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原創(chuàng)靜電場中“三線歌”,巧妙解決高考中物理選擇題高頻考點之一——電場中的三線問題。
關鍵詞:三線歌;巧解;核心素養(yǎng)
帶電粒子的“三線”是指電場線、等勢面(線)、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這部分問題綜合性比較強,涉及到帶電粒子帶電屬性的判斷、電場強度、粒子受力、運動中速度、加速度的判斷以及做功、動能、勢能、機械能變化的判斷等問題,所考察內容涵蓋物理觀念(概念的理解與辨析)、科學思維(科學的推理與論證)、科學探究(探究粒子運動軌跡成因的本質)以及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對不確定性進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等所有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一直以來是高考中的高頻考點,更是中等程度理科學生得分重點,也是多數(shù)學生的得分難點。本人結合教學經驗原創(chuàng)電場中的“三線歌”,簡單易懂、朗朗上口,幫助學生更好地突破難點,抓住得分重點。
一、電場中“三線”歌
場線密處場強大,E,a,F(xiàn)同變化;
等勢面上畫場線,三條顯示E小大;
等勢面上有數(shù)值,場線方向莫漏下;
沿著場線電勢降,勢能變化細思量;
高勢高能正電荷,如帶負電反著說;
場力做功與勢能,正功減少負功加;
切于速度彎向力,速度與力夾軌跡;
速度增減看角度,能量變化也看它;
速度與力成銳角,勢能減小動能加;
場中若有其他力,功能關系解決它。
二、例題解析
例1.如圖所示,圖中實線是一簇未標明方向的由點電荷產生的電場線,虛線是某一帶電粒子通過該電場區(qū)域時的運動軌跡,a、b是軌跡上的兩點.若粒子在運動中只受電場力作用.根據(jù)此圖做出的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能判斷帶電粒子所帶電荷的符號
B.能判斷粒子在a、b兩點的受力方向
C.能判斷粒子在a、b兩點何處速度大
D.能判斷a、b兩點何處電場強度大
【解析】設粒子由a到b運動;由“切于速度彎向力,速度與力夾軌跡”即速度切于軌跡,軌跡彎向受力方向,軌跡在速度方向與受力方向所夾中間區(qū)域可知
A、B、由圖可知,粒子偏向左下方,則說明粒子受力向左下,由于不知電場線方向,故無法判斷粒子電性,故A正確,B錯誤;
C、由“速度增減看角度,能量變化也看它;
速度與力成銳角,勢能減小動能加”結合圖示可知,粒子從A到B的過程中,電場力做負功,故說明粒子速度減小,故可知b處速度較小,故C錯誤;
D、由“場線密處場強大,E,a,F(xiàn)同變化”結合圖示可知,a所在區(qū)域較b所在區(qū)域密集,故D正確;
故選D.
例2.如圖,P為固定的點電荷,虛線是以P為圓心的兩個圓。帶電粒子Q在P的電場中運動。運動軌跡與兩圓在同一平面內,a、b、c為軌跡上的三個點。若Q僅受P的電場力作用,其在a、b、c點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a、ab、ac,速度大小分別為va、vb、vc,則
A.aa>ab>ac,va>vc>vb
B.aa>ab>ac,vb>vc>va
C.ab>ac>aa,vb>vc>va
D.ab>ac>aa,va>vc>vb
【解析】
由“場線密處場強大,E,a,F(xiàn)同變化;等勢面上畫場線,三條顯示E小大”可排除A、B選項,由“切于速度彎向力,速度與力夾軌跡;速度增減看角度,能量變化也看它;速度與力成銳角,勢能減小動能加”可知D正確;
故選D.
例3:如圖,一帶負電荷的油滴在勻強電場中運動,其軌跡在豎直平面(紙面)內,且相對于過軌跡最低點P的豎直線對稱.忽略空氣阻力.由此可知( )
A.Q點的電勢比P點高
B.油滴在Q點的動能比它在P點的大
C.油滴在Q點的電勢能比它在P點的大
D.油滴在Q點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點的小
【解析】
本題中帶負電油滴在勻強電場中運動軌跡如圖,由“切于速度彎向力,速度與力夾軌跡”可知,帶負電油滴所受電場力向上,且大于重力,電場線方向豎直向下,因此A選項正確;,所受各力均不變,因此加速度不變,所以D選項錯誤;由“高勢高能正電荷,如帶負電反著說”可知C選項錯誤;由“場中若有其他力,功能關系解決它”即由動能定理可知B選項正確。
故選AB。
三、解構電場中的“三線歌”
第一層次(首聯(lián)):“場線密處場強大,E,a,F(xiàn)同變化”——描速電場線的規(guī)律特點;第二層次(頷聯(lián)):“等勢面上畫場線,三條顯示E小大;等勢面上有數(shù)值,場線方向莫漏下;沿著場線電勢降,勢能變化細思量;高勢高能正電荷,如帶負電反著說;場力做功與勢能,正功減少負功加”——主要闡釋電勢、電勢能、電場力做功的關系;第三層次(頸聯(lián)):“切于速度彎向力,速度與力夾軌跡”——主要闡釋軌跡特征,適用于所有的曲線運動;最后層次(尾聯(lián)):“速度增減看角度,能量變化也看它;速度與力成銳角,勢能減小動能加;場中若有其他力,功能關系解決它”——主要闡釋運動的各量的判斷,綜合闡述。
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只要準確的掌握了電場中的“三線歌”,就可巧妙、準確的解答電場中的“三線”問題,物理學的核心素養(yǎng)更有抓手。
作者簡介:胡崇春(1976—),男,黑龍江哈爾濱,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哈爾濱市香坊區(qū)夏煜琪高中物理工作室主要負責人,研究方向:在物理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高中生科學思維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學會2019年教育研究規(guī)劃“年度關注課題”重點課題“在物理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高中生科學思維的方法探究”(項目編號XHNZ201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