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翔 陳文輝



摘要:對于課程教學的改革,是保持課程教學先進性與創新性的動力,唯如此,才能使學校教學更加契合市場動態發展的需求,本文以浙江農林大學計算機專業開設的《J2EE程序設計》課程為案例,針對學院課程體系設置及課程自身特點,以及目前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一方面,進行校內課程體系和課程改革,如本課程學時在課程體系內的調整、課程自身知識點所需學時分布等方面;另一方面,引進達內企業實訓環節,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由此,學生可以對難易程度不同的知識點更加靈活地安排相應的學習時間。而通過與企業講師的直接接觸交流,使學生及時掌握市場對J2EE人才的需求,從而為將來的就業做好知識儲備。
關鍵詞:課程改革;J2EE程序設計;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背景與意義
J2EE也叫JavaEE,是Java的企業應用,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企業級應用框架。Javaee的優勢:克服了傳統C/S架構(客戶端和服務器架構)的弊端,迎合B/S架構(瀏覽器和服務器架構)的潮流,為應用java技術開發服務器端應用提供一個平臺獨立的、可移植的、多用戶的、安全的和機遇標準的企業級平臺,從而簡化企業應用的開發、管理和部署。
為了使學生掌握面向網絡應用程序設計的理論知識,具備開發小型網站應用程序的編程能力,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開設了《J2EE程序設計》課程。此課程是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一門專業選修課,理論和實驗課學時分別為24和32學時,合計56學時,外加32學時的課程實習。J2EE程序設計是以J2SE和網頁設計為基礎的一種web軟件開發方法。它具有封裝性、繼承性、多態性和注重網絡應用的特點,可以開發出模塊化、數據抽象程度高、信息隱蔽性好、可復用、易修改、易擴充等特性的web程序。本課程以掌握J2EE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和運用MVC模式進行網絡編程為教學目標,通過理論與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編程素養,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能將面向web程序設計方法和技術應用于實際。
長期以來,《J2EE程序設計》課程,由于知識點繁多、學時緊湊,使得學生們普遍承受較強的學習壓力,無法全面系統地掌握基于J2EE程序設計知識體系。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也為了使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能夠有機結合,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與達內集團達成了課程實訓協議,由達內集團高級講師,對《J2EE程序設計》課程授課班級,展開為期一周的課程實訓。
2 J2EE課程內容教學現狀
2.1《J2EE程序設計》理論課
目前高校中對于J2EE課程教授內容主要有兩類。第一種以J2EE基礎為主,主要教授J2EE的三大核心內容:Servlet、JSP和EJB,同時適當擴展到其他支持技術(如XML等)和MVC設計模式的應用;第二種為小部分高校采用的以框架技術為主的J2EE課程教學,其中包括Struts2、Hibernate和Spring三大框架技術及其整合。
通過對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學時安排分析,可知本課程采取的是第一種教授方式,原因在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沒有學習過J2EE課程以及網頁設計課程,目的則是為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讓學生了解軟件編程,能用Java編制基本的應用程序與靜態、動態頁面。掌握Java語言基本概念、基本語句、基本語法要素,掌握繼承、重載、覆蓋、多態的含義和實現方法,掌握基本的常用類、圖形用戶界面的標準組件和事件處理機制(如表1所示)。
《J2EE程序設計》課程在期末考核方面采取課程作品代替期末閉卷考試的形式,要求學生完成一個關于某類產品(包括工農業產品)或服務的小型網站(前臺),并將網站設計的作品最后發布到本機的服務器上,要求將有關素材(含自制或自己處理的圖片、照片和動畫)組織、整理、加工成既符合規范、又富有創意、能充分展示產品/服務網站設計能力的網頁作品。其網站的內容充實,頁面設計合理,圖文并茂,配色和諧,界面美觀,應用各種網頁制作技術,并附上網站設計報告。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讓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掌握更加熟練。
2.2《J2EE程序設計》實習
教學目標:本課程的教學過程應充分體現和落實對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培養,理解復雜工程問題的內涵,認識復雜工程問題的特征,有針對性的培養和提高學生在未來的網站設計和開發工程實踐活動中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具體教學目標如下:
(1)根據國家網站運營管理的有關政策,針對網站設計開發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能夠運用本專業相關原理和知識設計實驗方案,通過提供信息服務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2)能夠對已獲得的某類產品或服務相關的網站設計開發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并能結合考慮與環境、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3)在網站設計開發的專題研究過程中,能夠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倫理等各種制約因素,促進網站的健康發展。
(4)在網站設計開發過程中,恪守信息產業領域相應的職業操守。
(5)在網站設計開發過程中,具備團隊協作精神,能夠與團隊其他成員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
(6)在網站設計開發過程中,能夠勝任團隊中的個體、團隊成員及負責人角色。
(7)能夠就網站設計開發撰寫報告,進行材料作品展示和答辯。
3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發現問題并改善問題,課題組對16級學生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對17級學生采取走訪的形式。從調查問卷和走訪結果來看,課題組發現同學對于最開始教授的如Html的表格、表單、超鏈接等內容與對CSS的div、浮動、選擇器等內容等的掌握情況較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高。而對于之后教授的內容如JSP的request、response和session等內容與javabean、servlet和MVC模式等內容掌握情況較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低。
