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娜
摘 要:課堂教學本身就是教與學互動的過程,在課堂中,師生互動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不僅能實現知識、技能的傳授,也能深化學生的情感、體會等,需要引起教師的關注和重視。因此,高中教師在地理教學當中,為了使得有效教學得到實現,也應借助多種方法開展好師生互動,使得互動的有效性得到增強,使得最終的教學效果一舉數得。基于此,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互動對策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高中地理;師生互動;有效性;實現策略
前言:在以往的地理教學當中,由于受到了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影響,師生互動是存在一定限制的,教師在教學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失,不僅很難達到互動效果,也使得師生關系存在比較僵化的情況。因此,在現代化的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積極的改善這一局面,充分的意識到師生互動的重要性,使得互動的有效性得到增強。
1、注重情境創設,提升互動效果
在地理教學當中,教師要想使得師生間的互動效果得到增強,結合高中生現階段的特點,教師首先就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相應的互動情境,借助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在互動中化被動為主動等,使得學生能積極的參與其中,使得師生互動效果得到顯著性的增強。
例如,在講解“常見的天氣系統”這一知識點的過程當中,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時,就可以結合本地的天氣而開展互動,如:“夏季暴雨、冬季寒潮、臺風、北方的天氣秋高氣爽,都是受什么天氣系統的影響呢?”引發學生的深思,使得學生進入到合作探討中,并在后續的課堂中表達、闡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使得師生互動得到開展。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互動話題,能使得學生產生互動興趣,使得學生在互動中積極、主動等,使得互動的有效性得到增強。
2、彰顯學生本位,提升互動效果
在以往的教學當中,由于受到了應試教育帶來的影響,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往往占據著非常高的地位,主導性非常強,使得學生感覺到師生間的隔閡,很難在互動中做到積極和主動[1]。因此,在現代教學的開展當中,要想使得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得到增強,教師一定要彰顯好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的構建起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模式等,使得互動效果達到預期。
例如,在講解“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率先就可以為學生引入地區景觀圖、流域地形圖等,使得學生在這其中能對田納西河流域情況和工農業發展基本情況進行理解;再借助語言將學生帶入到開發條件的探究中去,使得學生在情境和師生互動的引導下,積極的投入到探究當中,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彰顯。在這樣的互動模式下,可以使得學生的不平衡心理得到減弱等,使得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展現,使得互動效果得到增強。
3、和諧師生關系,提升互動效果
在地理課堂的實際開展當中,要想使得師生互動效果得到增強,師生關系的和諧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使得師生間包容、理解、接納、平等等,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2]。
例如,在師生關系的構建當中,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日常生活當中,都要真正的做到相信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和學生應盡量的處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當中的困難和瓶頸等,為學生地理學習的開展提供保障。第二、應掌握好學生學情,充分的理解學生現階段的興趣愛好、基礎水平、學習能力等,這樣在引導時才能更加具有針對性,為互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依據和參考。第三、在教學當中,應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為學生創設相應的互動情境,減弱學生的緊繃、緊張情緒等,使得課堂氛圍變得輕松、和諧,使得學生能在其中各抒已見、暢所欲言等,使得互動的有效性得到真正的提升。
4、借助現代技術,提升互動效果
在師生互動的開展當中,教師也不能長時間的做主動的一方,也應引導學生主動發問等,使得學生在互動中展現更多的積極性[3]。
例如,在講解“區域的基本含義”這一知識點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前準備中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制作微課,將微課上傳在班級群當中,讓學生結合微課進行預習,并找尋自己在預習當中的問題,在課堂中引發學生的主動提問,使得學生深入的參與到師生互動中來,使得互動的有效性得到真正的提升。
結論:綜上所述,課堂活動在實際推進的過程中,往往要依賴師生間的合作、配合、互動,才能予以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合力,使得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共同達成。因此,在實踐教學當中,高中教師在地理課堂中,一定要重視好師生互動,借助這樣的方式營造課堂氛圍、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等,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展現能動性,使得教學的開展得到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陳金錄.高中地理教學中愛國主義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64-65.
[2]曹新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36-137.
[3]崔麗玲.微課在高中地理“學議導練”模式下的應用初探[J].學周刊,2019(1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