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林
摘 要:小學是學生培養(yǎng)自覺,養(yǎng)成良好習慣,自律的關鍵時期,其中學習語文是整個學生時期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基礎的,學會閱讀是學生開拓視野的窗口,培養(yǎng)讀書能力能讓學生更好更全面了解世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對現階段的學生尤為重要,提升閱讀能力重在增加閱讀中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學生投入進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動力;閱讀興趣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發(fā)展,各行各業(yè)都逐漸認識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探索怎樣教導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追求高效的教育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學習自律。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在平常多給孩子補充課外讀物,去圖書館感受學習的氛圍,靜下心學習閱讀。以自然科學為主,能讓孩子對自然產生好奇和極大的興趣,體會故事書中作者的意志和情感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體會作者文中所思所想,感受書中的世界。
1 閱讀、理解的重要性
1.1 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語文學習是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初步認識世界能力,逐步產生自己的思想、想法,長期讀書學習,能逐漸有自己的思考,理解文學作品能有深刻的理解,能更好的欣賞鑒賞文學作品,培養(yǎng)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有更高的志向志趣,對于文章的閱讀理解不是簡簡單單能培養(yǎng)出來的,需要長期的閱讀,涉獵廣泛,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能夠在閱讀一篇新的文章時,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圖和情感。這時,提高閱讀能力的就尤為重要,充分證明了擴充課外讀物在學習語文中的必要性。閱讀是學習和教育上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1.2 增強學生對文章文學的理解分析能力
通過老師講解的分析文章的方法,遣詞造句,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理解學習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語言理解和學習,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讓學生了解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學讀物,讓學生體會不同文學讀物中,不同的作者對人物的描寫,體會其中的技巧和情感表達方式,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慢慢提高。小學的語文閱讀以課文,試卷上的閱讀題為主,閱讀的內容和質量上都沒有很好達到擴充知識的作用,在學習中很少能有接觸到大量的課外讀物,閱讀量達不到,無法拓展視野,思想精神不豐富,所以就造成了閱讀理解能力的不足,小學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迫在眉睫。
2 了解學生的閱讀特點
2.1 學生閱讀性沒有明確目的
大多數讀書目的性不強,偏好趣味性的閱讀讀物,簡短的篇章段落,沒有過多深入的思考。閱讀重圖輕文,圖像給人的感覺比文字更直觀、更形象,自然而然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圖像上,從而忽視了文章文字獨有的魅力。課外書的來源單一,大多只是從課本和試卷上讀文章,家里的藏書較少,很少讀課外書,去圖書館接觸書籍開拓視野。
2.2 了解學生閱讀的要求
對于不同的年齡階段,學生所面臨的要求也不一樣。在小學階段,要培養(yǎng)孩子有初步的認讀能力,閱讀淺顯符合年齡階段的讀物。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是讀懂并認識理解文章,再逐步理解書本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需要做到會讀、會寫、會用。 理解文章思想內容,理解詞語、句子。加強閱讀理解。
2.3 培養(yǎng)學生理解文章的含義
需要學生了解文章中字詞句的含義,劃分出段落和層次,概括每個段落的意思和中心思想,學習分析和概括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不認識的字詞可以查找工具書,既認識了生字生詞,又能提高閱讀能力。
3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的方法
學習課文時,朗讀幾遍,需要從整體上了解文章的大概。讓孩子思考,試著給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嘗試自主理解,主動學習課文比老師直接教更能讓學生理解的深刻,加深印象,提升學習能力。閱讀文章后,發(fā)出疑問并提出不懂的問題,請教老師或同學。加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1 培養(yǎng)良好的讀寫閱讀習慣
文章內容是通過語言文字的組合來抒發(fā)的。通過語言文字的描寫把作者想表現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表達出來。學生在學習中有了疑問,才能積極探索,產生解決問題的意愿,才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我們要予以鼓勵。
3.2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積極的思考,既能掌握內容,又能了解作者的表達。引導學生長期這樣閱讀,他的閱讀能力能得到顯著的提升。引導并加強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增強學生的讀書興趣.有效的閱讀教學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我們從小都在接觸閱讀,感受閱讀帶給我們的變化,到小學階段,我們的閱讀范圍開始變寬,閱讀題材逐增多,小學閱讀教育要注重閱讀文本對學生的思想啟發(fā),讓學生閱讀不單是追求有趣,更要注重閱讀帶來的感受和啟發(fā),讓學生喜愛閱讀,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并養(yǎng)成習慣。
結束語:
根據上文所述,我們知道培養(yǎng)閱讀能力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需要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方式,面對小學生的閱讀特征,使其保持良好的閱讀興趣,長期堅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閱讀求知欲望,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參考文獻:
[1]林丹.關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中國培訓.2017.
[2]楊潔芬.淺談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赤子(上中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