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經
摘要:石景章先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持續關心并促進小學語文教學事業的進步。他以真誠之心,傾囊相授,扶掖晚輩。他的教導使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少走了很多彎路,獲益匪淺。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導;感恩
我的授業師傅是語文教育家石景章先生。先生1948年生人,已年逾古稀,身體康健,精神矍鑠,性情爽直,為人寬和。自19歲始,先生一直在小學語文這片熱土上勤勉深耕,迄今已逾半個世紀。先生的教學技藝早已爐火純青,臻于化境;多年的累積,亦生成了自己關于小學語文學科獨到的教育哲學。先生退休十多年了,但始終心系小學語文學科發展建設,“退而不休”,奔走在深圳各區各校,甚至常出市外、省外,聽課、評課、做講座,澤溉后生;亦花費大量精力,培養徒弟;以真誠之心,傾囊相授,扶掖晚輩;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持續關心并促進小學語文教學事業的進步。
許多年來,一大批青年教師在先生的悉心培養下,快速成長,成為各自所在單位挑得起梁子、獨當一面的語文教學骨干,并屢屢斬獲各項賽事的大獎。好幾年前,先生作為專家來我校指導語文教學工作,天資愚笨的我有幸得先生厚愛,忝列師門,成為先生的入室弟子,從此開啟了一段情深意摯的師徒緣分。我雖從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但那時的我,對于小學語文這個廣袤園地來說,只是個“小學生”,缺乏經驗,涉獵不多,少有研究,知之甚少。頗為有幸的是,此后,在跟隨先生學習的日子里,我常常得到先生手把手地耐心親授,引我入門、教我方法、導我常規、促我思考,授我以“漁場”。一次次長談,一句句教誨,一聲聲期盼……先生于我而言,恩重如山。這些年來,如果說我在語文專業上有些許長進,先生無疑是居首功的。
我在跟先生學習的過程中,有太多的細節,充滿感動。其中有一次談天,卻是我記憶極為深刻的,甚至可以說深深地影響和重塑了我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認知。記得那天,先生來學校指導工作,中午時分,我按照約定來到先生的休息室,進行學術談話。我甫一坐下,先生就直接發問:“楊老師,今天上午我聽了老師們四節課,老師們態度認真,都很用心,課堂上洋洋灑灑,頗為辛苦,這是值得肯定的。幾位老師的課,你也聽了;這幾份教學設計,你也研讀了。課堂自有可取之處,這里我們不談。我現在想請你談一談:這幾堂課最大的共性問題在哪里?”突如其來的詢問,讓我有些措手不及。以往,我習慣了欣賞、接受,覺得同事之間,和善第一,對于彼此的課堂教學,即便有所缺陷,也最好不要點破。在這種慣性思維的制約下,實話實說,我是缺乏批判意識的。顯然,先生敏銳地洞悉了我在這方面的不足。見我思考了幾分鐘還答不上來,先生慈祥地笑了。“不要緊,我再提醒你,琢磨這些課的教學目標。”我略感尷尬,又低下頭去,迅速鎖定老師們列的課堂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框架赫然印在眼前,心想:條分縷析,都挺齊全的,沒啥問題呀。于是,我繼續冥思苦想,之后答復先生:“師父,這幾堂課在設計時嚴格遵守三維目標框架,很規整。要說共性問題,可能是有些目標表述不清晰。”先生認真聽完,神情嚴肅起來。“楊老師,你的回答停留在了外圍,沒有觸及問題本質。你想過嗎?三維目標縱然規范,但有沒有問題?”先生的追問,讓我醒悟:是呀,我為何沒往這方面去想呢?先生接著說:“你是一位優秀的年輕老師,只是目前你的頭腦里缺乏質疑和批判性思維。三維目標固然科學,是國家層面針對整個語文學科的宏觀目標,是共性的,但它并不是針對某個年級、某篇課文教學的具體目標。學科目標和具體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呼應的,卻不能畫等號。因為具體的課文是有個性的,既體現著不同年段的特點,又體現著不同文體、不同內容課文的個性。所以,我們要從具體課文的個性出發,去確定它的微觀教學目標,量體裁衣,而不是用宏觀的三維目標去套不同年級、不同內容的所有課文,這樣免不了‘教條主義之嫌。”我不住地點頭,有醍醐灌頂之感。先生接著說:“打個不合適的比方,我們不能用成年人的腳去套幼兒的鞋,因為腳是長短不一而有個性的,而鞋子是共性的。一篇課文,我們要反復鉆研,找一個小切口,確定一個微觀教學目標,一課一得即可。”先生的話,振聾發聵,亦讓我感到一絲羞愧。我心想:怎么我就沒有想到呢?見我稍稍低了頭,先生鼓勵說:“你是一位底子好、素養高的優秀青年教師,但請記住:如果你今后的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中多一些批判性思維,我相信你的路子會越走越寬!”那一刻,我內心滾燙滾燙的,猶如被電擊了一般。從那以后,我一直把這句話銘刻在心底,并時時督促自己在前行道路上做更好的自己。
我永遠記得和先生的那次意味深長的談話,它讓我懂得了批判、質疑的精神之于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的寶貴,亦讓我逐步理解了微觀教學目標之于小學語文課堂的特殊價值。不迷信權威,不盲從大咖,不人云亦云,要獨立思考,打開思維,勇于破舊立新,不斷開拓語文教學的新境界。先生的教導,切切實實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獲益匪淺,讓我在小學語文的大道上正確而自信地行走著。我永遠感念我的師傅石景章先生。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