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初中語文教師意識到自身所肩負的重任,實踐教學過程中需做好經驗總結,同樣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學習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包括明確日后教學方向、把握教學進度等,切實提高教學水平,以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不僅利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更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道德素質,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文章主要針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相關課題進行分析,做出了相應闡述。
關鍵詞:語文;傳統文化;滲透
語文在初中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代表,它的教授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專業素質的提升以及文學素養的形成,決定了學生能否實現全面成長。因此,語文教學環節,教師一定要提高重視,做好教學方向的指導,針對性地進行文化滲透,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并將語文課堂作為重要載體,通過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使得語文教學更具層次性、更具豐富性,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全面參與語文課堂,大大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文章首先針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意義進行分析,以下為詳細敘述。
一、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提高了對傳統文化傳承方面的意識,傳統文化對于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其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影響著民族文化的發展,也關系著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精神文明建設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多會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通過文化的有機融合,促進語文課程改革,以滿足新課程改革要求,并達到素質教育的標準。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學生形成較強的德育素質,更加有助于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通過語文教師的引導,不斷地完善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在形成健全三觀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日后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二、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內容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已迫在眉睫,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揚的重要載體,借助語文課堂實施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與融合,將利于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形成較強的綜合素質,為其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除此之外,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對于學生文明素養的培育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年齡特征,不斷的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體系,完善教學方式,突出傳統文化的應用價值。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主要包括散文、詩歌以及歷史故事等,將其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路徑,不斷地進行精神文明建設與思想道德建設,豐富學生的知識層次,幫助其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比如,在講授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過程中,使學生體會田園鄉土的質樸,體會中國古代的隱士文化;吟誦“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詞句時,使學生感受作者的雄心壯志和報效祖國的決心;在學習“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壯志豪言時,感嘆范仲淹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及其感同身受的家國情懷。
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僅能豐富學生頭腦,拓寬其文化視野,逐步形成較高的思想道德品質,也為步入社會夯實了基礎。
三、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
(一)對課堂內容深度挖掘,完成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意識到素質教育的要求,根據素質教育標準,不斷地優化課堂內容,形成創新式教學模式,使得教學方法更能為學生所接受,在此基礎上,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學習情況,對傳統的教學方案加以更新,以全新的教學理念,挖掘教學內容的深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突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引領課堂的教學方向,更加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為學生的穩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初中語文教學環節,教師同樣要本著取其精華的原則實施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并應深度挖掘教材內容,對課本信息實施全方位品讀,體味其中的細節及情感變化,在仔細、認真的研讀下,將會使得教材內容的教授更具深度,不僅僅停留表層或蜻蜓點水,而是突出知識的深層價值,勾起學生的交流欲望,使學生在交流與探討中形成深入思考的習慣,大大提高語文課堂的活躍度,逐步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二)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確保傳統文化的滲透效果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需要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自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為各行各業的運作注入了源源不斷地動力,教育領域同樣如此,越來越多的教研工作者意識到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理念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達到教學預期,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得語文課堂更加活躍,教學效率得到相應的提升。語文課堂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同樣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并使得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繁雜的知識具體化,使得文化知識的學習更具生動性與靈活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該教學法不僅可以大大提高語文課堂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效果,并且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滲透強度,學生將快速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實現知識的內化,轉化為學科素質與德育素質,最終彰顯傳統文化滲透的價值。
譬如,在教授《出師表》一文時,教師就可以重視歷史背景的滲透,在歷史背景的講授過程中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出師表》是三國時期漢丞相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該文主要表達諸葛亮對國事的憂患意識與深切關心,及自己以身殉國,忠貞不貳的思想,充分體現了他對事業的無限忠誠及奉獻精神。
為了達到更好的文化滲透效果,或可事先準備好相關的視頻或圖片資料,而后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加以展示,為學生呈現多元化的資料信息,學生在觀看視頻或圖片資料的同時將會強化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明確文章的深刻寓意,從而使得傳統文化的學習更加全面,真正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之間的有機融合,在文化滲透中提高教學質量,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組織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德育素質
語文在初中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因而語文教師也肩負著巨大的教學壓力,不僅要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做好專業素質培育,同樣要重視德育素養的引導,逐步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大大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環節,教師應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幫助學生提高德育素養與文化修養,組織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在參與實踐活動的同時拓寬文化視野,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踐活動組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其中包括重要的節日等,引導學生運用多媒體技術,事先搜集與節日開展相關的資料,掌握不同地區的風俗民情,從而意識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及特征,學會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培養較強的民族意識,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化修養,為其日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以傣族的新年“潑水節”為典型進行分析,潑水節民眾挑清水為佛像洗塵,并以清水互潑嬉戲玩鬧,以示祝福,同時,龍舟比賽以及孔雀舞也是節日的主要慶祝方式,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氣氛。此外,還有侗族的浴蘭習俗,藏族的采花習俗等都為典型。
(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滿足傳統文化滲透要求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意識到自身的教學手段直接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因此應從自身做起,發揮模范帶頭性作用,重視傳統文化的引導,使學生意識到傳統文化對于自身的作用及影響,大大提高對于傳統文化的吸收與消化能力。要求教師首先進行自我提升與自我完善,利用課余時間自覺參與二次教育培訓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德育素質,符合傳統文化滲透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需求組織文化講座,將滲透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主題內容,培養學生對于整個文化的熱愛與欣賞的情感,在參與文化講座的同時,學生將意識到傳統文化與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在語文課堂中主動進行知識的銜接,并在實踐生活中自覺傳承并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模范典型,發揮自身的影響力,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圍,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五)營造和諧的情感氛圍,確保傳統文化滲透力度
例如,教師在教學環節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探討的過程中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意識到自身不足,并進行德育素質與學科素質的完善與提升,最終形成較強的綜合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更加為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針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方式進行分析,首先針對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滲透的重要意義加以探討,做出了相應闡述,而后探討了具體的實踐方式,希望文章所作分析為有關的教研工作者帶來借鑒,提高對優秀傳統文化滲透方面的重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經驗總結,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年齡特點,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逐步更新教育理念,打造創新式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接觸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設置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較強的文化素質與德育素養,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并為其日后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鋪墊。除此之外,教師同樣要做好自我定位,意識到自身所肩負的重任,根據新課程改革標準,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并進行自我提升與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素質,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負責,并突出自身的專業優勢。
參考文獻:
[1]郝慶麗.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措施探討[J].學周刊,2020,14(14):19-20.
[2]聞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語文教學探討[J].科技風,2020,24(13):78.
[3]薛有慶.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解析[J].課外語文,2020,29(4):107-108.
[4]楊小平.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探究[J].考試周刊,2020,13(37):43-44.
[5]黃強.讓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綻放光彩[J].考試周刊,2020,31(35):25-26.
[6]王艷功.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J].考試周刊,2020,15(35):41-42.
[7]劉儀.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可行性分析[J].考試周刊,2020,51(35):33-34.
[8]彭馨玥.探究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J].語文課內外,2020,14(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