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開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模式的改革越來越得到大家的重視。基于當代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其帶來的好處,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微課是信息技術與教育良好結合的產物,不僅能夠改善課堂環境,使課堂教學展現一個全新的面貌,還能增加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質量。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能否合理地運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非常重要。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微課資源的應用,希望能對相關人員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同時也希望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微課 ?教學新形勢 ?小學數學教學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4-0023-02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運用得越來越廣泛,各種微事物也是層出不窮,極大的便利了人們的生活。比如我們身邊的例子,微博、微信、微電影等,使人們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礎,而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在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很多知識,那么教師就得想辦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然而,傳統的課堂教學總是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的到來便改善了這一問題,通過各種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利用,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成績。
一、什么是微課資源
1.微課的內涵
微課與傳統的教學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其主要是能夠在一段較短的時間(通常是五分鐘左右)內達到教學目的,教學方式非常新穎。微課強調自主學習,一定程度上使教師的作用弱化了,另外,學生隨時隨地就能通過手機來觀看學習視頻,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使學生充分利用閑暇時間來學習。
2.傳統的小學教學與微課的區別
微課的到來并沒有挑戰到小學的教學方式,而是在一個嶄新的視角上去進行教學。其與小學教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區別:首先,微課最突出的特征便是短小精悍,能用較短的時間來講明重點。微課便于吸引學生注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并且微課教學獨具的移動性功能突破了傳統固定課堂的模式,讓學生隨時隨地能夠學習,也能夠利用閑暇時間來學習,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壓力。其次,在講解抽象的知識時,以往數學教師只是通過板書或圖形來表達意思,自從有了微課,教師就能通過視頻、聲音、以及圖像等形式來生動形象的展示教學內容,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兩者的教育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但是微課針對的是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是精華的知識。而傳統教學則是系統的整體教學。因此,微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重難點,其代替不了傳統教學。
二、微課資源運用的原則
1.做到因人而異原則
在運用微課資源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做到因人而異的原則,主要是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存在多方面差異性,比如性別差異引起的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的差異。由于差異性的存在,不同學生對微課資源的需要也不一樣,只有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才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開展好教學工作。然而,教師畢竟精力有限,沒辦法去清楚每位學生的需要,所以,學生需要把自己的想法主動告訴老師,從而方便老師更好地選擇微課資源。
2.做到效果性原則
在運用微課資源進行教學的時候,還應該做到效果性的原則。微課資源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進行微課資源教學時,要及時測評教學效果,并將學生學習前后的表現進行對比。通過測評能夠及時發現微課資源中的問題,并進行改正。在測評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選擇多種評價指標進行測評。
三、在小學教學中利用微課資源的好處
1.運用課前來增加學生的預習效果
在課前,通過微課資源進行教學對數學學習非常有利。一方面,微課能夠引導小學生預習知識的重難點。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就能把那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標記出來,在課上就會著重學習。另一方面,課前的預習能夠使小學生更喜歡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對于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引導學生終身學習,不斷進步,提高自己的知識文化素養。
2.運用課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教學活動的主體主要還是課堂教學,它是提高學生數學水平的最主要方式。所以,需要將微課資源運用到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去。由于數學知識點都很抽象,再加上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智力還沒有發育完全,沒法很好地理解各種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公式。因此,教師通過微課資源一邊播放對應的視頻一邊講解知識點,既可以增加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能幫助小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例如,在講解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時候,這就需要學生能夠想象。教師制作微課視頻前可以準備一些紙盒,然后通過分解紙盒來呈現剖面圖,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
3.運用課后來鞏固學生的復習效果
