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天勇
摘 要:古詩講求意境,強調神而不重其表,因此古詩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擁有較大難度。情境教學法是解決古詩教學困境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但實際教學中如何有效創設教學情境就成為一個難點。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教學情境創設的必要性,進而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相關參考性策略。
關鍵詞:古詩教學;教學情境;情境創設
一、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教學情境創設的必要性
古詩文一直都是我國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素材和內容。古詩文中蘊含了極高的漢語言文化價值和具有人文教育意義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情感意識,能夠對小學生漢語言文化素養和思想品質的塑造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更有助于小學生產生對漢語文化的熱愛,提升其文化自信,進而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發揮關鍵作用。然而,當前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文教學卻存在只得其表,不達其意的問題,即教師僅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古詩文中字詞、結構及其含義的教學上,而未能重視古詩文的思想內涵和表達意境,使學生缺少了對古詩文思想內涵與意境的感悟,進而使古詩文教學的價值僅僅只能停留在語文基礎知識層面,而未能受到古詩文思想內涵的影響而達到人文素質提升的目的。同時,這種教學方法也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導致語文課堂氣氛沉悶,學生也無法從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古詩是漢語語言和文化高度濃縮的精華,其本身具有較強的意境美。且每一首古詩的創作都有其特定的情境,只有在特定情境下學生才能對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才能真正的從古詩文中汲取到營養。因此,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就成為教學的關鍵。同時情境的創設還有助于實現小學生與古詩文內容、與自身生活感受之間的深層次對話,進而達到刺激學生思維活躍度,促進其思維發展的目的。可以說,教學情境的創設對是提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一種有效方法,同時也是當前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改革的現實要求。
二、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有效教學情境創設的策略
鑒于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突出效果,小學語文教育領域越來越重視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但該教學方法的使用具有較強的策略性,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深入探索。此處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如下幾點策略,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發其他教師教學中的思考。
(一)立足古詩文內容進行“大情境”創設
“大情境”創設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倡導的一種做法,即古詩文教學情境的創設不能僅僅局限于古詩文思想情境、環境情境的創設,更需要聯系時代、聯系詩人生活經歷、聯系古詩文背后故事等相關內容進行情境創設,從而使學生能夠真正走進詩人的生活,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圍繞古詩文內容進行相關背景知識的拓展和古詩文情境的還原,從而增強教學情境的代入感。
例如在《塞下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圍繞詩文的內容和思想情感在課堂上逐步將詩文背后的大時代環境呈現給學生。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介紹詩文創作的時代背景,即唐代時期平定邊患的相關歷史內容,然后再通過當時戰爭場面的介紹和描述讓學生感受到當時戰爭的慘烈。隨后教師再將詩人李白的生平、性給為學生進行講述,最后再引入詩文中“將軍夜引弓”以及“沒在石棱中”所描繪的情境讓學生思考詩人想要呈現的戰爭情境以及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如此學生就會聯系教師之前烘托的氣氛和創設的“大情境”感受到詩中所傳達出的雄渾壯美的軍旅場面以及當時軍人樂觀高亢的精神風貌。這種情境創設完全將學生帶入到另一個鮮活的情境中,更有助于達到良好教學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
現代多媒體技術極大彌補了教師在教學手段上的不足,且能夠將許多抽象的內容更為具體化,進而簡化學生的學習理解難度。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也能夠幫助教師創設出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且能夠使這些情境更為生動具體。
例如在《靜夜思》的教學中,學生課堂教學中要對詩文情境進行聯想難度較大,但如果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則容易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動畫、視頻以及與詩文意境相契合的音樂為學生創設出詩人當時所處的現實情境,然后再讓學生結合視頻動畫揣摩古詩中“疑”、“舉頭”、“低頭”等動作所反映的詩人的心理狀態,學生就可以更直觀的從中感受到古詩所傳達出的思想情懷。
(三)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
古詩中詩人所處的時代與今天存在較大差距,因此一些詩文情境和思想內涵學生較難產生共鳴。但如果教師能夠由古詩文的內容延伸到學生的現實生活,創設一些現實情境,則更容易引發學生的聯想,使之感同身受。
例如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出與家中兄弟姐妹分隔兩地,長期不能見面玩耍的情境,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朋友或兄弟姐妹,所以就更容易依靠情境中的聯想產生與詩文思想情感的共鳴。
參考文獻:
[1]楊志宏.創設教學情境 優化古詩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61-162.
[2]吳瓊. 小學古詩教學情境創設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