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鑫
摘 要:高中物理課程難度較大,對于理科的學生而言是影響高考成績的關鍵科目,如何能使學生熱愛物理、學好物理,是高中物理教師們一直思考的問題.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與落實,越來越強調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主要體現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對于物理學習而言,科學思維能力便是重要的學習思考工具,幫助學生在物理世界中探索未知.基于此,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學的現實狀況;其次,在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下,為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提出了幾點措施建議,以此供專業人士進行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科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科學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高中學習以及未來長遠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高中進行物理內容的教學,不只是為了讓學生應付考題,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培養學生在社會中所需要的品格和能力.而科學思維能力屬于物理素養中十分重要的內容,這種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對未知進行理性科學的思考,對于已有的答案保持質疑態度,勇于追尋真理.為了在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培育下,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教師首先要明確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的現實狀況,保持教學中的優勢,改正不足之處.
一、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教育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了教育界的熱門話題,各個學科都在以此為目標改進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高中教育.物理學科也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貫徹落實教育發展目標,重視學生物理核心素養中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提出許多教學改進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學生的能力有所提升.但縱觀整個改革進程,改革速度較慢,改革效果并不顯著,目前高中物理教學中仍然存在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評價模式不合理等問題.首先,在高中的物理教師普遍存在教育觀念落后的情況,高考作為應試考試,帶給教師許多教學壓力,他們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不斷的加快教學速度,面對一道物理試題,更多的是以解決問題作為講解目的,采取直接給出物理理論或僅針對題型進行講解的情況,大大忽視了能力培養的過程,這種教學觀念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被剝奪,只能不斷地接受教師所講授的內容,而忘記了主動思考,這種陳舊的教學觀念不利于學生培養物理核心素養,也不利于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其次,目前物理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在大多數課堂上都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要形式,部分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追趕教學進度,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物理習題的訓練和講解,省略了學生在課堂上動手操作物理實驗的過程,將其轉化為教師課堂演示,這種方式也許能夠較快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但對于學生本人的發展而言卻是一種不公平的對待,培養能力是為了未來長遠的發展,高考再重要也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而已.最后,目前物理教學課堂上所使用的評價模式并不合理,不利于學生科學思維等各種能力的提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檢測和評價時,只考慮學生是否學習到了考試中會用到的知識點或課本中的重要理論內容,缺乏針對學生能力的考查,使學生無法對自身能力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同時,部分學校的物理教師對學生的評測過于功利,將考試成績作為評估能力的唯一標準,班級與班級之間出現嚴重的優秀率、平均分攀比現象,在盲目追趕高分數的同時,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二、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下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1.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為了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下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教師首先要使學生明白科學態度的重要性,態度決定了一切,是進行科學思維的重要前提.物理結論都是在實驗操作基礎上得到的,學生在進行所有的物理實驗時,都要保持一種科學嚴謹的操作觀念,理性認真的對待物理學科.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的物理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日常的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體現科學嚴謹的態度觀,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學習和進步,在迷茫時能夠找到學習的榜樣.因此,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提出任何物理理論時,都要向學生講述概率論的支撐理論,清晰地解釋理論來源,貫徹科學嚴謹的思維;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保證學生們的實驗時間,為學生們展示科學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實驗操作步驟要嚴格符合操作規范,杜絕糊弄的現象.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選修3-2中《電磁感應現象》這一章節時,為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教師要嚴格按照法拉第的實驗操作步驟,為學生演示電磁感應現象,并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講解每一步驟的操作規范和操作原因,讓學生對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來源有一個清楚明白的認知.
2.改進物理課教學方法
目前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上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物理核心素養沒有得到培養,科學思維能力也沒有得到提升,為適應物理教育在新時代的發展,滿足學生的現實需求,教師要對現有的物理課教學方法進行改進.為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教師要在課堂上增加學生的思考時間,并進行科學的引導,使學生進行良性的思維能力拓展.教師在課堂上增加了學生頭腦風暴時間后,可能無法滿足原有的課堂進度,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中心,轉換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為主要目的,科學重置課堂時間,合理安排課堂內容,把握課堂節奏,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授課時,要盡可能地增加課堂提問內容和小組討論時間,增加學生們鍛煉科學思維能力的機會和時間.同時,教師要改進原有的習題講解方式,對物理結論的推理過程引起充分重視,引導學生們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完成自主推理.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選修3-2中《變壓器》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疑問,讓學生們聯系之前所學過的知識,并查詢相關的資料,解釋變壓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以這種方式增加學生的思考時間,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能力.
3.增加對物理實驗的重視
物理實驗課缺失是目前極為普遍的現象,許多學校的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而犧牲了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物理實驗課,該現象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物理課程是中學實驗的課程,物理結論也都出自于實驗操作,實驗能夠將結論產生的過程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對于學生個人成長和物理學習而言,實驗操作和理論學習必須共同進行,二者相同重要.此外,教師必須明確,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讓他了解現象發生的那一瞬間,還要讓學生們親自參與實驗的準備過程以及實驗結果的記錄過程和數據的分析過程,讓學生了解到實驗設計的原理和思路,要使學生明白物理實驗并不是游戲娛樂,而是真正科學嚴謹的操作過程,科學的思維態度要時刻體現.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選修3-4中《電磁波的發射和接收》這一章節時,教師要安排學生圍繞實現電磁波的發射和接收展開實驗,在介紹完相關理論知識后,使學生們進行頭腦風暴,進行實驗設計,完成電磁波的發射與接收過程.
綜上所述,目前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仍存在教育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評價模式不合理等問題,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還沒有得到全面的培養.因此,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改進物理課教學方法,增加對物理實驗的重視,以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為前提,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為目標,不斷地付出努力,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祖國輸送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宋杰.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1):92-93.
[2]趙鵬飛.淺談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下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9(23):135.
[3]曾斌.例談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下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物理通報,2018(02):41-45.
[4]林伯來,曾斌.淺談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下科學思維能力的養成——以傳送帶動力學模型為例[J].物理通報,2017(08):30-34.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