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行,高中地理作為高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生應當要掌握的課程之一。高中地理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還有自然界內部的關系,是學習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一門課程。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學生可以將知識進行應用。現如今的環境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人與自然之間如何才能夠協調發展也成為研究的主要課題。高中地理教師應當從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學生;核心素養;培養
新課改中,對于素質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是學生進入下一個階段的重要跳板,在各個方面應當予以重視。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教師,對于高中地理課程應當如何教授會有很多的意見,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調整課程的進展狀態。與現在的課程要求相比,傳統意義上的課程大多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在課程當中的存在度較低,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整體提高,同時對于地理核心素養的培育也十分不利,從而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教師可以趁著改革的熱潮,積極投身到地理教育事業中去。通過自己對于高中地理的理解,保證學生核心地位,幫助學生快速找到地理學習的方式方法,培育地理核心素養。這種方法也有助于學生今后發展。下面筆者也將從幾個方面來與大家共同探討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育方法。
一、 正確認識地理,培育新的思想觀念
在很多同學認為,高中地理課程的學習十分簡單。只需要將知識而簡單的死記硬背即可,他們不注重方法應用,認為地理學科只是提升學習成績的一個工具,這樣做不僅不能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對于學生整體的提高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想培養地理核心素養,首先是要改變對于地理的一些固有印象,將地理認真對待,在平時上課時就要注重培養地理思維。不僅關注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不斷地完善思想的同時,體會到地理學習的樂趣,幫助學生成長。教師在安排教學引導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觀點對照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并鼓勵學生結合多樣化的素材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在高中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關注人口、資源、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觀念,促進地理教學的發展。在教學引導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國家的政策滲透,融入現階段我國比較推崇的五位一體理解,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方面的內容融入課程講解中,幫助學生形成大局意識。
二、 從實踐出發,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
對于核心素養的培育,并不是在課堂上就能夠完成的。在很多時候將核心素養融入實踐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地理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真正地領悟到地,也對于整個人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在實踐中,學生還可以收獲到更多的知識,包括面對社會上的人和事物的能力,學生有了人地觀念,整個思想境界會變得不同,有利于地理核心素養的培育。作為一名高中地理老師,應當注重培育學生的地理思維,帶領學生多接觸自然,培育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如,在講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走進鄉鎮地區,調查環境變化。當學生在自主調查中體會到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耕地污染情況的加重以及河流垃圾污染問題等情況,讓學生在小組探究中真實地體會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打成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的結論。在講解旅游資源開發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走進實際地區,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小組探究分析。如,可以詢問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打下基礎。
三、 從學生出發,注重個體差異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不同,家庭環境不同,成長中遇到的事情不同,形成的個性也就不同,對于學習的能力也就不同。在培養地理核心素養的同時,要關注學生的不同特點,從學生出發,將學生的不同特點匯總到一起,并且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狀態來幫助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地理學習的狀態。這不僅是對于學生地理學習的指導,對于學生其他方面的學習也有所幫助,對于不同學生的分層指導,是教師幫助學生成長的有利方法,其他學科也可以如此進行教學工作。首先,地理教師要結合教學的目標,拓寬知識搜集的范圍和廣度,分層次設置教學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探索知識的奧妙。然后,再結合個體差異,融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最后,針對班級中不同基礎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標準評價引導,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教學的發展。如,在講解宇宙與地球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分析班級學生的基礎,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任務梯度,教授知識的內容。針對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要求學生理解宇宙的起源、地球常見天象、地球演化的過程等基礎性認知,從而滿足其對未來和社會知識探索的需求,督促其養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理念。
綜上所述,在培育高中地理的核心素養時,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方法。首先要讓學生意識到地理也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只有從思想上進行改變,才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的接受地理知識,養成良好習慣。其次在進行地理知識的教授時,教師應當注重地理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每一個學科知識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可以在實踐中有據可循,是指導實踐的方法之一。教師應當從學生自身出發,利用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分層教學,培養學生的高中地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趙小波.高中地理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J].教學管理,2018(12):223-224.
[2]丁力琴.談新課程對高中地理教師教學行為的要求[J].高中地理,2019(3):66-67.
作者簡介:
萬瑩瑩,重慶市,重慶市云陽雙江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