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往教師只負責傳授,學生只負責接收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顯露無疑,教師往往付出很多卻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也會對學生以后的發展產生持續影響,這一點在新課程改革中得到了很好的證明。學習方法是所有教師共同探討的命題,常言道,最好授學生以漁去主動吸納知識,而非對學生“授之以魚”,這其中的分寸把握轉換,興趣是很關鍵的一環。做有興趣的事情時,學生的主動性會在不知不覺中迅速增加,這使得孩子的學習速度、掌握能力,甚至對于知識的容量都會大大增加。本文將以初中美術教學為例,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學習興趣;初中美術;因材施教
引言: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文化課上有些孩子無精打采,哈欠連連,下課卻在聊起電視劇、打起游戲時神采奕奕。這兩種情形間的巨大差距主要就在于“興趣”二字。其實不僅僅是孩子,大人也常常有這樣相同的狀況。那么對于興趣,我們究竟如何培育,才能將之應用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讓它在教育中發光發熱,使孩子以打游戲一樣的熱情投入知識的海洋。我們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學會角色互換,并且因材施教發揮學生自主想象能力,能動地投入學習生活。
一、學會角度互換
每個人看世界的角度都有所不同,這和每個人掌握的知識水平、見到的民生百態、經歷的人情冷暖都有很大的關系,老師的角色常常也與學生差距很大。聽過這樣一個例子: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詢問成人這是什么?往往會得到很統一的回答說這是一個圓,但孩子不同,他們會回答這是一個蛋、一個甜甜圈,甚至一只指環。他們的精神世界比大人往往要豐富很多,這些或與成人的思維固化有關,但我們必須要認清的事實是,老師與學生看問題的角度是不同的。在這一認知的基礎上,學會角色互換就有了必要性 [1]。
我們以初中美術中《大自然的色彩》一課為例:這堂課的目的是要學生學會大自然中光與色的關系,用自己可以感知的方式描繪自己眼中大自然的顏色,傳遞給大家自己眼中的自然色彩。在這堂課上,我們就要充分認識到角色轉換的使用。我們通常以為天空就是藍色的,這個時候有孩子畫出了一張粉色的天空,作為教師,是應該立馬上去予以否認進行改正嗎?不,不可以,作為教師,應該先詢問為什么她眼里的天空是粉色的,或者她會回答是因為落日剛剛結束,彩霞才布滿天空,兩者交換之際兩者顏色共融,恰巧構成了很美的粉色天空。這樣的回答很有創意。老師轉換角色,去理解她的眼光和世界,并對這一種眼光予以肯定,那么對于孩子的興趣一定會起到很好的培育效果。
二、注意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很早就提出的教育命題,要求老師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性。上文中我們提到教師與學生的觀察角度有所不同,那么學生之間,也有觀察角度很不相同的情況存在。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大家一起做條龍》,這堂課引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的龍為設計主題,在畫龍的過程中,有些孩子追求圖案細節的描繪,他會細膩地畫上龍須、龍鱗等,對于這類孩子可以培育他更細致的畫畫手法;還有一些同學可能更追求整體的相像,那對于這類學生可以著重培訓對于圖像的整體把握描繪。因材施教中更能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興趣優勢所在,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學習興趣[2]。因材施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需重視學生之間具有的差異性,不同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性格、愛好以及想法具有差異性,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其引起重視,其次根據不同學生之間的興趣、性格以及愛好特點等,進一步提升因材施教的實施質量。
三、培育自主想象
無論是教授哪一方面的知識,自主學習往往會獲得更高的效率。學生主動性提高了,興趣自然而然也會增加,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例如課程《宣傳品的設計》,這堂課就可以給學生做好鋪墊,在動手前引導他們充分地想象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點,以及自己的興趣與要設計的作品之間的關聯之處,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性和選擇權,教師發揮自己的包容性,完全讓他們自由設計。此外還要予以他們充分的資源支持,包括設計所需材料和時間,完全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就能培育出他們的學習興趣。
另一方面,想象能力的培養也是滋養興趣成長的溫床,可能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對畫畫感興趣,但所有的孩子一定都擁有想象力,那么就可以把繪畫作為施展他們豐富想象力的托板。最初孩子的表達可能會不清晰,呈現在紙上也不那么具有觀賞性,但教師一定要肯定他們的價值所在,盡可能地讓他去解釋介紹,讓我們去探索他的想象世界。這些肯定會激勵孩子勇于去表達,而表達將會成為興趣的第一步。
四、結束語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興趣卻永遠不能替代老師,好的老師在于挖掘學生的興趣所在,培育興趣,使興趣可以反作用于學習,從而發揮興趣本身的巨大價值。學習從來就沒有那么難,見山言山,只要我們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可以克服的,那就沒有什么能難倒我們。培育興趣的基礎就是挖掘和肯定學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去正確引導,加以培育,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梁振君,韓清.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 白求恩醫學雜志,2008,6(4):237-238.
[2]葉麗敏. 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0(Z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