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秀芳
摘 要: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適應自身的持續發展,適應社會的不斷進步所必須的品格與能力,是學生成為新世紀的國家建設所需人才的必要條件。尤其是在當前素質教育實現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可喜成就的今天,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更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追求。高中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內容。在此我們對高中政治教學中有效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核心素養;有效發展;策略
高中階段是學生從初中的基礎教育階段向大學的高等教育階段進行過度的時期,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高度,因此高中階段的各個學科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需要作為教學的重點來對待的。但是畢竟我們培養的是未來國家的建設者,是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因此必須培養高中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須讓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觀點,保證學生具有高貴的人格和為國家奉獻自己青春的牢固信念。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必須高度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強化學生適應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多種技能,把高中生打造成為國家和社會建設所需要的高品質、高素質人才。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觀念
為了不斷為共產主義建設事業輸送大批量的優秀人才,為了保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夠盡快實現,首要條件就是必須保證輸出的人才能夠具有良好的政治覺悟,能夠對社會主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能夠對共產黨的領導堅決擁護,能夠對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制度有一個深入地體會,能夠始終堅持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所引領的道路,因此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觀念就顯得格外有必要了。
例如在講授人民民主專政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首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資料,內容是解放前藏族盛行農奴制度,無數的貧苦農民日夜操勞卻始終得不到幸福的生活,甚至連肚子都吃不飽,更毫無人權可言了;農奴主靠著吃農奴的肉、喝農奴的血生活,終日玩樂、驕奢淫逸。之后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資料,那就是新中國成立后,藏族人民翻身當家作主,不僅獲得了土地、房屋、牲畜,更獲得了參與國家管理機會,人權得到了明顯的體現。從兩則資料中學生牢固樹立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理念,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政治觀念,實現了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理性思維
高中生正處于15周歲到18周歲之間,性格沖動,情緒不穩,非常容易在感情的一時激動之下做出令自己感到后悔的事情,因此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讓學生能夠對事物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認識,能夠更加理智地認識身邊的人和事,對于學生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同時理性思維還是學生在學習高中政治當中需要形成的一種良好的素養。
例如在講授《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引入了當前國際間的發展與競爭,尤其對美國對中國單方面發起的經濟戰和中國迫不得已的還擊,針對美國制裁中國的中興集團,針對加拿大應美國要求逮捕孟方舟等進行了重點提示,然后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就中國針對其他國家的屢屢挑釁,是否需要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以及怎樣做才是最明智的選擇進行了廣泛的交流。最終學生們得出了一致的觀點,那就是首先需要保護好自己國家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應當集中優勢兵力發展國家經濟建設,以國家的穩定發展為宗旨,只有國家的強大才能有更強的話語權。在這一活動中,學生能夠更加客觀地認識形勢,更加深入地辨析情況,實現了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法治意識
當前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只有知法、懂法、守法、遵法、用法,才能讓整個社會秩序井然,才能保證國家的建設、工作的穩定、生活的安康得到足夠的保障,才能實現社會的繁榮與昌盛。作為一名高中生,同樣需要具有高度的法治意識,需要對于法律有更加深入地認識,能夠自覺維護法律尊嚴,維護國家的和諧與穩定。
例如在講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就給學生介紹了一名不法商販用已經發霉變質的花生榨油并向市場售賣,最終受到工商管理部門的查處,并受到法律制裁的事例,讓學生明確了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用國家的法律法規來嚴格約束自己,不然最終的苦果只能自己品嘗的觀念,為學生形成良好的法治觀念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極大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中有效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既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是高中教育教學的需要,又是國家人才培養戰略的需要。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發掘與探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創新開展教學活動,積極提高高中生核心素養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軍.如何通過打造趣味高中政治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教師,2017(28).
[2]顧梅.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四種策略[J].廣西教育,2017(26):41-42.
[3]劉穎.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