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摘要: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組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現如今很多中職學校都以產教融合為前提,來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在畢業后能更切合市場的需求,能學有所為,學生畢業了有工作才是學生學習的根本同時這也是學生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的途徑,這二者是相互的。本文簡要的介紹了中職學校產教融合的含義并分析了目前我國產教融合下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措施。
關鍵詞:中職學校;產教融合;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建設
0 ?引言
產教融合是目前我國大多數中職學校所追求的教學方法之一,學生的技能只有真正的適合產業的需求,才能更好的與各行各樣的產業對接,才能更好的為國家發展。目前,我國的經濟在不斷的進步,連帶著市場也是千變萬幻的,每一年都在隨著新技術的產生而更新。而在我國各種行業的中職學校產教融合的產生、發展以及應用也在不斷地推動的我國教育的進步。
1 ?中職學校產教融合簡要闡述
中職學校產教融合是很多中職學校辦學模式的一種,是我國目前很多職業學校在嘗試、研究的一種模式。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大國,所涉及的行業也有千千萬萬,所以,中職學校的職業類型也有很多,一個中職學??赡馨芏嗟男袠I,產教融合也需要根據具體的專業來進行專業的計劃。在我國,產教融合的模式也是近幾年才出現的,因此它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點以及問題,同時這種模式也是有著一定的優勢的。
1.1 中職學校產教融合的優勢
目前,中職學校的產教融合在不斷的前進著,在探索中前進,其中優勢有很多。
首先,產教融合下的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激發自己的創造的能力,為那些家庭困難的學生創造打工與學習相結合的機會,防止學生因打工而忽略學習的情況。中職學校的各個專業有很多與機械加工制造專業相關的產業,將這些產業與專業的學習課程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在學習的同時也有工作的機會,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在產教融合的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可以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第一時間在現實的工作中得到鍛煉,而且可以得到一定的報酬,這一定意義上也讓同學更早的了解到工作的現實意義。
其次,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也一定意義上對學校里的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目前,我國很多的中職學校的老師都存在著知識水平不夠專業的情況,這也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水平,而產教融合下的教學模式從另一個方面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年輕的專業老師都是畢業之后直接分配到學校的,大多數的老師也沒有接觸過他所教授的專業的實訓工作,比如機械類加工制造業,他們對這些專業的知識也只是書本上的理解,而產教融合下的教學模式同樣也給這些老師提供了機會來接觸自己所教授的專業,有利于自己鉆研、提高任課水平,更高質量的教授學生知識[1]。
然后,各個中職學校采用產教融合教學模式,創辦專業的產業或者實訓基地有利于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水平,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旧细鱾€地區所建設的中職學校的專業課程都是與當地的經濟產業有相關性的,學校產教融合的模式有利于促進當地產業的規范性,中職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更有專業性、懂技術,當他們經過產教融合的教育之后走入社會可以更快的進入到工作工,為公司、行業創造價值。
1.2 中職學校產教融合的缺點
中職學校的產教融合的并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是存在著缺點的。
首先,對于與實體企業合作的產教融合的學校和專業來說,企業希望學生能更大程度的穩定工作,但是更多的學校是以學習為主,希望學生更多的學習,而實體操練只是一種學生學習的輔助性的工具,是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掌握專業的知識,但企業希望的卻是創造更多的利潤[2]。這個矛盾是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其次,是學生與專業設備之間的關系,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問題。無論是學校自己創造實訓基地還是與企業合作,這個問題都是存在的。如果學校自己創辦實訓基地,那么設備的資金就是很大的一個問題,如果與企業合作,很多時候企業設備的數量與學生的人數都無法完美的匹配。這也是目前中職學校產教融合下所存在的問題之一。
2 ?中職學校產教融合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現狀分析
機械類加工制造專業是目前我國很多的中職學校都開設的一門課程,也是很多學生所愿意選擇的專業。機械類加工制造專業一般都是培養學生的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以及應用能力,而這個專業又分為不同的專業,其中有數控技術、計算機設計與制造、機械設計與制造等。學生需要選擇不同的專業,很多該專業的學生還需要熟練的掌握CAD、CAM等技術[3]。而中職學校機械類加工制造專業的學生進入社會主要工作有質檢員、程序員、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計算機編程員等。學生需在學校學習專業的理論知識并掌握相關的技能、技術,為以后進入社會打下夯實的基礎。
