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紅
摘要:對學生來講,其分析、語言和思維能力的高低和閱讀能力息息相關,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目前來看,要想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老師責無旁貸,筆者在本文中首先探討了影響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因素,然后探索了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和措施。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能力;途徑
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講,閱讀能力至關重要,對其今后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應該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加以重視。筆者在本文中首先探討了影響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因素,然后探索了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和措施。
1.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影響因素
1.1? 家長的閱讀態度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家長,也是其最重要的老師,其對孩子閱讀的態度和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影響。據相關了解顯示,家長具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比普通家庭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強,也就意味著家長營造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對其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下,孩子閱讀的頻次和時間會加強,長此以往,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會形成。
1.2? 教師的因素
學生活動的主要空間是學校,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提升其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老師是學生的主要引導人,老師的主要工作就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在合理教學方式的作用下,對學生的閱讀技巧進行鍛煉,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很多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上主要是傳授學生知識,向學生灌輸教學中的相關知識內容,沒有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1.3? 學生的因素
我們在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時候,上述的幾種影響因素都是外界因素,閱讀的主體是學生,他們會對閱讀能力造成最大程度的影響,這一內部因素至關重要。小學生一般情況下的理解能力都較差,他們在理解老師所講述內容上存在困難。不僅如此,學生沒有較高的辨別能力,無法很好地區分善惡美丑。小學生缺乏必要的自控能力,一旦遇到困難就會畏手畏腳,因此難以長時間的開展閱讀活動,進而影響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應該不斷地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把其閱讀興趣很好地激發,對其閱讀能力盡可能地提升。
2.如何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2.1? 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充分地發揮,把其積極主動性充分的激發,確保學生學習語文的時候發展更加全面,這也是實現個性化閱讀的前提。目前很多學生的朗讀行為并不是用心進行的,在四十分鐘的課堂環境下,老師只顧著講授知識,沒有時間讓學生去朗讀課文,有時候的朗讀也只是匆匆過去,并沒有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我們可以在預習階段讓學生朗讀課文,通過這一方式的進行,學生可以很好的把握生字詞,要是有的學生沒有朗讀完課文,老師就會進入到下一教學流程,則會對這一階段的教學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我們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等對每節課的朗讀時間進行科學的安排和布置,讓學生讀出情感、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還應該把相關的背景材料向學生提供,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了解實際情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和作者共鳴,實現更好的情感流露。
2.2? 營造學生閱讀的良好氛圍
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是學生閱讀習慣培養的關鍵,這也是小學課堂上的重要環節之一,更是實現高效語文課堂的關鍵所在。目前學生在閱讀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為了把學生的閱讀質量提升,就應該致力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因此我們要從多個方面著手,對學生的思考、想法等等進行充分的引導,把良好的閱讀氛圍營造給學生。這對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了讓學生的教學情境愉快輕松,在課堂上老師應該構建民主的課堂,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對學生的提問要積極鼓勵,大力鼓勵學生的提問行為,對學生提問的信心進行樹立。當學生拋出富有思考性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開展多種教學模式對問題進行探究,要是不能解決,我們就應該引導學生把原因找出來,然后繼續進行。通過這種和諧氛圍的營造,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3? 創設學生閱讀的情境
老師一旦經過教學實踐都會明白,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的關鍵。所以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對這一點充分的利用,把豐富多彩的情境在課堂上提供,把學生主動地閱讀行為進行激發和激勵。老師還應該對教材因素進行深挖,依托學生的思維情況,對問題情境進行積極地創設,讓學生對問題有濃厚的興趣,然后進而產生閱讀教材,解決問題的驅動力。小學語文老師在對問題情境進行創設的時候,我們應該立足實際,緊抓重點,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學生的想法布置問題,確保學生能夠有足夠的閱讀興趣,可以積極主動的去閱讀和思考。不僅如此,老師還應該把輕松愉悅的情境給學生提供,讓學生可以大膽地閱讀,愉快的嘗試,并享受閱讀過程。唯有如此,學生才愿意在閱讀上花費功夫,才能夠推進閱讀教學。經過長時間的堅持,學生會不斷增強閱讀意識,提高閱讀能力,實現更好的閱讀效果。但是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這需要長期的堅持。
2.4? 及時點撥學生閱讀的困惑
對學生存在的閱讀困惑及時的調撥,是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會出現很多新問題、新發現,困惑也很多,有的問題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或者小組內的討論給予解決。要是這樣還無法把問題解決,老師就需要對此加以重視,在恰當方式的作用下,巧妙地引導學生,讓學生自行找到正確的解決措施。學生經過這樣的過程,就會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和途徑,一旦遇到類似的問題,學生就會極大地提高實際問題的解決路徑,也就意味著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3.結語:
學生時代的起點是小學語文教育,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來講能夠受益一生。作為老師,我們是引領學生的人員,在其中扮演著的角色不言而喻,發揮的作用更為重要。老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很好的引領和促進,保障其學習的更加積極,然后產生閱讀興趣,逐漸對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確保閱讀方式、技巧的正確性,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玥.小學生以課外閱讀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51+53.
[2]黎愛群,葉發青,呂丹琪,黃敬.“互聯網+”背景下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J].科技資訊,2019,17(21):102-104+106.
[3]于曉.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