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紅明
【內容摘要】問題學生主要指的是在同齡人中的后進生,學習與品德上存在一些問題,與班級的整體要求不符合。問題學生在思想品德與心理品質上存在的問題致使其反復出現違反和其年齡相符的道德準則以及紀律。問題學生的數量不多,但是嚴重影響著教學秩序,是學校德育的重難點所在。造成問題學生的原因較多,本文主要分析了家庭教育因素對農村初中問題學生的影響及其轉化策略。
【關鍵詞】農村初中? 問題學生? 家庭教育
處于快速發展的經濟時代,城市化進程的步伐逐漸加快,農村進城務工與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致使農村孩子的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如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離異家庭、單親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等問題都顯得尤為突出,成為了不可忽視的社會大問題。尤其是這些農村孩子長期處于情感缺失狀態,心理出現不正常變化,再加之到初中之后,隨著他們叛逆性的增強,逐漸轉變成為“問題學生”,給自身成長、學校教育以及家庭、社會都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因此,加強對農村初中問題學生的教育刻不容緩。
一、家庭教育引起農村初中“問題學生”的主要原因
1.父母態度造成的影響
父母的態度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但是目前農村大多數父母并不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把所有責任歸咎于學校,自己不管不顧,每天都忙于掙錢,顧不上和孩子交流溝通,致使其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這些都影響著孩子價值觀的形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行舉止是孩子模仿與學習的對象。假如父母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就會使他們產生很多不良行為,不利于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另外,父母的不重視,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更缺少遠大的理想。
2.家庭環境造成的影響
處于社會轉型的新時期,人口遷移流動較為活躍,農村離異家庭、單親家庭、留守家庭、流動家庭以及殘疾家庭較多,家庭功能的不穩定性以及居住方式的分離等因素都給農村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嚴重影響。例如農村離異家庭、重組家庭等都會使農村孩子缺乏安全感,自卑心理嚴重,情感壓抑,性格不合群、孤僻、膽小謹慎、叛逆等,對家庭和社會喪失信心,出現暴力傾向;留守家庭,父母長期在外,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其思想觀念、教育方式等較為落后,致使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難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并且對孩子的精神、道德等方面缺少管教與引導,使他們不斷放縱自己,于是就產生了問題行為。
二、農村初中“問題學生”轉化的主要措施
1.促進家長家庭教育觀念的提升
首先,家長應當與孩子多交流溝通,增強親子關系。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婆外公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也無法取代父母之愛。所以父母不能只是給孩子提供豐足的衣食,要多陪陪孩子,更多的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與孩子多談心,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與孩子一起面對各種困難。其次,家長應當學會和孩子平等對話。家長放棄高高在上的專制態度,更易營造良好的民主家庭氛圍,有效的促進家庭教育的落實。再者,家長應當重視與學校的積極溝通配合,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學校作為專門實施教育職能的主要部門,能夠充分發揮教育場所的主導作用。家長只有與學校深入交流,才能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實際表現,共同承擔其教育學生的責任。
2.用學校教育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
首先,尊重理解學生。素質教育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與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陳舊觀念,例如嫌棄、斥責、批評、挖苦以及體罰等傷害學生自尊,導致學生產生叛逆情緒與對抗行為,應該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學生的人格,才能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教師應加強與問題學生的溝通,認真傾聽他們的“不爽”,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分析他們的困惑,捕捉他們的閃光點,積極心理疏導。當他們表現良好、行為得當或者學習進步的時,要適當的給予鼓勵、肯定以及表揚;作為教師,要摒棄對問題學生的偏見,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尊重以及關愛,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其二,關愛學生。大多數農村問題學生的家庭都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教師應該心中裝著學生、想著學生、全心全意服務學生,以自身的真誠來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學生感受到溫暖。定期進行家訪,轉變家長的思想以及做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動力。其三,發揮德育教育功能。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其基礎工作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問題學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轉變這種問題行為也需要耐心與恒心。因此,學校應該發揮德育教育功能,抓好日常德育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和心理健康品質,才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總之,農村初中“問題學生”的教育是一個較大的難題。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應該時刻關注“問題學生”,根據問題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家庭環境,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充分發揮教育的主導作用,加強家校溝通,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賈敏. 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 兒童大世界(上半月),2018 (1).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農村初中問題學生家庭教育研究》研究成果系列論文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9]GHBZX175。】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王村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