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美清
摘?要:在進行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時,老師應該意識到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數學知識儲備有限,學生的知識聯系能力相對薄弱,對知識的理解往往以直觀記憶為主,所以在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時,老師應該基于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相應的教學方法改進。但是部分老師受傳統教學影響一時沒有好的辦法。本文就小學數學低年級高效教學策略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策略
在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時,老師若想進行高效的數學教學,首先應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前提,在教學時可以適當借助相關教具,進行實物教學,培養直觀想象;其次還可以結合相應的生活實際,講述知識應用,培養感知意識;最后在教學之時還可以采用游戲教學,調動學生情緒,進行高效教學。對此本文就以上幾方面進行了相應的討論。
一、借助相關教具,進行實物教學,培養直觀想象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意識到這一階段的學生更加擅長直觀記憶,但是教材中的數學知識過于平面,不利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所以在教學時,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結合相關的教具,對學生進行實物教學,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應該鼓勵學生進行發言,開闊學生的思路,為接下來的數學教學提供便利。
例如,老師在簡述《認識人民幣》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首先向學生講述人民幣的面值以及相關的構成,同時詢問學生人民幣在生活中的相關應用,學生紛紛進行討論回答,通過這種方式活躍課堂氣氛,隨后老師可以展示相關的錢幣,讓學生對紙幣知識有一個直觀的了解,隨后老師還需要讓學生講述自己了解的錢幣知識,鼓勵學生發言,老師及時進行相關的補充,借此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老師還可以結合信息網絡技術向學生展示其他的錢幣比如美金,英鎊等,隨后老師可以講解人民幣與其他貨幣之間的匯率,同時講述人民幣的發展史,結合相關的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創造相應的便利條件,在教學時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詢問家長關于人民幣的知識,及時鞏固學生基礎。
二、結合生活實際,講述知識應用,培養感知意識
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老師還應該意識到,數學知識實際上是從生活中總結得來,而學生的概括理解能力相對薄弱,無法從生活中發現相關的數學知識,致使學生在學習時造成了知識與生活的斷層,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此老師在進行低年級數學教學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講述知識應用,培養學生的感知意識,使學生逐漸感受到數學知識魅力所在。
例如,老師在講述《克和千克》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首先對這一內容的概念進行簡單的解釋,為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老師可以適當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講述,比如,告知學生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去買水果或者蔬菜,經常聽到有人說一斤,兩斤……這里說的斤是克和千克的轉化,一斤就是500克。老師還可以詢問學生:一斤是多少千克?學生經過換算得出一斤是0.5千克,。通過相關相關的講述,使學生知曉克和千克知識在生活中的相關應用,同時明白我們常說的斤與千克之間的關系,老師還可以告知學生一千克和一公斤是相等的,老師還可以對“兩”這個概念進行解釋,隨后引入相關的成語“半斤八兩”講述相關的知識,借助生活實際講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知識感知意識。
三、進行游戲教學,調動學生情緒,進行高效教學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單一且沉悶的教學方式,會逐漸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適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相應的課堂小游戲,根據游戲結果對學生進行排名,通過這種方式不僅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也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一舉兩得。
例如,老師在講述《混合運算》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首先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小組劃分,隨后老師為每一名同學準備一套標有運算法號的卡片,讓這些卡片放在封閉的紙箱子中。在進行相關內容教學時,老師讓學生將卡片依次抽出并展示在學生面前,根據之前所學的數學知識,確定正確的運算順序,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同學抽出的卡片是+、-、×三個符號,那么學生就應該想到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乘積、再算加和、最后算差。通過相關的數學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將數學知識融合在日常的游戲教學中,老師適當參與其中,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在教學時老師還可以讓學生自行思考四則運算之間的區別,幫助學生形成簡單的知識網絡,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低段數學教學時,學生更擅長直觀記憶,同時對新奇教學手段感興趣,所以在教學時首先應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前提,在教學時可以適當借助相關教具,進行實物教學,培養直觀想象;其次還可以結合相應的生活實際,講述知識應用,培養感知意識;最后在教學之時還可以采用游戲教學,調動學生情緒,進行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文,高玉柏.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與實踐[J].基礎教育研究,2005(1):35-36.
[2]盧崢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7: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