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也無法得到有效地提高,更無法讓學生有充足的空間去展開獨立的思考,只是跟著教師的節奏進行高考英語閱讀學習。教師在進行高考英語閱讀教學時,要能夠有目標性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英語閱讀能力,更要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去提升英語閱讀的相關基礎能力,從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生活打下優異的根基。
一、強化基礎詞匯量,鞏固英語閱讀基礎
在高考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需要重視學生的基礎詞匯量的積累,無論閱讀的內容或者是閱讀的類型如何變化,學生的詞匯量的積累始終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去對閱讀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理解[1]。英語作為一門言語類型的基礎性學科。詞匯可以說是學習英語的一項基礎性前提,學生英語詞匯量的掌握情況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各方面能力。
所以教師在進行高考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充分地重視學生的基礎詞匯量的積累教學工作,教師在進行引導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將其中不理解或者不熟悉的詞匯進行記錄,然后在進行匯總,教師可以將這些詞匯展開針對性的積累訓練,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發現未知的內容,并且能夠及時地將未知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理解的內容,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展開高考英語的閱讀學習進程。而在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詞匯的記憶時,教師同樣可以打破傳統的強行記憶法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能夠根據詞匯的出現位置進行相關聯的理解,并且可以利用一些讀音比較相近的詞匯來輔助記憶,同時也可以用中文中的相似發音來展開記憶,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對出現的詞匯進行理解記憶,讓學生的詞匯儲備能夠逐步穩定地增加。比如教師在進行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詞匯記憶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其特點去區別來展開教學。例如:一些詞語在面前加上im-、dis-或者in-之后,就會有著相反的意義:possible與impossible、balance與imbalance……再例如一些基礎的英語詞匯加上-ness之后就會變為描述事物本身的名詞涵義,例如happy與happiness。教師在進行詞匯的積累教學時,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基本的形式規律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詞匯進行理解記憶,讓學生對詞匯的印象能夠更加深刻,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基礎詞匯量的積累效率,為學生提升英語閱讀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保證充足閱讀量,有效保障閱讀能力
想要能夠有效地提高保障學生的高考英語閱讀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能夠加強學生的基礎閱讀量,讓學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能夠去多看多學習,從而能夠不斷地積累自己的英語閱讀量[2]。英語的閱讀并不僅僅是對某一部分詞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夠準確地理解每句英語語句中包含的涵義,能夠充分地利用整體的語句涵義來正確地理解各個獨立詞匯的不同表達含義,而想要更加準確地理解語句的涵義,就必須要求學生能夠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英語閱讀量,通不斷地閱讀去積累,不斷提高自己對英語語句的理解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夠不斷地加深自己對英語閱讀內容的理解程度,為提升自己的高考英語閱讀能力打下好的基礎。教師在學生的日常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學生的閱讀量,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的積累教學時,可以在學生已經接觸到教材相關的基礎閱讀內容基礎上再引入一些與教材相關的課外閱讀文章,讓學生能夠在掌握已有閱讀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拓展閱讀。教師在選擇文章時可以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年齡、興趣等特點,選擇一些主題比較有吸引力的文章,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英語的閱讀過程中。另外教師還要能夠讓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要能夠進行反復式閱讀,讓學生可以在已經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再次進行鞏固,這樣學生的基礎閱讀效率就能夠得到更好地保障。學生在這種閱讀積累環境下,可以逐漸地為自己的高考英語閱讀水平的提高打下深厚的根基。
三、語境理解與閱讀,培養英語思維模式
英語文章同樣有著自己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與內涵,學生在進行閱讀時需要能夠去深入地理解其中的語境,才能夠更好地對英語閱讀內容進行深化理解。教師在進行高考英語教學時同樣需要注重這一點,在進行教學時要能夠指導學生避免單調式的記憶閱讀,要能夠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具體語境進行感受,然后根據感受的語境來對文章的表達內容進行猜測。同時也需要引導學生將英語看作漢語的另外一種表達方式,讓學生能夠逐漸地養成在思考中進行理解的良好閱讀習慣。
同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獨立閱讀時,要能夠讓學生學會融入到英語閱讀內容的語境中,將自己的思考模式轉化為英文結構,從而讓自己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英語閱讀內容中包含的中心思想。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平時的交流中多使用英語,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思維模式。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教師在進行高考英語的閱讀教學時,不僅要能夠重視學生的基礎詞匯量的積累,還需要在日常教學時引導學生多進行閱讀來豐富自己的閱讀量,同時,還要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融入英語語境,讓學生能夠逐漸地養成英語思考問題的基本思維模式,從而為學生以后的英語實踐建立良好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盧瑩瑩.提高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和建議[J].中學生英語,2012(23):76-76.
[2]李軍強,胡蕊莉.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考查能力與解題策略[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7(4):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