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明
摘 要:在中職學校的日常管理當中,德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將決定學生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形成,關乎到學生本身的成長和發展。而在當前“互聯網+”的形態下,管理的創新、改革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和發展需要,使得德育管理的實效性得到增強。基于此,本文將以此為話題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中職學校;德育管理;創新實踐
前言: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互聯網也逐漸的得到發展,并逐漸的形成“互聯網+”這一形態,和各個領域進行了深入性的融合,發揮著非常大的優勢。因此,在當前“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中職學校在德育管理工作的實踐開展當中,也不應安于現狀,而是要積極的創新和改革等,借助這樣的方式發揮好德育效用,使得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得到構建,使得學生本身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一、“互聯網+”時代對中職學校德育管理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1.新的挑戰
當前,信息時代已經到來,使得人們有時會處在虛擬的空間內[1]。在網絡環境、網絡技術的引導下,每個人都擁有了多重的身份,在網絡當中的目標、行為、身份都是可以篡改、隱藏的。另外,信息的傳播速度也非常快,很多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等,使得教師的權威受到一定的挑戰,中職生也特別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和文化的侵害,使得學生的政治觀念變得淡薄,對學生本身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
2.新的機遇
互聯網本身具有著較強的交互性,網絡系統也是比較完善的,可以將各個區域的通訊系統實現整合,真正的融為一體,逐漸的成為一個高速度、高容量的傳輸系統,在信息傳播方面非常便利,具有著交互、大量、及時等特點等。在這樣的形態下,就能使得德育教育在實際開展中擁有更多的信息、資源等,為工作的開展帶來更多的資料,使得德育教育的內容得到充實。另外,網絡本身覆蓋面廣、信息流動速度快也是非常顯著的特點,能使得教育空間得到拓展等,真正的構建起課上+課下的模式,使得德育教育的廣泛性和及時性都得到顯著性的增強,使得教育工作在實際的開展當中更加深入、全面、直接。
二、“互聯網+”時代的中職學校德育管理創新實踐對策
1.基于“互聯網+”,加強理論研究
在“互聯網+”的形態下,在德育教育工作當中,首先就應加強網絡方面的思想建設工作,將思想工作放置在核心位置上,只有這樣才能樹立正確的認知,成為行為的導向,使得在當前的新形勢下,更好的面對“互聯網+”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例如,由于當前網絡的發展趨勢非常強大,一定要強化網絡思想教育方面的理論分析。在這一過程當中,應該和實際情況進行巧妙的結合,對“網絡”當中一些思想教育的特點、規律進行深入分析等,更好的找尋到在這其中出現的不足和問題等,并查找到相應的根源,在此基礎上找尋到適當的解決方法等,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更好的加強鄧小平理論、馬列主義的思想方面的教育工作,使得中職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的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等,使得德育教育的成效得到達成。
2.基于“互聯網+”,拓展教育渠道
在“互聯網+”這一形態的影響下,要想使得網絡思想教育得到真正的加強,“人”往往才是關鍵和核心[2]。因此,中職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的實際過程中,一定要構建一個有關網絡方面思想教育工作的專業隊伍,借助這樣的方式使得教育隊伍得到完善,為思想教育的實際開展提供保障。
例如,1.對校園網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控等,使得校園信息得到過濾,避免學生在校園內部上網當中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侵害;2.加強網絡法規、道德管理和建設。為了更好的減輕互聯網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也應在此方面不斷的加強法規建設、管理和道德規范等,因為網絡的監督和引導是一方面,而學生的道德自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方面的教育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發揮作用,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上網、為學生提供一些正確上網、錯誤使用網絡帶來危害的真實例子;學校在這一方面,也可以開展一些座談會、交流會、演講等,使得學生能正確的看待網絡的利與弊,使得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不斷的加強。3.組織好學生當中的骨干力量,可以讓學生自發的成立相關的組織,開展相應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在這一方面,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基于網絡環境下,積極的轉變一些傳統的思想和觀念,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中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這其中,可以巧妙的借助網絡手段,使得學校當中的德育教育方式得到改革,將原本的灌輸方式轉變成參與德育,使得學生的德育學習從原本的被動學習轉變成參與學習等。此外,也應使得教學方法和內容進行改善,多多融入一些真實的案例,減少一些無意義的理論說教的,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一些知識點更加生動的展現出來,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專注力,達到理想中的成效。
3.基于“互聯網+”,實現兩課教育
在兩課教育的開展當中,也應充分的引入“互聯網+”,為兩課教育的開展提供便利。
例如,在兩課當中,應該始終秉持著唯物辯證的觀點,來對科學進行分析和說明,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在網絡中獲取到一些有效的資源等,對于一些無效的資源和信息進行處理,也可以作為反面教材,給學生一定的啟發,使得兩課的感染力得到增強,促使教育成效得到增強。
4.基于“互聯網+”,豐富德育資源
在這方面,也應充分結合“互聯網+”的優勢,使得學生的德育教育資源得到豐富。
例如,1.在原本德育范疇之內,為學生拓展德育知識,使得德育觀念得到樹立;2.借助網絡資源,使得教育資源庫得到補充;3.在互聯網中引入大量案例,使得教育效果更佳。
結論:綜上所述,在當前科技飛速發展、社會經濟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互聯網早已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使得千家萬戶都得到體現,也是時代的發展趨勢。因此,中職學校在德育管理的實際開展當中,一定要充分的挖掘出“互聯網”的優勢,進一步的展現德育效用等,實施好相應的德育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使得學生本身獲取到更加優質的發展,使得德育管理得到創新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孫好強.分析德育工作在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13):26.
[2]林江海.中職學校語文課堂引入音樂的實踐探究[J].成才之路,2019(11):45-46.
[3]馮桂霞.淺談中職學校服裝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