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帥
摘 要:語文屬于高中教學體系的關鍵構成部分,與其他科目相比,更加關注學生的閱讀水平、語言表達水平與邏輯思維能力等,對他們的要求更高,關系到對各科知識的學習,以及對世界的認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少教師都在嘗試巧借微課構建高效課堂,且效果不錯。筆者主要對如何巧借微課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進行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恰當方法。
關鍵詞:微課;高中語文;高效課堂
微課作為網絡技術與新課改共同作用下的產物之一,指的是運用信息技術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碎片化呈現教學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使其在極力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巧妙借助微課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借助微課直觀化的呈現知識內容,給學生帶來真實的切身感受,全力構建高效課堂。
1.利用微課設計導入,煥發學生學習激情
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新課導入關系著一節課的成敗,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教學環節,適宜的、良好的導入可以有效煥發學生的學習激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學習態度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對此,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這一新型方式設計新課導入環節,通過形象生動的小視頻揭示教學主題,幫助學生緩解緊張情緒與釋放壓力,營造一種愉悅輕松、積極向上的氛圍,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做準備。
比如,在開展《鴻門宴》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插入一段電影《鴻門宴傳奇》中的精彩片段,課堂上先播放出來,以電影形式展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飯局——鴻門宴,讓學生結合歷史知識與個人認知自由談論電影中出現的歷史人物,鼓勵他們描述對不同人物的不同印象,由此順利導入新課,煥發其無限的學習激情。接著,教師簡單介紹作者司馬遷及其著作《史記》和文章故事發生的背景,利用微課播放課文錄音,幫助學生準確認讀,掃除閱讀障礙,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意,勾出疑點,并指導他們嘗試概述課文內容,把故事情節梳理出來,分為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與尾聲,使其獲得整體感知。如此,教師利用微課播放電影的形式切入新課,既顯得形象逼真,還能讓學生暫時忘卻高考的壓力,使其全身心的參與到學習中,讓他們對新課充滿期待與渴望,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基礎。
2.借助微課創設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微課的本身功能之一就是營造情境,以信息技術手段為依托,呈現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視頻或其它畫面,具有化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等特點,能夠在短時間內觸碰學生的內心,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可借助微課的優勢,通過播放微課視頻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的呈現出來,引發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使其快速融入到情境當中,獲得身臨其境般的感覺,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構建高效課堂。
在這里,以《飛向太空的航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插播“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與回收”的視頻,將這篇通訊報道直觀化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借助微課創設生動、形象的課堂情境,使其親眼看到“神舟”五號飛船發射和回收的整個過程,讓他們的內心受到強烈震撼。接著,教師簡單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要求學生快速瀏覽,結合以前學習過的新聞知識找出本文的標題、導語、主體與結尾,使其把握文章脈絡,思考:本文標題有什么含義?這篇新聞的真實性是如何體現的?請舉例說明;討論:新聞報道強調及時性和關注當下的事件,這篇文章引用大量篇幅敘述中國的航天史,還能稱之為新聞嗎?引領他們了解課大意與主題。之后,教師在微課中展示有關中國航天的課外資料,要求學生結合本文編寫一份“中國航天大事記”,使其主動關心國家航天事業,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心。
3.應用微課呈現問題,引導學生有效思考
微課教學內容較少,與傳統的寬泛式課堂相比,微課問題聚焦、主題明確,更為適合教學的需求,而且容量教小、內容具體,反映課堂中某個環節、主題的教與學活動,顯得更加精簡。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教師可以應用微課呈現一些問題,有的放矢的闡述或解釋某些關鍵或重要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有方向的思考、討論、交流與探討,極力發揮出問題的導向作用,減少無效或低效學習行為的出現,同時增強思維訓練,發散他們的語文思維。
諸如,在《林黛玉進賈府》教學實踐中,教師先在微課中播放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進賈府》的視頻片段,幫助學生熟悉文本,將他們引入到情境當中,并播放《枉凝眉》,通過深情舒緩的曲子揭示賈寶玉與林黛玉“木石前盟”的故事,使其根據平時經驗嘗試復述課文情節,適當擴展課文內容。接著,教師在微課中展示一組賈府的圖片,引出問題:賈府的硬件措施是怎么樣?學生對照微課資源與課文交流、討論,發現外觀宏偉、講究布局與陳設華貴;然后微課中展示文中出現重要人物的形象圖片,包括: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等,設問:在賈府生活的人有什么特點?使其運用同樣的方法思考和互動,指出服飾非凡、氣質驕矜、有繁文縟節。之后,教師在微課中播放林黛玉的視頻,提問:眾人眼中的林黛玉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探討,隨后以此類推分析其他重要人物,提高他們的思考效率。
4.運用微課突破難點,輔助學生透徹理解
微課雖然時間較短,一般以5至10分鐘為宜,短則1、2分鐘,最長不宜超過20分鐘,但是往往只講授一兩個知識點,沒有復雜的知識體系,也沒有眾多的教學目標與對象,看似缺乏全面性與系統性,不過極具針對性與目的性,具有短小精悍、主題突出的優勢。針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突破一些重點、難點或疑點知識,在微課視頻中著重呈現或闡釋單一或有所關聯的幾個知識要點,輔助學生透徹理解,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舉個例子,在《荷塘月色》教學中,教師先在微課中播放課文錄音,搭配背景音樂《漁舟唱晚》,要求學生傾聽的同時體會文章的語氣、語調、節奏、停頓,及情感和韻味等,促使他們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接著,教師在微課中播放一組清華大學中“荷塘”的圖片和小視頻,指導學生對照微課閱讀課文,使其提挈每個自然段的主題,用語要準確和簡明,將全文劃分成三個部分,即為:觀荷緣起、荷塘月色、景中人,引導他們抓住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變化這一線索來分析作品結構框架。之后,當講到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時,教師繼續結合微課中的荷塘視頻,帶領學生對照課文內容分析、討論后發現:按照觀察角度、逐漸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順序,也就是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流水,使其透徹理解本文的難點部分,指導他們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
5.總結
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引入微課,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需求,教師需以固有的課本知識為依托巧妙設計微課,靈活運用至新課導入、情境營造、課堂提問與重難點突破等多個環節,促使學生始終處于最佳學習狀態,真正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陳小霞.微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究[J].漢字文化,2020(12):92-94.
[2]農毅.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措施[J].求知導刊,2020(09):53-54.
[3]楊小平.微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20(12):72.
[4]李麗君.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有效應用[J].才智,2020(1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