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嫻
摘 要:新冠疫情影響下,我國的教育領域正經(jīng)歷著巨大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文章介紹了疫情期間蘇州線上教育經(jīng)驗及教育效果的調(diào)查,分析了線上教育讓學生足不出戶便可學習、線上各種類學習完善人格培養(yǎng),有其特有的明顯優(yōu)勢,但是,線上教育也面臨著硬件支撐不足、課堂氛圍和互動性上相對薄弱等實際問題,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一方面要求教師能夠熟練掌握線上教育軟件,以新的視角來組織線上教學,另一方面要開發(fā)功能健全的線上教育直播平臺、建設完善的線上教育課程評價體系、探索線上+教育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在各種危機和突發(fā)事件中從容以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予以全面提升。
關鍵詞:新冠疫情;中小學;在線直播教學;問題;對策
一、 引言
今年1月開始的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爆發(fā)。在封城、不聚集的背景影響下,國家經(jīng)濟的部分產(chǎn)業(y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怎樣創(chuàng)造出適應新冠疫情下的新狀態(tài),更好地推動經(jīng)濟恢復和進展被推到了臺前,教育產(chǎn)業(yè)亦當如此。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老師的教學方式都在發(fā)生著前所未有的變革,這是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但是同時也是考驗我們的教育應急機制是否健全和教師教育功底、學生習慣的試金石。
二、 疫情期間蘇州線上教育經(jīng)驗
疫情期間,蘇州市統(tǒng)籌全市名師資源,累計開設從小學一年級至高三年級、全學段精品名師課程3107節(jié)。學生共登錄78672746次,觀看次數(shù)達104209658次,日均觀看課程215萬次,平均每位學生日均觀看1.72節(jié)課程。并組織三個學段、專業(yè)精通的特級教師、名教師、學科帶頭人等骨干教師共計3212人參與每日值班在線答疑工作,把教學效果更好地落于實處。“蘇州經(jīng)驗”提供了海量的名師課程資源,這樣的教育模式值得推廣,不僅可作為常規(guī)時期正常教學的補充和拓展,更可作為應對特殊時期的新路徑。
三、 蘇州線上教育效果調(diào)查
為了了解新冠疫情影響下的蘇州中小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及效果,國家統(tǒng)計局蘇州調(diào)查隊進行了一系列調(diào)查。
疫情期間蘇州中小學生的學習安排中,有98.1%的學生參加了學校安排的在線學習,29.1%的學生參加了社會教育機構網(wǎng)絡課堂,5.2%的學生還學習了樂器、外語培訓等其他在線教育項目。
學生們通過什么途徑在線學習呢?有82.8%的學生使用電腦(平板電腦)學習,40.7%的學生使用手機學習,13.9%的學生使用電視機學習,也有0.4%的學生受條件所限無法通過在線方式開展學習。
學生在家如何進行線上學習呢?75.8%的學生根據(jù)學校要求通過網(wǎng)絡平臺進行線上學習,57.8%的學生根據(jù)學校要求上學校的直播課堂,34.3%的學生根據(jù)老師發(fā)的小視頻學習,6.3%的學生在電視上觀看教育頻道進行學習。
在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上,45.2%的學生基本能完成,42.9%的學生完全可以完成,10.5%的學生勉強可以完成,1.4%的學生不能完成。
家長和學生對線上教育所持的態(tài)度怎樣呢?85.8%的家長選擇了一般接受和非常接受,91.8%的學生選擇了一般接受和非常接受。由于中小學生總體年齡偏小,一半的家長表示學生不能自覺學習線上課程,仍需家長持續(xù)的督促。
四、 線上教育的優(yōu)勢
(一)足不出戶學習變成現(xiàn)實
線上教育讓“足不出戶就可以學習”成為可能,使學生在家就能享受到名師的教學,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突破知識的難點,學生可選擇自己合適的時間來觀看名師的課,觀看時碰到不懂的問題可反復觀看直至理解,觀看時間及觀看方式上有較高的自我選擇的空間,能從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消化知識的難度,有效應對疫情期間不能出門、不聚集的需求。
(二)線上各種類學習完善人格培養(yǎng)
不僅如此,學生在疫情期間難免心理上會出現(xiàn)一定的恐慌情緒,通過觀看線上心理及班會方面的課程,能對這場新冠疫情的本質(zhì)有更加明確的認識,思想上認識清楚了,心理上就能從盲目的害怕轉(zhuǎn)為適應和從容的應對,這場疫情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災難下學習的正常進行,更是對災難的沉著應對、無懼困難的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以及對英雄的敬意和對生命的無限尊重。完善的人格培養(yǎng)無論是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還是對于災難期間的應對,都是最最重要的。
五、 線上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
(一)硬件支撐不足造成學習效果滯后
因大量學生和教師登錄線上教育平臺,造成平臺承載不了超高的瀏覽量而癱瘓,或者出現(xiàn)在觀看過程中的卡頓、掉線、不能登錄等現(xiàn)象,線上直播平臺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部分老師或?qū)W生的電腦或其他硬件設備落后,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學生不能堅持造成學習效果打折
線上教育是“屏幕前知識的傳遞”,因不是面對面的教學,年齡小的學生,自覺性較弱,是不能做到堅持每天學習的,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而且在學習時都是沒有教材的,學生學習起來有點手足無措的感覺。
(三)習題較少不能適應和反饋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
學生在線上學習時有課前教材的解析和課后檢測,題目相對較少,較為基本,層次較少,可能會對學生的掌握不能起到檢測和反饋的作用,對學有余力的學生也不能起到提升的作用,家長們不能完整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四)課堂氛圍和互動性上相對薄弱一些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相比,課堂氛圍沒有那么生動活潑,和學生的互動性上相對弱一些,雖可以通過在線點名提問、線上留言板學生打字提問、點贊等方式來進行互動,但互動方式肯定不如線下學習那么多樣化、具體化、生動化,直接影響了學生吸收知識的程度。