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能保證全身心的投入課堂,對于有些知識點可能就無法準確掌握。基于此問題,教師可以將微課資源在課后分享給學生,學生通過手機或電腦就能觀看,就如同課堂上的講課,非常利于學生的課后知識的鞏固。復習是為了回顧和總結知識點,將微課資源運用于課后的復習中,可以讓學生便于理解各種公式和概念,提高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在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時候,學生可能很容易就會找到銳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高,而對于鈍角三角形,高就不好找了,這時候就需要做延長線。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學生就能直觀的看到銳角三角形與鈍角三角形的差異,從而加深理解。
4.設計形態各異的微課,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課的種類有很多種,在制作的時候有的容易、有的復雜,若要想讓微課凸顯其作用,先要喚起學生的學習樂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會持續地自行去找尋新資源,主動地去探究。因此微課自身不但可以制作為講解型的教學模式,還可以制作為談話類的模式。可以變講解模式為問答的模式,在老師提出問題時,對同學們來說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在聽別的同學的回答就會清楚自身的思緒和其他人的有什么不同。以往的講課形式就是一節課從開始到結束都是老師在滔滔不絕地講,時間還很長,因此會讓學生覺得疲憊。若微課也只是把課堂劃分為多個小課堂就毫無意義了。可以在微課試著用多種教學方法,制作形態各異的微課,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授課的時候,一般可以把課堂獲取的知識實施衍生學習,特別是在學習圖形等一些籠統事物的時候,視頻的優點可以有效地凸顯出來,因為微課是由鏡頭拍攝出來的,在拍攝的時候,鏡頭只是一個位置,學生的注重點也可以在這一個位置,進而可以變得很專注。比如,老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長方形與正方形》這一節課的時候,以往的課堂內容只可以口頭講解,不容易講解。但微課可以經過拍攝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物品讓學生看見在生活中的數學,還可以搜集一些短視頻,讓學生找到之前出現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的位置在什么地方。這樣的話,學生的注意力也會被有效地集中。
5.運用微課幫助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
伴隨新課改革思想的進一步加深,學生在課堂授課中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尊重,小學數學老師要意識到這一點,因此要經過對授課方法加以完善進而體現出學生的主導地位,使學生主動還有協作探索的學習水平有一定的加強。微課作為充足的授課資源,以這個資源為基本去展開翻轉授課,可以很好地推動學生自行去學習,讓其在課上的中心得到有效發揮,經過自主學習所把控的知識可以很好的加強學習效果。所以,在授課實踐中,老師要對微課實施細心的設計,在知識點植入之前使用多媒體加以播放,可以勉勵學生在看視頻時對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很好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老師在講解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高》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探討還有對“三角形的底還有高的認識以及畫法”的微課材料加以觀看,進而讓學生對這節課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而在具體的授課途中,老師要指引學生對微課中沒有體現出“鈍角三角形還有直角三角形剩下兩條高的畫法”用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經過自行探究去化解問題。最終讓老師放映微課視頻去證實學生的猜想,深刻了解這個知識點在學生腦中的印象,在一定限度上綜合了微課資源以及課上授課。
6.優化課上的教學方法
之前的授課方法在課堂的應用時,課堂授課效率有所欠缺,學生課上積極性也很低,由此可見,授課方法是對學生課上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學方法欠缺合理性會對學生的成績有著很大影響,因此對于優化課堂授課就有很大的必要。在數學課的授課中植入微課,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應用,突出數學授課的重點。數學是邏輯思維較高的一門學科,老師在課上要本著對學生思維水平著重培育,指引學生改變思路去探究。老師在課上不但要確保學生對知識的把控力度,讓學生喜歡上數學,還要重視對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以及方法還有邏輯思維的培育,讓學生把控學習方式,主動學習總比被動學習要強。比如,老師在講解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的《小學除法》這節的時候,檢查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在和228÷0.5類似這樣的算式中,考查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對老師來說,就需要指引學生改變解題思緒,把小數變為分數,用乘法來解決,就是228÷■=228×2去計算,用多種方式實現同樣的目標。優化課堂授課方法,加強老師的課堂授課質量,綜合課堂授課時間,培育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有助于學生準確地看待學習時的困難。
四、運用微課資源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微課資源的種類要豐富。小學數學需要課堂掌握的知識并不多,同一個知識點可以通過微課來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解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其次,教師要通過微課來延伸教學內容。由于小學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但自主學習的意識卻不強。通過微課資源的運用,可以引導學生不斷思考新問題,同時也會讓學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從而增加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總結
總而言之,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運用越來越廣泛,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但同時也有不好的一面,阻礙了開展教學活動,近幾年,微課變為教學探究的重點,在國家微課資源的運用探究實踐與理論相比較有著很大的差距,進而致使微課資源的浪費。因此,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合理地運用微課資源,借助大量的教學專家的微課在小學數學課上的探究經驗,制定完善的授課體系,發現并解決其中的問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華菁,彭思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實驗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04.
[2]李朝輝,曹飛飛.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有效性的研究[J].現代交際.2017,03.
[3]劉冬梅.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
[4]肖發長.淺談如何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變得高效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3.
[5]黃碧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合理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