(1)根據以往學生的調查問卷來看,本課程能夠較大程度上達到學生對該課程的基本要求,但有部分同學反映課程課時較少,學生本身對于Java課程基礎知識薄弱,課時少難免會一方面造成教師教授課程時,對內容的壓縮以及教學速度的提高,而另一方面導致學生無法完全掌握J2EE課程知識。而且由于課時少,對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要求過高,帶來了師生課外答疑的巨大壓力,可以考慮單獨設置配套的答疑課程。
(2)根據調查企業招聘需求,課題組發現目前授課內容與企業內的實際需求存在部分不一致的情況。目前學校內教授的只是像Servlet、JSP等基礎內容,而學生僅掌握這些知識,在社會中沒有競爭力。目前企業中需要的Java WEB開發的人才需要熟練掌握如SSH等框架,而目前該門課程缺少自主學習開發框架的能力,進入社會時會出現掌握技能與企業需求脫離的情況。同學對于自己學的知識內容與畢業要求之間的關系理解也不是很透徹,大部分學生知識通過老師簡單講述以及自己理解,因此導致學生不清楚應該著重掌握哪些方面。
(3)理論授課與上機實踐相分離并且相隔時間過長。本課程采用的是理論授課和上機實踐分離的傳統模式,并且由于學院課程安排,理論課與上機課之間間隔時間較長,因此學生對于理論課上學到的抽象的知識點,無法及時的運用在實踐中,會導致部分知識點遺忘,并且只停留在表面理解。因此在完成代碼上會存在一定的困難,無法深入了解和掌握。
(4)并且通過分析調查問卷,課題組發現,《J2EE程序設計》課程中各知識點學習所需學時為平均分布,但各知識點難易程度不同,因此學生在課后消化此知識點的所需時間也不同,因此就產生了課內外學時比不匹配,造成了較簡單知識點學時浪費以及較難知識點的學時不足。表2是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161班與物聯網工程161班(共70人)的調查問卷數據。
數據來源為浙江農林大學“J2EE程序設計”課程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61班與物聯網工程161班。
通過分析發現,學生對Html的表格、表單、超鏈接;JDK、Tomcat和Mysql的下載、安裝和配置;JSP的基本組成、指令標記、動作標記等知識點掌握程度較好,因此所需學時較為恰當。而對于java輸入/出流(含讀寫器)和文件操作;JSP的request、response和session;javabean、servlet和MVC模式;web開發中的數據庫操作等知識點掌握程度較差,因此可以適當增加所需的課內外學時。
4解決方案
4.1達內課程實訓簡介
達內集團簡介:
達內集團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IT培訓集團。經過10年運營,達內IT培訓集團實現了95% 的專業就業率,78%的口碑入學率,學員平均畢業薪資5200元/首月平均薪資。
而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也早已與達內集團有了非常深入的合作。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與達內集團的合作源于2008年,是達內集團在浙江高校合作的第一站,也是達內在浙江省的第一個校內合作基地。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也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自2013年以來,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與達內集團不斷深化校企合作,開展卓越工程師創新實驗班、暑期訓練營、課程實訓等多舉措、多方位、多層次的深入合作,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不斷增強。
校企合作開設暑期訓練營:
對于《J2EE程序設計》這門課程而言,達內集團與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也組織了暑期訓練營,開設的課程方向為Java方向課程體系中的JavaWeb開發實訓,通過此實訓案例來加強深化學習Java相關知識,旨在通過案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JavaWeb技術。通過對每一個小案例的學習來逐漸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實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對于達內集團自主研發達內學子商城案例,讓學生了解、熟悉企業軟件開發模式及流程,提高學生軟件編程技術的實戰能力,讓學生掌握Web前端高級知識,框架的使用。
通過本專業實踐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并達成以下的目標:
(1)掌握JavaWeb開發環境的搭建;JavaWeb基礎servle的基本應用;
(2)掌握會話跟蹤、JSP基礎、JDBC事務;
(3)了解JavaWeb設計模式;
(4)掌握el和jstl;
(5)掌握過濾器和監聽器;
(6)掌握ajax與json數據的讀寫;
(7)掌握文件上傳和下載;
(8)關于JavaWeb安全問題。
暑期訓練營時長為5天,具體內容與課時要求如表3所示。
收獲與建議:
通過暑期訓練營,學生們都更加熟悉了關于J2EE課程的相關知識,相比于上課期間時老師著重于講解書本知識,暑期訓練營更能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但同樣目前的暑期訓練營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通過調查回訪16、17級學生我們發現,學生們認為課時數量太少,導致上課進度過于倉促,許多知識點還沒理解透徹就需要進行大量運用。并且暑期訓練營開設兩個班級,約130人左右,但只有一名老師進行授課,師資力量較少,老師與學生之間無法進行充分的交流。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可以采取稍微增長課時的方法,使同學能夠更容易消化所學知識,并且增加師資力量的配置,盡量做到小班化教學,使學生與老師的交流接觸機會增多,從而更加及時地解決學生的問題。
4.2課程具體解決方案
根據上述的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四點問題,課題組提出以下四點解決方案。在校內通過對自身課程時間安排、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在校外通過校企合作,雙管齊下,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目前《J2EE程序設計》課程開設于大二下半學期,但學生在此前并未學過Java等基礎課。可以在大二上半學期結束時告知同學本課程基礎知識,讓同學在假期時進行自主學習,以便開學時更夠更快適應之后的課程。并且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目前有與達內集團進行合作,在大二下半學期暑假進行生產實習,其中有包含Java課程的學習。從課程分析來看,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與達內集團合作開設的生產實習對學院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能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Java課程。但課程時間安排上存在不合理性,就目前來看,學院進行生產實習是大二下半學期的暑假,此時J2EE課程已經授課結束。因此可以考慮將生產實習提前到大二上半學期結束時的寒假進行,用于教授學習J2SE和網頁設計等基礎知識,以便和下個學期的J2EE課程進行銜接,這樣可以使同學更好的掌握J2EE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