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濤 卲惠芳 姬小明 閆筱筱
【摘要】課程思政建設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在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政教育通過積極引導和調控教學活動,有助于大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和實現教學目標。本文將思政教育與煙草專業課《分子生物學》充分融合,從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教學的重要意義、發展現狀和實現途徑等方面進行了教學探索。
【關鍵詞】分子生物學;課程思政;專業課;思政教育
高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立德樹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高校要充分挖掘專業課程的思政資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入各類課堂教學中,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保證高質量的教學,提升立德樹人的成效。
一、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
作為未來勞動力的主力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對國家未來的作用至關重要。然而,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背景下,各類文化觀念沖擊和影響著大學生尚未成熟的價值觀,社會上充斥著大學生缺乏誠信、沒有責任感、道德水平低等負面評論。這種狀況如果不改變,會直接影響國家經濟建設的可持續性,也會造成整個社會的道德滑坡。因此要將思政教育和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
(二)思政教育可以積極引導和調控教學活動
一是在教學活動中,思政教育可以通過影響學生的情感、意志等因素來影響教學實踐,進而為教學活動提供原始動力。二是思政教育可以恰當地激發學習主體的好奇心和興趣,進而極大地促進認知主體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其創造力和想象力,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三)思政教育有助于高校實現教學目標
高校擔負著為國家輸送人才的重任,要求人才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能夠滿足社會需求。創新思政教育能夠使大學生的政治素養和社會實踐能力有效結合,從而為國家提供可靠的高素質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偉大目標。高校畢業生除了要求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能力外,身體素質、思想覺悟和政治素養也同樣重要。思政教育的作用就是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為大學生的職業生涯提供堅實有力的思想指導,進而實現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
二、課程思政在《分子生物學》中的應用現狀
高校是教書育人的主戰場,要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須將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緊密結合。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分子生物學》作為生物專業、煙草專業等專業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是高校多個學科的基礎課。該課程基礎理論發展日新月異,是生命科學的核心學科和基礎學科,引領著生命科學的發展。隨著這些前沿學科的迅猛發展,新理論和新技術不斷地應用到各個學科,引導人們從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去認識生命的微觀之美,從微觀角度認識生命現象的本質。然而,大多高校專業課教師更側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不強,造成“教學”與“育人”相脫離,不利于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傳統的教學往往忽視專業課思政元素的發掘,不能在專業課教學中主動融入課程思政,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在教學中的作用。
三、課程思政融入《分子生物學》的實現路徑
(一)完善教學資源
從教學大綱入手,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體系建設中,通過具體事例調動學生的認知情感,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教學大綱和教學設計中,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激發其愛國情懷,培養其科學精神。
(二)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
從課堂教學入手,創新教學方法,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文情懷優勢,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和責任等信念融入課堂教學,使學生實現情感和行為認同,獲得強大的民族精神力量源泉。在《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很多偉大的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高校教師可以根據《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內容和專業特點,在32個學時教學內容中深入挖掘多個思政教育元素。如遺傳學奠基人孟德爾身上所體現出的堅韌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施一公院士身上所體現出的科學家的愛國情懷與科學精神……讓這些卓越科學家的事跡和精神走進課堂,同時將優秀傳統文化引入課堂教學、融入學生心中,進而使其產生內生動力,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更大力量。
(三)不斷提升教師文化素養
教師要不斷積累專業課程的思政資源,豐富課程思政教育內容和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保證高質量的教學。通過《分子生物學》課程授課團隊共同研討和示范授課,明晰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的目標,充分發揮團隊成員的特長和優勢,將不同的思政資源和思政教學方法融入專業課教學,帶動青年教師的成長和教師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
(四)重視課堂反饋環節
教師要根據教學意見反饋結果,不斷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分子生物學》等專業課中,幫助學生提高思想認識,汲取正能量,充分發揮勵志作用。同時,課程思政的融入猶如潤滑劑,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知識的傳播更加順暢自然,因此將課程思政引入《分子生物學》專業課教學中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曹喜濤,張建平,張業順,季更生.生物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探索與實踐——以《微生物學》為例[J].輕工科技,2018(34):164-165.
[2]馬克異,牛東紅,李文娟,張俊玲.將“課程思政”融入“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過程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13):232-233.
[3]劉鵬飛,張紅.專業課教育與思政進課堂的改革探討[J].農技服務,2020(37):107-108.
[4]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3):64-69.
[5]田鴻芬,付洪.課程思政:高校專業課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J].教育與人才,2018(4):99-103.
[6]成建聯.專業課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與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82):311-313.
【本文系河南農業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重點項目“課程思政融入煙草專業基礎類課程教學的探索”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農業大學煙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