目前,我國很多的中職學校的機械類加工制造專業都在向著產教融合的學習模式發展,而很多中職學校都通過制造機械類加工實訓基地來運行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這種建設實訓基地的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在我國來說是新的運行模式,對我國的發展來說也是新的課題。第一次實訓基地建設的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是產生在20世紀末,到現如今,經歷的時間不是很長,因此這種實訓基地的模式也不是很成熟,但是,它卻是在一個探索的過程,在不斷的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然后不斷的在探索中前進。
從這些年的不斷探索以及成功或者失敗的實訓基地建設的案例來看,中職學校機械類加工制造專業,要進行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建設實訓基地是很有效的一種推進該教學模式發展的途徑,同時也是該模式主要的構成部分。目前,很多的中職學校都特別的注重學生的實踐技能的運用以及將書本上的知識在實踐的活動中體現,因此目前,實訓基地的建設對機械類加工制造業的學生的發展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現如今,很多中職學校都在不斷的探究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建設的產教融合的模式,而很多學校也引用并建設了實訓基地,通過這些案例可得出,實訓基地這種模式可以促進教育水平并有利于培育應用型的人才而不是只會讀書的書呆子[4]。根據近幾年的資料統計以及相關行業的經驗分享來看,目前我國已經有了很多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建設的產教融合模式的成功的案例,很多學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其他的中職學校也在孜孜不倦的向著這條道路上前行,都以建立實訓基地建設為目標,來充實自己的教學體系。盡管國內很多的院校都嘗試了并實踐了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建設的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但目前,我國的實訓基地水平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的,還是需要專業的人員以及不斷的經驗來探索的。
3 ?中職學校產教融合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建設模式
3.1 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校辦工廠模式
中職學校自己辦的工廠是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的代表模式,這種模式通常是有機械類加工的學院自籌資金注冊成立校辦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其中,專業內的學校教師是這個機械類加工制造工廠的技術支撐,然后,專業對其進行生產管理。在這種校辦的工廠模式下的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中,老師帶領學生從生產的各個環節來參與生產,學生切實的加入工作,可以對零件產生的領悟更強,然后掌握的更好,對機械類加工制造的工具、材料以及專業的知識有著更準確以及更全面的理解。除此之外,學生在這種校辦共產的實訓基地下學生也可以建立相關的安全意識等這些知識,并且還能創造一定的效益,促進專業的教學發展,但是這種實訓基地建設的模式對專業資金要求高,需要有大量的資金、設備以及人才來支持產業的發展。
3.2 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吸引企業入校的模式
這種模式是建立在學校與企業的合作的基礎上的,一般是由中職學校提供一定的場地、基礎設施條件,然后企業投入一定的資金、設備和技術。這種模式下是企業自主經營,一般采用企業化的生產、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校投入較少的資金,就可以利用企業資源,做到資金和設備投入有保障,規范管理水平高。這種模式是也是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建設的產教融合的主要模式之一[5]。
3.3 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政府資助的模式
政府資助模式的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就是政府資助共享型機械類加工實訓基地模式。政府資助的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的這種模式以政府資助的投入資金為主,然后學校、企業進行輔助性的投資。在這種模式下,政府會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以項目運行的方式,統籌規劃建設,推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學校承擔建設和運行管理任務,政府教育部門和財政部門實行監控[6]。政府資助的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的這種模式可以提高基地設備的水平以及管理水平,而且一定意義上可以面向社會、面向其他中職學校同類專業,一定的程度上實現資源共享。
4 ?結束語
目前,我國中職學校產教融合機械類加工制造實訓基地的建設還面臨著一定的問題,但目前我國已經有多種的實訓基地建設的模式。我國的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的建設也在不斷的探索著,在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而發展,以尋求更好更完美的模式可以促進我國的中職教育的發展、為國家創造出有專業技術的人才從而促進國家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陳永龍,楊明軒,劉光清,等.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9(5):1-4.
[2]沈燦鋼,孫曉明.產教融合智能制造創新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7):22-24.
[3]陳坤.基于產教融合的模具實訓基地建設方法探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2).
[4]陳劭.中職學校產教融合的實踐與探索[A].教師教育論壇(第二輯)[C].2019.
[5]徐溢艷.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建設及其運行機制[J].文教資料,2018(7):131-132.
[6]王永新.高職院校生產型創新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