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亮琦
摘 要:職業高中院校作為藍領培養的主要機構,肩負著人才培養的重擔。機械專業作為職業高中院校的重要專業之一,在展開專業課程建設的時候,一定要關注產教融合背景,剖析當前階段專業課程建設的現狀,結合背景需要,強化專業課程建設工作,促進學生專業素養得以強化提升。真正滿足社會大環境對機械專業人才的需要。文章就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建設工作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首先就產業人才的基本需求給與了明確,然后分析了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明確了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體系開發設計,最后就產教融合背景下實現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體系運行的要素保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職業高中;機械;產教融合;課程建設
1.前言
產教融合背景下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越來越高。職業高中院校開展機械專業教學必須明確產教融合背景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結合地方實際的優勢產業對機械專業人才的需求,明確地方企業對機械專業學生的具體要求,掌握職業高中院校的專業教育體系和企業用人需求之間的差異,實現專業課程體系的全方位優化。
2.關于產業人才的基本需求的分析
2.1學校與企業配合,專業和產業融合
產教融合背景下優化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建設,應該強化學校與企業配合,專業和產業的配合。機械專業建設一定要與產業本身的發展密切結合起來,發揮企業在行業內部的影響力,更精準化的把握整個產業鏈不同環節對人才的需要,將職業院校自身的局限性突破,真正形成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全局理念。
2.2企業崗位多樣化需求強化統籌
企業崗位的多樣化需求進一步強化統籌。機械制造類企業結合自身運營實際,細分崗位。明確不同崗位的具體職責。那么職業高中院校開展機械專業教學的時候應該統籌結合行業崗位需求,全方位的培養人才,努力優化專業課程建設工作,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3.關于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基本要求的分析
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必須明確基本建設要求。應該從知識層面,能力方面,素質方面與產教融合及工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密切結合起來,使足夠支撐專業持續發展的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全方位構建起來。從知識層面分析,不僅要保障學生的通識性知識全面到位,還應該讓學生掌握專業領域中今后工作發展會應用到的核心知識,真正實現活學活用。從能力層面分析,一定要與時代的變化密切結合起來,考慮到機械專業技術的發展實際,堅持實際任務的導向作用。還需要關注交叉領域以及綜合環節的發展情況,不僅要將學生的技術型能力強化,還應該結合產教融合的發展現狀,促進經營管理,技術管理能力的強化,學生在畢業后可以由更多的崗位選擇。從素質層面分析,必須關注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強化學生的意志品質,使學生能夠真正把握好人生觀,價值觀,科學意識狀態也是良好的,個人成長過程中精神狀態積極向上,不斷奮進,勇于創新。
4.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體系開發設計
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體系的開發設計,機制專業課程體系在構建的時候不是簡單的照搬綜合性大學或專業院校。應該關注服務區域的經濟發展情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的定位自身專業,明確發展的方向。強化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將通識,專業,實踐教學層次高效融合起來,促進更科學的產教融合的課程體系的構建。完善通識層面的課程,關注學生人格素養培養,經過職業高中階段的教育,學生的人格健全化,符合新時代對人才的標準。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專業層次課程設計,必須關注產業的導向作用,強調企業的引領優勢。在注重傳統專業基礎課的同時,結合產業和企業的典型案例。開設針對性的課程,關注企業主導地位的落實,結合國家新興產業的技術特征,引入企業的技術管理優勢,使企業有效的融入院校,專業課程的設置與產業的發展密切結合起來。
5.產教融合背景下實現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體系運行相關保障
5.1促進教學管理機制的完善
產教融合背景下實現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應該進一步強調教學管理機制的完善化。深入貫徹工程教育思想,結合產教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不斷完善針對性的教學管理體制,強化分析產教融合背景下對于人,物,事變革,考慮到企業方的發展需要,保障教學管理工作高效展開。
5.2促進代表性的實訓基地的建設
注重具有代表特性的實訓基地建設。定位人才培養以及產業發展特征,突出實訓場所的專業特色,將優勢基地融入到產業鏈的優勢企業中,讓學生獲取到更新,更深層次的實踐經驗。
5.3強化雙師型隊伍的建設
產教融合背景下,促進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建設。教師的引導作用必須發揮出來,強化雙師型隊伍的建設。企業的技術專家有豐富的生產經驗,而廣大職業高中院校機械專業教師在知識的系統性方面更有優勢。與傳統的師徒制不一樣,在產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應該能教并且善于教。促進配合密切的雙師型隊伍的有效建設,保障機械專業課程體系良好運行。
5.4促進優質課程資源的開發
關注優質課程資源的開發,強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整體層面上讓學生把握好機械專業課程的系統性,保障高效的實行教育教學工作。
6.結語
綜上所述,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高中機械專業課程建設應該本著為學生的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勢展開。明確產教融合背景下專業發展方向。在明確的教育目標的引導下實現系統化的教學改革。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會使機械行業飛速發展,而產教融合課程體系也將不斷地動態優化。
參考文獻
[1]周立波,李厚佳,傅飛.產教研融合的數控加工實踐課程體系建設[J].科教導刊(下旬),2019,372(04):126-127.
[2]劉忠彬,程潞,李玲娜.基于產教融合背景的課程體系建設[J].職業,2018,No.486(24):79-80.
[3]陳小龍.基于產教融合的“校企一體化”課程建設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5):6-7.
[4]李揚新.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建設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8,No.271(17):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