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麗平
摘要:企業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的地位尤為凸顯。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直接關乎企業的生產經營,目前,在職業素養方面,很多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存在很大的問題。文章從課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角度探索了如何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挖掘思政元素,開展思政課程與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協同育人,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商務人才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課程思政;立德樹人;人力資源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在教育教學全過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這一渠道,使各類文化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而行,形成協同效應?!?/p>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程,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具備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的高素質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的重擔。但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更注重理論知識和工作實操的掌握,而對思想引導上則存在明顯的不足,很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存在目標模糊、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價值觀發生偏差等問題。因此,有必要融入思政元素進行課程教學,堅持立德樹人,實現三全育人。
一、思政元素融入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思想現狀
本次調查的對象是本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共發放問卷207份,回收問卷196份。通過問卷分析發現目前人力資源專業的學生主要存在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準確、思想意識淡薄等問題。具體體現在:有明確長、短期規劃的學生只占比25%,而75%的學生沒有明確規劃。但據我日常教學觀察,有規劃學生的實際比例可能更低,很多學生很明顯都是隨大流、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梢妼W生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引導。對于職業定位有偏差,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從業者等同于管理者;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看成一份光鮮亮麗的工作;不愿從事基層工作、不愿接受低工資。結合疫情調查,有94%的學生認為愛國主義很重要,有75%的學生表示疫情期間愿意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但又怕受感染,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相沖突的時候,還是先選擇個人主義再兼顧集體主體。可見,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偏差。
(二) 用人單位對學生職業素養的訴求
通過對畢業生的用人單位進行抽樣調查,企業表示專業知識、實操技能固然重要,但職業素養更不可或缺,有價值的行為源于有價值的思想引導。知識和技能在素質冰山模型中屬于裸露在水上面的部分,屬于基礎素質,完全可以通過專業課程短期培訓獲得。而職業素養體現在一個人的思想品質、價值觀、工作態度等方面,這部分是潛藏于水下的深層部分的素質,需要經過長時間潛移默化地教育才能獲得。而人力資源素質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據麥可思《2019年就業藍皮書》發布的2018屆大學生畢業離職率最高的十個專業,其中就有管理類專業,這也包括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其離職率近36%。畢業生離職原因有很多,比如薪酬、職業發展、崗位不匹配、壓力大等,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生的職業定位模糊、自我認識不足、價值觀存在偏差所導致的。
二、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育中的路徑分析
(一)以教學目標為依托
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是很重要的作用,任何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的。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注重使學生能夠了解管理學、經濟學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人力資源管理方法與技能方面的基本操作,而對于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培養有所忽視。所以,要注重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以“學習通”互聯網平臺為基礎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隨著互聯網+教育的興起,各高校也掀起了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改革?!俺欠貉牌脚_ + 學習通”是集線上課程教學和線上互動的智慧化平臺,其功能十分強大,涉及簽到、互動、搶答、任務布置、學情分析、視頻導入等功能。學習通可以實現知識傳授和資源共享,可以很好地融入思政元素進行課程教學。所以,通過學習通平臺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愛國情懷、友善、包容、團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課前可以根據每章節的課程內容上傳與學習有關的教學資料,如課件、視頻、案例等,并通過設置教學任務和測試題來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自主學習的意識,課中可以通過搶答、主題討論、小組分組匯報加強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以促進其合作學習,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
(三)以課程內容建設為重點
通過前期用人單位調查以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規范要求,精心篩選了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
1.職業生涯規劃——全局觀、擇業觀、責任意識
契訶夫曾說若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裝飾品,那是很難堪的?;钪譀]有目標是可怕的。生活的目的就是自我發展,自我目標實現,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結合自身、知識、技能和興趣去制定出一份屬于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而影響職業定位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思想和理念。一份完美職業生涯規劃離不開正確的自我定位,有必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人生觀。所以,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享下自己今后想從事的職業,以及如何看待該職業的。后面可通過布置作業讓學生自身做一個三年的職業規劃,并根據學生的規劃,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于擇業過程中,針對偏重個人發展、價值意識和行為意識有偏差,存在急功近利的學生,應幫助和引導他們,并加強對其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這樣的形式既可以鞏固理論知識,又可以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識,進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
2.員工招聘與甄選——誠實、守信、注重品德修養
企業在進行員工招聘時,要注重看中員工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而這些可以通過考試以及通過人員素質測評獲得。但注重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能力的培養。《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标U述了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實現道德理想,道德永遠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偉大作家但丁說過:“道德往往可以彌補智慧的不足,智慧常常不能填補道德的空白?!笨梢?,立人先立德,人的培養,必須堅持德育為先。在講到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要跟學生強調:知識掌握和能力提高固然重要,但與此同時,更要注重自身品德修養的培養,做到誠實、守信。
3.薪酬管理——公平、吃苦耐勞、踏實肯干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份收獲”,辛勤勞作才有成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腳踏實地、敢于吃苦耐勞,對自身要有明確的職業定位。很多學生對人力資源管理崗位、對自我認知存在偏差,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臟累的活都不愿意干的大有人在。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應該傳承下去。要讓學生走進李嘉誠的故事,走進萬里長征,明白任何一個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唾手而得的,不要只盼著得高分、拿獎學金、評三好,而不愿意下苦功,遇到困難就逃避退縮。
4.勞動關系管理——知法、懂法、守法、團結、友善
互聯網時代的靈活就業,使得勞動關系呈現出多樣性、復雜性和動態性等特征,這就要求職工要提高思想道德、技術技能和職業文化素質,能知法、守法、懂法。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在企業擔當著識人、育人的角色,更需要模范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如通過“勞動糾紛仲裁和處理”“是否應該支付違約金”“如何簽訂勞動合同”等案例,使學生在學會運用勞動法知識的同時,既解決了自身的問題又能解決企業勞動糾紛問題。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學生的法制觀念教育,因為良好的職業道德可以對行為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
三、結語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在教學效果上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還需要學校做好頂層設計,搭建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團隊。學校應結合社會需求,加強校企合作,并將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融入到專業課程的教育教學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李強,何淼,周蘊薇.園林本科專業課程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的探討——以“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5):6—7.
[3]陳紅.文化思政引領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J].煤炭高等教育,2018,(6):22—26.
編輯∕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