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構建合作探究高效課堂,它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將知識內化吸收。系統分析中職語文教學合作探究課堂現狀,并針對性地提出構建合作探究高效課堂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語文;改革創新;合作探究;高效課堂
一、中職語文合作探究教學現狀
中職語文合作探究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學生的態度、基礎能力、合作意識等,同時也會受到教師的影響,如組織與引導能力,角色定位等。
(一)學生方面的因素
1.文化素養較低。中職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存在學習困難現象,進入了中職學校后更加不重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認為只要將職業技能學好就可以了。這種錯誤的認知會讓中職學生出現“輕文化,重專業”的現象,但是若一個人缺乏文化素養,將難以形成完善的人格品質,在工作中也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問題。語文素養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基礎素養,同時也是人們認知外界事物的基礎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培養目標對中職生的發展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無論什么樣的職業角色,首先,應當是一個品格完善的社會人;其次,才會擔任一定的職業角色。
2.語文基礎較弱。隨著我國中職招生制度的改革,大部分的中職學校都可以通過面試入學的方式進入學習,因此,會存在許多語文基礎能力較弱的學生。如缺乏語言常識,閱讀視野狹窄以及寫作能力弱等,這些都會對合作探究學習的開展產生影響。若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語文基礎,直接開展合作探究學習,那么學生對于所探究的內容將會一無所知,進而失去合作探究的意義。除此之外,語文基礎較弱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影響他們參與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出現上語文課便會“頭疼”的現象。
(二)教師方面因素
1.合作探究缺乏引導。部分中職語文教師會對合作探究高效課堂產生錯誤的認知,覺得合作探究應當由學生自己學,教師不需要進行干預。這樣的方式會削弱教師的作用,進而讓教師在合作探究學習中逐漸“邊緣化”,教師的組織、指導與參與的作用將會消失。雖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教師的“主導”作用未能充分體現,如當學生在合作探究交流出現問題時,教師未能及時進行指導;當討論主題偏離時,教師未能及時制止與點撥;當學生完成合作探究時,教師未能正確給予評價。
2.教學理念問題。部分中職語文教師不能及時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或者雖然學習了,但不能把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仍然沿襲傳統的“填鴨式”理念,滿堂灌。合作探究過程中不能放手,包辦太多,管的太多,進而讓合作探究學習徒有形式,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合作探究雖然熱鬧,但是整個過程都無法擺脫教師的“設計”,只是按照相應的程序一步一步走,學生的主體作用完全得不得發揮,更談不上創新了。
二、中職語文構建合作探究高效課堂的重要性分析
大部分的中職語文教師主要根據教材的安排,向學生灌輸語文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這種傳統的課堂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難以適應當代語文教育的要求,而合作探究高效課堂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合作探究高效課堂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首先,合作探究高效課堂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通過語文教師正確的引導與鼓勵,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其次,合作探究高效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靈活多變,探究的領域也可以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綜合性的知識,進而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最后,合作探究高效課堂能夠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發展需求,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所研究的內容與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會具有多元化的教學特點。
(二)合作探究高效課堂具有充足的理論基礎
中職語文合作探究高效課堂并非是空中閣樓,它具有充足的理論基礎。首先,根據認知理論的觀點:“知識源于行動”,只有對客觀世界采取積極的行動才可以與之建立聯系,進而通過相互作用達到認知的結果。其次,構建主義理論則認為,學習不應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學生應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外界的事物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最后,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可知,學生的實際水平與潛在水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空間,而這個空間就是最近發展區。因此,處于最近發展區內的合作探究主題將會最具有價值,同時還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通過上述理論可知,合作探究高效課堂具有
著重要的教育意義。
三、中職語文構建合作探究高效課堂的策略分析
(一)教師明確角色定位
首先,需要中職語文教師從觀念上進行轉變,從傳統的課堂領導者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與參與者。中職學生缺乏合作探究意識,因此需要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進而提高合作探究學習的有效性。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教師需要讓每個學生在小組內活躍起來,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合作動機。同時,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只有當組內每一位成員具有集體主義精神時,在組間競爭過程中獲勝的可能性才會更大。
其次,合作探究雖然倡導學生自主學習,但是中職語文教師必須要發揮出監督與指導的作用,根據學習內容適當幫助學生制定探究計劃。
(二)認真分析學生特點,合理進行分組
中職學生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性,傳統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未能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此,會違背人的發展規律。在構建合作探究高效課堂前,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是每一位教師所需要關注的重點。因此,中職語文教師需要在認真分析學生的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分組,組內應最大限度利用好各個成員的優缺點,這樣合作探究學習的小組便構建成功。
(三)合作探究高效課堂具有充足的理論
中職語文教師首先需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及目標,確保探究主題不會偏離課堂教學。許多合作探究課堂雖然看起來非常豐富,但是所探究的主體卻偏離了課堂教學目標,進而導致無法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導入探究主題。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不同的學生對待王熙鳳的人物性格有著不同的理解,所以能夠以此為主題,開展合作探究,這樣既可以有效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發散的思維能力,進而讓學生對事物產生正確的認知,加深對王熙鳳這一人物性格的理解。當初步完成合作探究學習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整個過程進行客觀的評價,肯定學生的探究成果并給予學生正確的反饋,這樣可以確保合作探究學習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語文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合作探究高效課堂的重要性,根據中職語文教學現狀,積極對課堂教學做出改變,轉變教學觀念,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合作分組,根據教學目標導入主題,確保探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而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刁萬英.基于多樣化教學方法下中職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現代職業教育,2017,(8):100.
[2]祝海榮.淺析構建中職語文教學的新型高效課堂存在的困境與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2):201.
[3]王文英.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職語文課堂高效教學策略探討[J].教育界,2017,(22):78.
[4]趙丹丹.“1525”高效課堂教學法在中職學校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職業,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