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討了小學數學這門學科中的數學思想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數學活動的意義,提出了數學思想、數學活動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的措施,旨在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更好地將數學思想、數學活動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數學活動
將數學思想和數學活動,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降低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認知結構,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活動中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夠讓學生在掌握了數學知識的同時,將其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一、 小學數學中的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是小學數學這么學科的核心內容,是數學知識的一種總結,小學數學中的數學思想有以下幾種:第一種,化歸思想,化歸思想其實就是一種將無法解決的數學難題,應用轉化的方式,歸結成容易解決的問題,可以降低數學難題的解題難度,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化歸思想是小學數學思想中的基礎。第二種,分類思想,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較多的基礎概念和知識點,而這些概念有相似點也有不同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將不同的概念分成不同的類別,然后讓學生進行仔細的研究和分析分析同一類別中概念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如式與方程、數的運算等。第三種,總結思想,總結思想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特殊的事例進行總結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推導概念的形成過程,從而讓學生掌握了對比總結的能力。第四種,類比思想,類比思想是一種將兩種事物進行對比,對比分析這兩種事物的相似點和不同點,然后以此推測出他們在其他方面也有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類比的思想可以在小學生在解答問題時幫助學生找到解題思路,為學生指引解題方向,可以從兩種事物的數量關系、結構特征等方面進行對比。第五種,單位思想,在小學數學中有關于數與計量的教學內容,如公頃和平方千米、長度單位、克與千克等內容,因此教師要將計數與計量的單位引入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對單位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應用,培養學生的單位思想,讓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各種單位的換算,并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二、 數學活動與小學數學教學
(一)小學數學活動的特點
小學數學活動的特點如下,第一,科學性。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更偏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小學數學活動則是讓小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科學的學習,與傳統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理論知識,更加靈活,也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第二,主體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數學活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要激發小學生的能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數學活動的開展中,主體性是數學活動的主要特點之一。第三,趣味性。如何通過數學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興趣,最重要的就是要讓數學活動能夠在符合學生的認知基礎情況下具有趣味性,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活動中,掌握數學理論知識。第四,實踐性。數學知識的學習最終是要服務于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以實踐性為原則,充分給予小學生實踐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提高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二)數學活動應用于小學數學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中開展數學活動是為了讓小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激發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很好地掌握教師所傳授的數學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學會將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數學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同時將數學活動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還能夠豐富學生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質量,繃住學生掌握數學特征,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此外,在數學教學中開展數學活動也是以生為本理念的一種體現,教師需要以學生的主觀意愿和學科基礎為主,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運用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三、 數學思想、數學活動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的措施
(一)在備課階段確定數學思想
教師在教學前要進行備課,備課是為了讓教師能夠很好地把握教學節奏,能夠突出教學的重點,通過備課教師能夠充分的了解教材內容,并深入的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數學思想,然后將數學思想進行歸納,在教學的過程中傳授給學生。但是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接受能力、思維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充分根據學生的學科基礎認知地選擇合適的數學思想融入教學中,從而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教學目標的達成。在具體的教學中,不同的教學內容會體現出不同的數學思想,因此,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內容體現的教學思想,在明確了數學思想后,教師在教學中就能夠通過教學活動滲透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單位思想。
(二)在授課階段將數學思想和數學活動有效結合
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數學思想和數學活動能夠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用數學活動串聯整個教學活動,實現數學思想的有效滲透。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進行理性的思考,在思考中養成數學思維習慣,并加深對所學習內容的理解。通過趣味性、引導性的數學活動幫助學生感知數學思想和數學計算方法,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的理解。在數學思想和數學活動的相互結合和滲透下,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探索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通過數學思想和數學活動的結合,還能夠保障小學數學課堂的系統性和連貫性,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拓展學生的知識深度,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四、 結語
教師要正確地認識到數學思想和數學活動應用于數學教學中的價值和意義,可通過備課階段、授課階段和總結知識階段深化數學思想。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探索不同的滲透方式,促進數學活動和數學思想與數學課堂的融合,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提升。
參考文獻:
[1]段社玲.讓我們乘著新課改的翅膀飛翔:引導學生感悟數學思想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點滴做法[J].小學教學研究,2014(29):28-29.
[2]張昶.經歷經驗積累?滲透數學思想:以“按不同標準分類”教學為例[J].小學數學教育,2015(Z3):53+116.
作者簡介:
王海剛,山東省青島市,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南墅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