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制金
【摘要】自從全面落實新課標后,隨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全面推進,對作文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圍繞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豐富語言、積累素材、體驗寫作快樂談幾點感悟。
【關鍵詞】作文教學;有效性;先說后寫;先寫后說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 (2020)24-0157-02
凡是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都可稱之為“有效教學”。如何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位語文教師一直思考的問題。
一、“先說后寫”產生一些弊病的原因
1.使學生思維定式,抑制了學生的創造力。許多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作文指導課上學生練說得太多,作文就會千人一面,毫無新意。盡管教師一再強調要寫出自己的特點,要創新,但由于先入為主、思維定式的原因,學生實在很難創新。
2.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有時先說后寫不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反而給一些學生創造了偷懶的機會。雖然,學生練說的方法很多,看上去似乎每個學生都在說,但其實南郭先生大有人在。而且對有些學生來說,說比寫還難,說一段流利的話需要膽量,需要敏捷的思維,所以有時讓學生站起來說,往往會冷場,或者只是優秀生在那里唱獨角戲。
二、解決“先說后寫”的弊病問題,“先寫后說”是較好的方法
1.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因為教師要求學生寫完后馬上要交流,學生是否寫,教師一看便知,并且寫時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這樣既能提高學得快的學生,又能促進學得慢的學生,全體學生個個都積極投入學習,通過自主努力,分別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
2.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創造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取消了緊箍咒,孫悟空就可大顯身手。因為小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個學生的經歷都是不同的。小學生的作文力求真實,當學生已明白了作文的要求,又有話能說的時候,就讓學生自由寫,這樣作文的內容、思路就不會千篇一律了。
3.使學生目標明確,保留自己的特色,借鑒別人的長處。學生通過實踐之后,遇到了哪些困難,心中有數,交流時就有了目標。這樣就做到了聽者有心、評者有意。這個評者,特別是教師,目的性強,希望通過交流、評講讓學生豁然開朗,并且進行多方面表揚,讓學生保留自己的特點,借鑒別人的長處。
三、在實踐中可以進行“先說后寫”的幾種情況
1.對于一些離學生生活比較遠,初次練寫的作文應該先說后寫。如:三年級下半學期,寫一個建筑物,要抓住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寫下來,由于學生初步練習寫建筑物,并且要言之有序,這是教學的難點。為了解決這個難點,筆者設計了三種言之有序的填空式的練說方法,讓學生模仿,然后再讓學生練寫,大部分同學都能得心應手。
2.對某一難點、某一片段進行先說后寫。如:寫校園一角,主要抓住景物特點來描寫,練寫前可以讓學生分別說一說其中的一種重點景物,而次要的就不要讓學生說,讓他們在寫時自由發揮。
3.對于低中年級的多幅圖看圖寫話一般先說后寫。說時重點放在說清圖意,以及圖與圖之間的過渡。
4.對于一些創設情景的作文,一般先說后寫。如:說清一些比賽規則,或用點面結合的方法說說熱鬧的場面等等。由于事情剛剛發生,學生聽時目的性強,交流時能及時補充或更正。
5.低年級的作文教學重點應放在先說后寫上。因為低年級學生掌握的書面詞匯還較少,可供學生在書面作文中運用的詞句遠遠不夠,還常有因識字量的影響,產生提筆忘字的現象,心中的意思無法用文字表達出來,限制了內容的表達。
由此可見,先說后寫,就是在恰當的時候提供必要的幫助,使學生盡快縮短從解決問題的起點到解決問題的終點之間的距離。
四、采用“先寫后說”更為妥當的幾種情況
1.對于一些仿作的文章應該先寫后說。當學生有話可說,并且有法可依,又不是第一次嘗試時,就應該先寫后說。比如三年級下半學期的七次大作文都有先說一說,再寫下來的要求。但筆者認為,指導時不能一個模式。因為這七種作文內容本身的難易程度都是不同的,學生對它們的認知水平也是不平衡的,比如寫建筑物,就難度大,應該先說后寫。而寫一種蔬菜或水果,由于第三單元小作文練寫過,其寫法大同小異,且學生對蔬菜和水果十分熟悉,所以,在指導寫時,教師只需簡單講清要求、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寫了。
2.對于某些細節應該先寫后說。當學生都有同一個題材時,如:教師帶領學生參觀或者游覽同一個地方,或者制作同一件東西,就應先寫后說,只要學生如實地去寫了,作文也肯定各有千秋,并有諸多趣味的。
3.對于高年級的看圖寫話,一般看清圖意后應該先寫后說。因為看圖寫話的目的之一就是訓練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如果先說后寫,那等于把鳥裝進了籠子,折斷了學生想象的翅膀。
4.對于高年級觀察生活的作文,應該先寫后說。如寫一件有意義的事,對于學生十分熟悉的事物,等他們明確要求后,就應該讓學生如實地寫下來,寫完后及時評講、糾正。
由此可見,“先寫后說”是教師不過早地給學生提供幫助,相反有意識地延長給予幫助的時機,在學生實在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給予幫助,這樣,可使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最大可能的發揮,不斷增強其學習能力。
五、結語
總之,說和寫從一年級就應開始,兩者是互相配合、互相滲透的,說和寫要貫穿于小學各年級作文教學過程中,只是低年級可側重于說話訓練,中高年級可側重于寫的訓練,教師在作文教學的具體操作過程中,應該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選擇最恰當的方法,給學生一片自由的空間,這樣的作文教學才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張繼水.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20(08).
[2]張瑩.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