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翡
摘要:通過實踐發現數學的樂趣,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有很多學習數學的機會和方法。生活中有很多的圖形,有平面圖也有立體圖。通過制作圣誕樹學習對圖形的認識,更加形象具體,還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習不再枯燥,培養了我的創造能力和學習能力以及團隊配合能力。
關鍵詞:數學;生活;樂趣;圣誕樹
研究背景:目前為止我已經學習了快五年的數學,很多同學都覺得數學很難學,我卻漸漸地喜歡上了數學,因為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并且還能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中,不僅能讓我主動掌握知識,還讓我找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最近我自己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設計制作了一棵人造圣誕樹,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也運用了很多數學知識。
學習數學最大的樂趣就是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問題讓課本上的知識鮮活起來。下面介紹我的制作過程。
1 造型設計
通過圖紙三維圖形確定好圣誕樹的高度、寬度、樹干直徑、樹頭大小、裝飾品類型、顏色搭配??紤]到不占用家里太多的空間還要有足夠的裝飾空間
1.1 樹干
高度80厘米,直徑10厘米,顏色:深棕色,形狀:圓柱體
1.2 樹頭
樹頭一:直徑60厘米,高度30厘米
樹頭二:直徑40厘米,高度20厘米
樹頭三:直徑20厘米,高度10厘米
顏色:深綠色,形狀:三角形
1.3 裝飾品
黃色五角星,彩色拉花,彩紙
2 材料準備
廢舊硬紙殼、綠色卡紙、棕色卡紙、拉花、彩紙、廢舊塑料瓶、紙杯、剪刀、透明膠帶等
3 制作過程
3.1 制作圓柱體
將棕色卡紙裁剪成31.4厘米寬,80厘米長的長方形圍成圓柱體。將內部用廢舊紙殼填充。
3.2 制作三角形
按樹頭一,二,三的標準分別裁剪兩個相同的三角形。將兩個相同的三角形沿對稱軸粘好。大的在下,小的在上串聯粘合起來。
3.3 制作裝飾
裁剪黃色五角星若干,折自己喜歡的折紙,將拉花布置在圣誕樹上。用紙杯,塑料瓶裁剪出好看的造型掛在樹上。
3.4 組裝
樹干在最底下,樹頭安裝在樹干上,保證樹干的重量,調整樹身的重心讓他平穩立在地面上。進行整體調整裝飾,一棵圣誕樹就制作完成了。
4 總結
4.1 知識拓展與技能提升
(1)通過制作過程鍛煉了動手能力,學習到了圓的周長的算法:直徑*3.14,3.14是圓周率的近似值。
(2)認識和鞏固了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度數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相互重合(簡寫成“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的平分線相等(兩條腰上的中線相等,兩條腰上的高相等)。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垂直平分線到兩條腰的距離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與底邊的夾角等于頂角的一半。等腰三角形底邊上任意一點到兩腰距離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積法證明)。一般的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只有一條對稱軸,頂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是它的對稱軸。但等邊三角形(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三條對稱軸。每個角的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三條中線所在的直線,和高所在的直線就是等邊三角形的對稱軸。
(3)認識了圓柱體的性質:圓柱的兩個圓面叫底面,周圍的面叫側面,一個圓柱體是由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組成的。圓柱體的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圓柱體的高。圓柱體的側面是一個曲面,圓柱體的側面的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斜著切)。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底面周長=直徑*圓周率
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x2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x高
圓柱體可以用一個平行四邊形圍成
(4)廢舊物品的利用增強了我的環保意識,變廢為寶體會創造的快樂。開發了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動手能力,體會了前所未有的樂趣。還讓我和爸爸媽媽度過了美好的時光,分工合作,不懂的地方會引導我,解答完問題滿滿的成就感。爸爸媽媽不會直接告訴我答案,會通過操作引導啟發我,通過自己的探索反而學到很多。在購買材料的過程中還遇到了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對比材料的性價比和適合度。
4.2 遺憾與不足
在粘貼的過程中沒能更加完美地將痕跡隱藏,剛開始設計的時候出現比例效果問題,不得不中途重新設計剪裁,浪費了時間和材料。還有很多設計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改進,讓整個作品看起來更美觀,希望下次能挑戰更加有難度的作品。測量需要更加精確,作品才會更好看更完美。對知識掌握不足影響制作進度,想把樹頭制作成圓錐體,過程有些復雜所以選擇了三角形。希望在學習掌握更多知識以后能做一個圓錐體的作品。
4.3 心得體會
學習數學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還能讓我們的頭腦更加靈活。通過設計創作數學作品,開發了我的創作能力,豐富了想象力。通過制作,鍛煉了動手能力,手腦更加協調。通過學習制作我喜歡上了數學,找到了學習數學的方法,使數學更加妙趣橫生。生活中要善于觀察,留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數學來源于生活,學好數學是一件快樂的事。只要用心去學習,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數學就變得簡單了。學習是講究興趣的,有一顆善于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心就會在無形之中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看!我已經找到數學大門的鑰匙了,你也趕快行動起來吧。(指導老師:容志權)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造貝學校 五年級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