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琴
摘 ?要:現在英語新教材的改革突破了傳統英語教學以記憶為主的翻譯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改變過去會寫不會說、會記不會用的英語學習狀況,有助于學生把課堂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增強學生實際英語運用能力。英語詞匯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基石,結合新教材特點和“育人為主“教學理念,筆者根據外語教育家章兼中提出的“英語十字教學法”作為教學指導,在本文中探討初中英語詞匯的教學實踐心得。
關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十字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4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007-02
傳統教學方式側重反復記憶、書寫的方式來加強對于單詞的記憶,這造成大多初中生反映學習并記憶單詞很困難,常常是學習了新的詞匯就忘了舊的單詞,普遍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詞匯發音不準、記憶不牢、不能靈活的運用,最后打擊到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因此,倡導“情境、情意、結構、交際、策略”的教學方式,將課堂交給學生,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探索欲和主動性,讓學生快樂學習,在彼此的溝通交流中掌握學到的知識,做到理解記憶、靈活運用。
1.“十字教學法”的特點
英語的“十字教學法”由“情境、情意、結構、交際、策略”組成,符合當前新課改的要求:注重學生課堂體驗,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教學內容貼近生活,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可操作性高、激發學生創造力。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將這五個因素結合為一體,參考學生生活經驗,設計恰當的情境構筑良好認知前提,學生在教師營造的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下,激發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有效開展語言結構的運用環節,在玩樂中掌握、歸納語法規則,實現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活動,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采取合適的策略,打造一個和諧的語言氛圍,共同督促、自我調節,打破只會寫不會用的局面,教學方案環環相扣,真正做到讓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整體看來,實踐性強、趣味性廣、科學有條理、激發主動性,是當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引導學生趣味學習、有效學習的良方。
2.“十字教學法”在英語詞匯教學的實際運用
在實際教學環節,詞匯的引導方式是穿插在每一個小環節里的,讓學生在學習新的單詞時也溫習了之前的詞匯,并通過教材內容的引導,把詞匯通過填空、情境對話、連線等方式一一進行運用。具體表現為:
課前教學大綱設計。結合本節課新知識和班級學生水平,要考慮到各個教學環節的銜接方式,以及如何在銜接和課堂知識拓展時,把之前學過的重難點知識適當回顧。具體的教學策略要提前想好,各班的情況是有偏差的,不可“以不變應萬變”,比如,考慮到各個水平的學生能力不同,那么一是提問時應該有所區分,二是在安排小組學習時最好平衡學生水平,避免出現拔尖的湊堆、普通的落單的情況,三是布置小組或個人作業時可做一定的劃分,即穩固提升一般水平學生的基礎,又能給優秀的學生挑戰、提升空間,培養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把握課堂教學節奏。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習英語在我國缺乏真實的情境,學生在理解一些文本內容時無法準確把握深意,因此,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和心理特征,創造一個可快速、便捷的理解的語言情境對于學生理解記憶詞匯有著很大的幫助。比如,在學習蔬果的詞匯時,通過圖片或實物的展示,讓學生形成直觀的印象,以后再見到學過的蔬果,腦海里自動就會浮現出對應的詞匯。通過借助多元化的課堂教具,學生通過立體的認知形成抽象的理解,教學方式也輕松有趣,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語言學習氛圍。所以,在“情境”和“情意”的培養中,教師要把握住課堂的節奏,不可過于追求氛圍的營造而拖拉了重難點知識的串接,也不必為了學習效率一味枯講,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
厘清知識結構及重難點。課堂的核心就是讓學生掌握重難點知識,為今后的學習一步步奠定基礎。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掌握英語的語言結構特點并且在實際的交際中學會運用,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英語語言結構包含:語音、詞匯、語法,詞匯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準確發音、記憶,并構成語言交際中的核心部分。在教學過程中,詞匯的教授需要串聯在情境的設計中,讓學生們在學中玩、玩中理解、完全消化,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主動參與進來,無數心理研究表明,主動學習可以形成自主的認知并加深記憶,被動的學習會影響積極性甚至產生厭倦心理,無法有效形成一套自我的知識框架。所以筆者在詞匯教學中將五個因素揉合在一起,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出發,借助“十字教學法”,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梳理與歸納中來,在課堂上共同完成系統化、條理化、結構化、邏輯化的知識框架,并將之運用到學生的“聽說讀寫”的交際中來。
3.“十字教學法”對初中生的影響
(1)激發學習主動性,在學中學會運用
在強調“情境、情意、交際”的情況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被顯著提高。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時常會在課內外組織一些趣味的運用英語的活動,比如,英文歌曲的演唱、朗誦英文詩歌、英文話劇演出、看圖對話、趣味英文配音、繞口令等,并且在活動開始前為了學生更好的投入,教師會根據節慶日、天氣、時間等來設計一個真實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比如,鍛煉學生口語發音和反應力的英文繞口令,獲勝的同學會頒發一個小禮物以資鼓勵:
Little Mike left his bike like Tike at Spike's.
Peter poked a poker at the piper,so the piper poked pepper at Peter.
A blokes back bike brake block broke。
在學習了關于時間的詞匯后,帶領大家朗誦關于二十四小時的一首英文小詩:
Twelve good hours in every day,
Time for work and time for play
Twenty一four for day and night,
Some for darkness,some for light。
還可以領略翻譯的魅力,朗誦學生熟悉的古詩詞的經典漢譯英版本,比如,《江雪》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這些活動集趣味性、知識性、實用性于一身,讓學生在活動中即能夠放松身心,又能把日常學習的書面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并且通過游戲的勝利和大家都關注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成就感,培養一個有氛圍的語言環境,長此以往,對于學生的語言發音、語感、英語的組織邏輯帶來顯著的提升,讓學生有信心記住詞匯、用好詞匯、學好英語。
(2)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做綜合型人才
前面說到的各類趣味活動的宗旨就是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切實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現在各科目考試都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作為語言方面的學科,英語的教材改編拓展了許多需要學生自主完成的內容,其目的就是讓學生自己去查閱相關資料、課外積累他國的風土人情、養成英語的思維邏輯,在這一過程中詞匯的積累和熟悉度必然會質的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也上去了,并且這些知識實際上是各科目互通的,比如,他國的特殊節日,在閱讀中也會提及。而學生提高的閱讀量則是為了搭建他今后的知識框架提供深度和廣度。從根本上來說,好的“結構、策略”養成的不僅是學生在英語方面的邏輯思維、知識框架,“一通則百通”,正確的學習觀念、框架梳理方式、思維邏輯是沒有學科限制的,所以“十字教學法”的運用,除了在學習心態上影響到學生并對其他學科也產生良性效果,它對于學生的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學習理念、學習方式、個人視野的影響絕對是可以受益終身的,讓學生得到全方面的發展,清楚的認知自己的優缺點、興趣愛好,在不斷學習中精益求精,為高等教育培養有潛力的優秀學生,視角不狹義,能夠很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做一名優秀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蘇克芳,蘇克銀.“英語十字教學法”及其在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作用[J].英語教師,2017(19):40-47
[2]范道娟.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摭談[J].考試周刊,2012(87):100-101
[3]章兼中.英語十字教學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