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蘊
摘?要:“數學是日常生活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當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而計算則是數學基礎知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計算能力的培養關系著學生觀察、記憶、思維等能力的發展,關系著學生學習習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有一定的計算能力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基本數學素養。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實踐;興趣;規律;訓練;計算能力
引言:數學是日常生活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當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而計算則是數學基礎知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計算能力的培養關系著學生觀察、記憶、思維等能力的發展,關系著學生學習習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有一定的計算能力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基本數學素養。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能在教學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在教學時,不要單純為了計算而計算,要把握好每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練習為主線,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原則,努力提高學生計算的興趣,促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日常生活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當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而計算則是數學基礎知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計算能力的培養關系著學生觀察、記憶、思維等能力的發展,關系著學生學習習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有一定的計算能力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基本數學素養。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
一、讓學生熟練掌握四大表
一、二年級共要求學生學會四個表:包括10以內的加減法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小九九乘法口訣表。如果學生把以上的表掌握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的話,我們就敢肯定這個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很強。但現在低年級學生對這四大表的記憶熟練程度很多達不到要求。尤其是進退位計算和小九九乘法口訣表這三個表,它們是我們今后所有計算的基礎,也在生活中運用得最多。因此,一、二年級的學生,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把三個表背熟,盡可能做到脫口而出。針對20以內的進位加法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二年級的乘法口訣表,我們采用多種強化練習,比如,到老師面前逐一過關,默寫乘法口訣表等,另外,通過這樣不斷強化練習,學生的計算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激發學生的興趣
要讓他們愛上計算,樂于去計算,只有這樣,我們的計算教學才是成功的。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的內容,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激發計算興趣,使枯燥的計算教學富有生機。比如,采用開火車的形式來訓練計算,看看誰能把火車開得更遠;采用比一比,拼一拼看看誰能得到勝利的小紅花,可以采用小組競爭的方法,讓孩子們之間相互促進,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可以借用多媒體、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學具、教具等,對孩子們進行視算、聽算、搶算,在游戲中計算,計算競賽,自編計算等方式訓練,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三、幫助學生弄清算理,揭示規律
在計算教學時,要讓學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這樣,計算教學就會變得生動活潑、多姿多彩。低年級學生直觀思維占主導,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思維發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維和數學抽象之間架一座橋梁,充分發揮學具操作的作用。如,在進行9加幾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拿出小棒一起來學習,在學生自主動手操作中優化得出湊十法,為后面繼續學習進位加、退位減打下基礎。還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新知識,構建教學知識結構的主要方式,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舊知識,通過類比同化新知,實現知識的正遷移,有利于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對新的認識結構的認同。比如,想加算減、口訣求商等都是學生通過知識間的聯系來進行繼續學習的。再如,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要講清楚,讓學生理解透徹,他們才能正確熟練地運用方法計算。
四、加強口算能力的訓練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強,才能加快筆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因此,我們一定要設法幫學生打好口算基礎,加強口算訓練,提高口算能力。根據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受影響,不穩定的特點,采取“短時、少量、多次”的口算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最易見到成效。口算是學生進行計算的一個根本。口算快、準確,計算必然佳。要讓口算達到準確、熟練的程度,不是一天、兩天訓練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訓練實現的。本學期,我們堅持訓練口算,通過這樣不斷反復的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都在逐步提高。當學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計算起來就感覺不吃力,學習的興趣也會濃厚,計算的速度、準確率自然跟著提高。
總之,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教學時,不要單純為了計算而計算,要把握好每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練習為主線,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原則,努力提高學生計算的興趣,促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任文峰.燃旺學生學習的興趣之火[N]銅仁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7卷第4期,85-86、91頁.
[2]宋曉琴.談談數學趣味教學[J].數理化研究專題,28頁.
[3]鄭金洲.問題教學[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83-88、96-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