六、 線上教育改進的對策
(一)開發(fā)功能健全的線上教育直播平臺
經(jīng)歷新冠疫情后,線上教育必將成為未來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以后常態(tài)化的線上教學方式要求政府、科技部門、學校教研部門共同加大投入,開發(fā)出一個功能健全的線上教育直播平臺,這個直播平臺應全面監(jiān)測這些方面: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包括監(jiān)測每個學生的舉手次數(shù)、發(fā)言次數(shù)、每個學生得到老師點贊的次數(shù),應設置有老師和學生點對點的連麥與對話彌補互動不足的問題,設置文字討論區(qū)供學生與學生開展知識討論,監(jiān)測學生端的收看狀況和平臺暢通程度,對于學生線上學習狀態(tài)與注意力集中情況予以充分關注,老師在平臺授課時可配助教老師,助教老師及時在系統(tǒng)中看到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如發(fā)現(xiàn)有學生注意力出現(xiàn)分散的情況,可及時向家長手機發(fā)送提醒信息,平臺還應及時收集老師、學生、家長對線上教學的滿意度等信息,及時改進更新升級系統(tǒng)。
線上教育直播課在平時應作為傳統(tǒng)教學的有機補充,相得益彰。學校也要對老師和學生進行線上教育直播軟件的使用培訓,讓每個老師和學生都能熟練使用功能健全的線上教育平臺。
(二)教師備線上課時以思維導圖方式來結構知識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在20分鐘左右,線上教育因老師不是和學生面對面的,能用老師自身魅力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機會降低了,所以應縮短教學時間,最好縮短到一節(jié)課15到20分鐘,老師在備課時可以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對知識點做整體的把控,詳略安排做到心中有數(shù),減時不等于減質(zhì),相反還要在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增值的地方深挖。
(三)建設完善的線上教育課程評價體系
學生在進行線上學習前,學習基礎怎樣,在進行完線上學習后,學習效果又如何,這要求我們要擁有完善的線上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線上教育平臺開發(fā)過程中,應安排學生的入門測、出門測,每一課都配有相應的題庫供學生做入門練習,并及時出示成績,以檢測學生掌握已有舊知的水平,便于學生和學生家長掌握學生收獲新知的水平。
線上教育平臺還可以開發(fā)出在線考試功能,對學生一個階段的學習進行檢測,并向?qū)W生及時出示電子的分析報告,供學生和家長進行下一步的改進。
(四)線上+教育模式探討
線上教育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面授教學的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新線上教育模式,采用線上+教育模式,指導學生開展自主而高效的學習,主要包含互動答疑、作業(yè)提交與批改、學院化課程實踐等方面。
學生會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收獲和疑問,可采用線上+線下教育模式,即學生線下感悟、思考+老師線上答疑、組織討論,教師可通過微信私信的方式提前搜集學生有疑惑的地方,思考如何講解讓孩子明白,可通過企業(yè)微信的直播功能進行答疑,或可以在學生感悟思考后,老師在班級微信群中組織學生討論易錯的知識點。
線上教育錄播課后安排的作業(yè)檢測是不能滿足各層次學生需求的,尤其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因此,教師可采用線上+線下教育模式,即學生線下完成課堂學習單+老師線上批改,所以老師可以精心設計一份課堂學習單,每天通過班級微信群推送給學生,可包括舊知回顧、新知學習、新知挑戰(zhàn)、自我評價、家長評價等方面,學生可通過在企業(yè)微信拍照上傳的方式來上交作業(yè),老師可以在線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對學生錯誤較多的地方集體答疑。
疫情期間,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受到限制的,可采用線上+項目學習教育模式,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翰林小學獨創(chuàng)的家學院課程,可以讓學生在家提升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課程結合學生本學期要學習的知識點設置項目目標,學生在完成項目的同時不僅消化鞏固了本冊書中重要的知識點,并且還能對以后要學到的內(nèi)容通過自我的鉆研提前掌握,并能搜集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七、 結語
新冠疫情影響下,我國的教育領域正經(jīng)歷著巨大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線上教育讓學習不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有其特有的明顯優(yōu)勢,但是,在線直播教學的模式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與沖刺,一方面,要求教師能夠熟練掌握線上教育軟件,以新的視角來組織線上教學,另一方面,要開發(fā)出功能健全的在線教育平臺,建設好完善的在線直播教學功能和探索線上+教育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在各種危機和突發(fā)事件中從容以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予以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祝智庭,彭紅超.全媒體學習生態(tài):應對大規(guī)模疫情時期上學難題的實用解方[J].中國電化教育,2020(3):1-6.
[2]楊海軍,張惠萍,程鵬.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高校在線教學探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2020(4):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