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喜
摘 要:統編版中學語文教材的選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經典之作,學習這些優秀作品的一個極為有效的方法便是朗讀。小組合作朗讀這一學習方法可以幫助中學生增強學習語文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尤其針對一些學習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這是相當實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組合作朗讀;信心;興趣;理解和感悟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語文教學的個性。統編版中學語文教材的選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經典之作,因此筆者注重在教學中運用朗讀這一教學方法。但對于學習基礎不夠好的學生,他們往往會欠缺信心,羞于開口。即使部分開口朗讀的學生也容易應付了事,很難達到高質量的朗讀,更不必說希望通過朗讀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品味語言能力。為此,筆者嘗試通過小組合作朗讀的方式,幫助中學學生增強信心,提高朗讀興趣,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努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小組合作,樹立信心
在中學語文課堂上,能主動站起來并完美地回答問題的學生畢竟不多。很多學生在課堂上站起來個人朗讀都容易出現膽怯、扭捏的現象。于是,小組合作朗讀就很有必要,4-6位同學一起朗讀,每個同學減少全班眼光集中于自已一人身上的不安感。尤其對于氣勢恢宏文章,小組合作朗讀往往比個人朗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安塞腰鼓》,全篇文章大量短句,濃墨大筆地寫生命的激情,那宏偉的場面、雄壯的鼓聲、奇麗的舞姿、充滿力量的后生,加上排比、疊句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大大加強散文的氣勢,如“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人,成了茫茫一片;聲,成了茫茫一片......”這種文章就很適合小組合作朗讀,同學們合作讀時語調高昂、精神抖擻!整個小組合作朗讀得好,每位學生的學習信心油然而生。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學習的信心,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會更加樂意深入鉆研。如此一來,學生的語文素養自然會得到提高。
2.小組合作,提高興趣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們往往樂于進行小組合作朗讀,可以大大豐富朗讀的形式,其中小組內“分角色朗讀”就是很好的一種。對于一些人物對話較精彩的課文就很適合小組合作朗讀的方式來展開教學。如《智取生辰綱》,學生通過小組內角色扮演,揣摩人物性格特點,在朗讀中很容易表現出楊志的急功近利、剛愎自用。尤其是楊志和老都管的對話,經過角色一朗讀,內部的矛盾就清晰地展現出來。盡管楊志再精明機警、小心謹慎,最終還是避免不了失敗的結局。
另外,小組合作朗讀,方便各小組間進行比賽的形式,幫助學生在不同的小組表現中深入把握人物形象。如《范進中舉》的朗讀,比比哪組的范進、胡屠戶表現得更形象。學生們在不同的小組中通過語言甄別人物語言的表現,選出表現更好的人物。對學生來說,學習任務已不知不覺變成競賽的游戲,不管是參與游戲還是欣賞游戲的同學都能在樂趣中收獲人物形象的把握,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寓教于樂從來都是很好的教學方式。
3.小組合作,加深理解和感悟
任何一種小組合作的方式都是先經過自己的獨立自主學習,再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朗讀前每位同學交流自己的重音、節奏、停連等,朗讀后各人表達自己對文本的解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無形中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會有進一步的加深,進而提高自身的品味語言能力。比如魯迅先生的《社戲》,末尾是“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币粋€“真的”,一個“實在”,甚至連破折號都讓人一層層地深入感受到魯迅先生對平橋村的生活、對那里的人的深情懷念。
4.結束語
在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地區,在普遍閱讀、積累都不很豐富的學校尤其對于語文學習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語文教師總在想方設法去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小組合作朗讀應該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在信心和興趣的推動下愿意深入思考、交流、分享小組的成果,不斷吸收他人的成果,豐富自己的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張佳敏.小組合作背景下的朗讀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