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國慶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當前核心素養(yǎng)成為了我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同時也對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希望能夠將核心素養(yǎng)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中。語文新課標對于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散文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這一文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還有語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散文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散文教學
初中教材中選擇的散文其實都蘊含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并且在語言的運用和詞語的選擇上面也都是非常經典和優(yōu)美的,因此這些文章的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核心素養(yǎng)下對于散文教學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夠借助于散文的內容和特征全面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那么在核心素養(yǎng)下如何把握散文的教學特點和標準,提升散文教學質量呢?下面我們就此課題進行詳細的闡釋。
1 初中語文散文特點和教學標準
1.1 審美需求
現(xiàn)代散文無論是從它們的立意還是從它們表現(xiàn)的形式上面都具有著一定的意境美,學生能夠通過字里行間的品讀體驗到一種無法言表的奇妙意境。并且散文的語言讀起來非常的清新怡人,含蓄而又凝練,因此給我們一種明快的節(jié)奏感,這樣在教學中我們需要讓學生能夠從美的角度去欣賞散文作品,能夠讓學生獲得一種審美能力的提升。
1.2 教學靈活性
散文的選材內容是非常廣泛的,表達的方式也十分靈活,會選擇使用很多的修辭方式來進行表達。那么這也就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散文的教學不能夠單一化,一定要結合不同的作品做出不同的調整,確保教學能夠順利的進行,教師可以結合一篇散文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作者其他的一些文章進行結合式的學習,找準中心,提高教學的質量。
1.3 抒情性
現(xiàn)代散文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抒情性,作者通過文字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無論寫景還是寫人,都是對于自己一種情感體驗的展示,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在整個散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到這種情感的傳遞,要將抒情作為散文教學的核心,借助于不同的方式進行有效的教學。
2 初中語文散文教學策略
2.1 注重感悟,讓學生感受文本意境美
在進行散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讓學生去體會散文作品中的已經,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己學習的質量。教師要能夠讓學生明確一篇散文學習的目標,這樣學生才能夠有目的性的進行學習,通過對于文章的文字感知去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意境。然后讓學生再次對文本的文字進行分析,從而體會出作者寫作真正的目的。只有教師引導著學生深入到文本的內部,才能夠讓學生在品讀中慢慢的感受其中的已經,這對于后面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情感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這也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白楊禮贊》這篇散文時,教師應該帶領著學生去體會散文給我們營造出來的一種意境,讓學生品讀“它沒有婆娑的姿態(tài),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麗,──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橫斜逸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钡冗@樣的句子,讓學生去體會白楊的樸實和堅強,進而從中去體會作者想要贊頌的一類人。
2.2 融入生活,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初中語文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將所學習的內容和生活進行結合,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教學中的內容,同時為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一定的條件,讓學生能夠借助于想象和生活結合,豐富學生的經歷和體驗。初中語文更多的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一種感悟能力,讓學生能夠借助于文本的學習獲得一種感悟和對于人生哲理的一種理解,這才真正的提升了學生的語文能力。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永久的生命》時,這篇散文就是一篇哲理性的散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讓學生和現(xiàn)實結合,去思考人生,思考生命,領悟到生命永久性的魅力。
2.3 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如今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紛紛走進了課堂中。通過多媒體進行散文教學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散文中一些內容會相對比較的難理解。如果教師能夠將文字轉化為聲音或者是圖像往往能夠帶給學生一種不一樣的體驗,而且學生還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到視頻中營造出的一種情景,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散文的興趣。促進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昆明的雨》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于多媒體的聲音和圖像創(chuàng)設雨的情境,讓學生更好的體驗昆明的雨的豐滿、飽和、旺盛和柔軟。
3 結語
總之,散文是美的文學,它包含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也體現(xiàn)著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人間真情的種種感悟,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從散文的特點進行教學,達到培養(yǎng)其文學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教學目的,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韋麗華.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7(08).
[2] 羅艷.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07).
[3] 胡映雪.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5X).
(作者單位:安徽省天長市張鋪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