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華
摘 ?要: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完善,我國國家教育水平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家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為廣大家長普遍關注的頭等問題。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適合自己的正確的學習方法,比如進行自主學習、高效率學習。但是對于目前處在小學高年級學生,很多同學都存在著不會去自主學習的問題。那么教師就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數學成績。本文基于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新思考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新思考
引言:
小學時期是學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如果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被很好地培養,那么他們的學習習慣也會越來越好。但是這需要依靠教師的日常教學,教師應該多想辦法讓自己的課堂更豐富,在備課過程中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的思維鍛煉上。當學生的思維養成后,其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升。教師要注意自己的重心,時刻關注學生的接受度,讓學生多多自主思考,并在思考后進行反思。接下來,我們將探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問題。
一、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教學現狀
數學教學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的時候動腦思考,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有自己的解題方法。但這個過程需要多次重復,很枯燥很煩瑣,所以學生會選擇知難而退,慢慢地產生畏懼心理,從而抗拒數學學科。學習數學知識就應該迎難而上,知道難點就要主動出擊,一次解決好就會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抗拒數學學科也會影響學生建立知識網。數學知識是相互貫通的,小學數學知識是在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基礎,因此抗拒數學、不自主學習,是數學學習道路上的一個大障礙。現在的教育往往是教師站在講臺上給學生灌輸知識,教給學生模板讓學生按部就班地進行拓展訓練。學生往往只重視學習“套路”,按照模板代入,缺乏自己的思考過程。西方教育與我們不同的就是我們總是運用傳統的模式,教師講學生聽,但是這樣的方式只是學生一味地接收,而學生是否真正地接受了這些知識,教師也不得而知。學生也沒有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的意識,除了生搬硬套,沒有任何經驗的累積,沒有想象能力,又過于依賴教師,更不要說什么自主學習能力。這種現狀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知識還是教師的,并沒有實實在在地教給學生,因此小學數學教育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迫在眉睫。
二、轉變數學學習觀念,重視經驗教學
傳統的機械式學習雖然能夠使學生掌握知識點,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不透徹,只是學會了基礎的模仿,不但容易忘記,也阻礙了數學思維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導致后續數學課的學習進度跟不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年的機械式教育使學生長期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是“背數學發”而不是“學數學”,不能將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就難以做到舉一反三,成績當然也就難以提高。而且機械式的數學學習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并在學生心理上營造了數學很難學的一種感受,這也不利于后期數學教學課程的開展。在教學中樹立生活意識,要求教師在教學觀念上做出改變。例如,在教“認識分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一家人分蘋果的例子向學生說明什么是分數,分數是如何出現的,分數出現的必要性,它表示著什么意思。又如,在“圓的認識”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一些生活中比較形象的事物來討論。可能學生會問:“為什么自行車、汽車等交通工具的輪胎不是多邊形,而是圓形呢?”學生進行各種猜想,得到了各種各樣的答案。教師不評價誰對誰錯,而讓他們利用學具做實驗。學生經過動手實驗,很直觀地得出了“圓形最容易向前滾”的結論。當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潛移默化地感受到圓能滾動,邊是曲線這一最基本的特征后,教師再向他們講解圓的其他特征,解釋為什么圓最容易向前滾動。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再次聯系起來,這樣,就完成了從學生生活實踐中取材,再回歸學生生活實踐的教學過程。在教學中融入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明白數學不是枯燥乏味的紙上談兵,而是具有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的。
三、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老師們之中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得數理化者,得天下。”可以看出數學在我國教育界的重要程度。基于我國基本國情的考慮,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引起廣大師生的重視。但是很多學生在數學方面仍然基礎薄弱,學習數學十分困難。因此,在小學培養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重要,應該做到從小培養。一個人只有在心里產生認知,才會將其付諸于行動,只有讓學生從心底接受數學,才會積極主動去學習數學。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程度有限,老師需要在此基礎上,對于他們進行正確引導,能夠讓學生克服困難,迎難而上,攻克數學中的難題,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了解到數學的重要性。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從心里接受數學,對于自主學習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
四、創設有趣味性的學習環境
(一)根據學生的興趣去設計教學內容。興趣對于學生是否自主而高效地參與學習具有決定性作用。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內容感到新穎而無知時,最能誘發好奇心,激發求知、探究、操作等學習意愿。在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過深,學生望而卻步,會降低學習興趣;教學內容過淺,學生唾手可得,也會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要注意深淺得當,難易適度,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設計學習的內容,使學生扎實地學到了本節課的知識,而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盎然,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采用有趣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如果我們僅僅從表面看得見的刺激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那就永遠培養不出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熱愛。因為沒有積極的腦力勞動,學生的興趣或者自主就無從談起。因此,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才會有好的效果。有句話說“在做中學得最好”就是這個道理。教師要讓學生分組合作進行角色模擬,在模擬中輪換角色。每個學生都有說和做的機會,最后是小組表演及評說。整個學習過程,學生都在自主地參與,與前者相比,有天壤之別。學生在興高采烈中知道了如何去做,同時獲得了愉快感和滿足感。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再加上取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這必然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發現、研究、探尋中保持飽滿的學習情緒。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如何,情緒高昂,則效果倍增,情緒低落,則效果微小。只有靠學生內在的“情感動力”,才能推動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為此,我們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高昂的情緒狀態,而創設有趣味性的學習環境對此很有幫助。
五、教學中因材施教,精心設計練習題
練習題設計的好與壞是能否促進每一個學生自主能力發展的核心環節,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相關內容,要用心思考每個環節,做好規劃,達到精、巧、活,使每個學生在認識所學的知識,都能做到優化理解,并且使得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例如應用題是該門課程教學中的難點,因此教師要努力改變這種現象,學習者喜歡什么樣的課堂就創設什么樣的學習環境。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去鼓勵學生,讓學生覺得應用題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難,每道應用題都有突破點,只要找準突破點就可以游刃而解,激發學生對應用題解答的興趣和熱情。在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要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積極的評價,當學生解答不正確的時候要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培養和提高學生解題的自信心。
六、指導學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自主探討法。為了讓學生能形成自覺探討學法,教師應從每節課的具體內容為依托,創設學生探討方法的情境。如《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簡便計算》一課,創設學生先觀察后交流討論的情境,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地探討學法,并讓學生們回顧:“最適合的學習方法是什么?最成功地運用了什么學習方法?什么方法對自己啟發很大?”這樣引導學生總結出解某一類數學問題的方法。
(二)豐富多樣的動手操作活動。動手操作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然而,最能激發學生的就是充滿自主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的活動。如在《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一節課中,學生說的方法有“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教師因勢利導:“看”要看什么?“摸”要摸什么?“比”要比什么?通過學生的活動,親自實踐選出了適合這節課的學習方法。要用到“看、摸、數、比”等學習方法,進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知識的遷移法。在探索規律和解應用題時經常用到此方法,培養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四)畫線段圖法。如植樹問題、行程問題、相遇問題、移多補少、分數(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比多比少、同樣多等都可采用此方法。
結束語: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處于培養各種能力的最佳時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引領者的身份不斷幫助學生去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自主作習能力。總之,數學課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豐富的新知識讓學生發現,過程讓學生參與,內容讓學生總結,如此日積月累,學生的創新能力會不斷提高。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才能使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紅霞.小學高年級數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一).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257-259.
[2]韓麗.如何培養高年級小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270.
[3]趙金霞.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十二).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179-180.
[4]陳麗潔,韓蕾.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147.
[5]徐永香.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漫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159.
[6]張風花.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5):26+36.
[7]張麗霞.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探析[J].華夏教師,2019(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