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明友
摘 要:在視覺文化的時代背景下,美術藝術的范圍不斷擴大,視覺藝術是備受社會大眾歡迎和認可的藝術形式,在美術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視覺文化的傳播,在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設計綜合性和探究性的活動提升和優化高中生的綜合審美能力以及審美意識。本文分析了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運用視覺文化,優化當前的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美術學習體驗。
關鍵詞:高中美術;視覺文化;教學
在信息時代,視覺文化的形式和內容愈發豐富視覺,社會大眾對于圖像和視頻的藝術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視覺文化的美術內涵和外延性不斷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意識以及審美能力。在美術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探究如何將視覺文化要素投入到美術教育中,豐富學生的美術鑒賞體驗,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在美術教學中融入視覺文化,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視覺文化對高中美術教學的影響
視覺文化指的是以形象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在信息時代發展的過程中,視覺文化給社會大眾的精神生活帶來了許多不同的體驗,視覺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審美意識以及審美認知,創造了不同的藝術時代。
在視覺文化的時代下,傳統的美術教育觀念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高中的美術教師應當分析和創新當前的教學模式,在視覺文化的影響下,教師要豐富美術課堂教學的內容,將教學內容變得多樣化,吸引學生融入到課堂氛圍內,多思考,多創新,重新認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力求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審美體驗,為學生構建正確的審美價值觀。
同時,高中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觸到許多不同類型的視覺文化,對于如何正確看待視覺文化對于高中生來說是沒有正確的判斷的,教師在美術課堂上為學生進行視覺文化知識的整理,使得學生清晰的認知視覺文化審美內涵,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美術課堂學習體驗,又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存在的視覺文化作品有一個深層的理解,當前多數的高中生缺乏對美感事物的正確認知,處于青春叛逆期的高中生很少可以正確看待生活中出現的藝術作品,往往會讓其產生錯誤的理解和認知,而視覺文化的教育教學融合了美術、音樂、電影等多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多豐富的認知,也有助于高中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全面進步。
二、視覺文化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運用和優化的措施
2.1視覺文化背景下高中美術的教學要注重突出視覺性,回歸美術本質
在視覺技術發達的社會背景下,高中的美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視覺作品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在欣賞的時候,學生可以隨時放大作品欣賞視覺作品中的每一個細節,細細體會其中蘊藏的藝術美感。
例如:在欣賞梵高作品的時候,教師為學生清晰地展現梵高作品,高質量地圖像讓學生細致地體會畫作中厚重的顏色和充滿動感的筆觸用法,符合高中生對未知事物的探究心理,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提出更多有關視覺觀察的問題,提問學生筆觸和色彩方面梵高作品的特點,與《自由引導人民》的畫作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理解浪漫主義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通過細致地視覺體驗,學生可以發現兩種不同的藝術展現形式,一種筆觸粗獷,一種筆觸細膩,一種色彩單一,一種用色大膽,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以及感悟,在視覺技術的輔助下,學生對于畫作欣賞的感悟更加深刻,與傳統的美術鑒賞方式不同,給學生帶來更多不同的體驗和新鮮感,使得高中生對于美術課堂的印象大有改觀,認知到美術知識學習的意義,更投入到美術課堂的學習中。
2.2將美術視覺文化和生活體驗聯系在一起,豐富學生的體驗和感知
在美術藝術形式展示的時候,圖像對于學生更具有沖擊力,視覺體驗的豐富讓高中生更愿意投入到美術課堂之中,容易激發學生對新事物和新形式的好奇心。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視覺文化藝術,教師可以在課堂設計的時候引入生活經驗,將視覺體驗和生活體驗融合在一起,在課堂上引起學生的共鳴,提升學生的興趣,使得高中生真正地成為美術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欣賞畫作《阿爾的臥室》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問學生,如果你要裝修自己的臥室,希望在自己的臥室中加入什么樣的裝飾品表現出什么樣的感覺,對于與自己實際生活經驗有關的問題,學生對于這一提問的反應會非常積極,在課堂上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作品欣賞的時候,教師引入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從自我的感覺入手去體驗和體會作者作畫時的所思所想,以情入境,對于畫作的情感有更多的認知。在美術視覺欣賞的時候,教師注重學生的情感關聯,喚醒學生的審美感受,以更加認真的心態去欣賞作品,去體會作者作畫的情感,由此讓學生對待美麗的事物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去體會,去感受,有助于高中生化緩解焦躁的學習心態,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高壓的升學壓力。
2.3美術課堂設計視覺體驗的時候強調多學科知識的融合
視覺藝術是多領域知識的融合,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視覺文化藝術鑒賞的時候,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作品的鑒賞,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多種類的知識進行創作以及鑒賞。教師在設計視覺文化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僅局限于單一的美術學科,還要注意問題的傳導,豐富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培養學生運用綜合的思維能力以及開放的視野進行藝術作品的鑒賞,例如:在欣賞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作品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搜集與文藝復興背景有關的知識,從歷史、美術、美術批評和文化等幾個角度進行綜合性地理解和認知,深挖不同畫作中蘊藏的藝術價值,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更深刻的藝術價值,還可以培養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鍛煉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三、總結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注重提升和豐富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美術的教育培養學生一個更健康的心態去體會生活,去認知藝術。在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融入視覺文化,在課堂設計的時候豐富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鑒賞藝術作品,鍛煉提升高中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彭世忠.淺析視覺文化時代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7):172-173.
[2]李民,蔣曉妹.有效設問與問題設計--視覺文化語境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有效設問與問題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4(44):168-172.
[3]張海峰.讓視覺文化成就高中美術課堂的蛻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