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艷 胡耀華
摘 要 為了更好的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滿足大灣區各行各業人才隊伍終身學習的需求,高職院校的繼續教育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轉變教學理念,采用雙中心聯動教學創新模式,推動繼續教育穩步發展。
關鍵詞 慕課 繼續教育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
1繼續教育人才培養現狀及其人才培養模式特點
繼續教育發展的挑戰毋庸置疑,隨著普通高等教育已成為大眾教育重要組成,繼續教育作為學歷補充的教育的功能正在逐漸衰減,有待解決的是科技信息知識領域的拓展、社會能力和實踐技能水平的提升。當前我國繼續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1)成人學歷教育,主要包括高起專及專升本的學歷提升渠道。
(2)為培養行業各類技能人才培養提供的職業技能證書和技能鑒定服務。
(3)為配合企業戰略發展需要,結合員工素質提供的定制式教育培養。除學歷教育和技能鑒定外,大量市場份額已經被教育機構和民辦培訓機構占領。
以市場需求導向實現高職繼續教育戰略轉型整合教育資源,打造特色專業與精品課程拓寬辦學視野,實現繼續教育模式多樣化,豐富繼續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2 SPOC教學模式的創新性
2.1 SPOC教學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后慕課時代SPOC的大背景下,SPOC的學習模式與 MOOC中的 Massive、Open 相對,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指代的是小眾私密在線課程。在后慕課時期這種新的課程模式在運行機制、教學模式和方法上,SPOC比MOOC增加了更多的創新元素。
SPOC教學優勢主要體現在:系統化建構的微課視頻課程將知識系統更加直觀、形象地呈現給學生,并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進度、節奏自主選擇觀看或者回放視頻;核心問題討論、檢測練習、拓展練習均能對課程知識鞏固、查漏補缺,思維拓展。
高職院校繼續教育教學模式改革,需采用混合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而更契合現代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的區域性,應用性和市場性需求。各高校通過合作共建課程共享聯盟,開展各類優質視頻網絡課程的建設,將各校優質的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集中展示在同一個平臺上,供各高校學生選修,讓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學習者都能隨時隨地上網學習,共享更多優質的課程資源。
SPOC結合“MOOC 資源”和“翻轉課堂教學”、“線上+線下”的教學形式,進行以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相統一的網絡視頻學習與線下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以及完成教學前、中、后的有機融合,其教學過程相比傳統課堂教學實現了本質上的變革。
3建立高職院校繼續教育教學雙中心聯動模式
3.1轉變教育理念,引入成長型教學思維模式
首先,繼續教育教學要改變傳統的、固化的教學思維,積極引入成長型思維。注重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做到知識有效遷移,融合現代信息技術,開拓創新,更新教學理念,使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并且使終身學習理念得以深入人心。
其次,強化個性化學習的理念。現代網絡科技飛速發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自由選擇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同時發達的網絡技術也為教學開展提供便利,有針對性地提供專業教學服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實現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理念。
3.2打造“雙中心聯動式”教學模式,推動繼續教育持續不斷發展
高職院校繼續教育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秉承以學生為中心,以平臺資源為中心,采用SPOC混合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和富于創新的能力。學生由學習的被動參與者變成學習活動的中心主體,教師是教與學過程的指引者和推動者。這種教學模式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更要突顯學生在具體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擁有完善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料,不一定能發生有效的學生學習行為,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搭建一個平臺,溝通的平臺,通過學習慕課資源獲得教學內容,由SPOC教學平臺代替原始的教學手段,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深入體驗,因此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與學完美的體現出來。
慕課的教學環境的開拓創新可以通過把更多優質的教學資源引進來,納入本校的資源平臺中,按照本校學生情況,因材施教,教學本地化。學生提前認真學習布置的教學內容,學生發生了有效預習行為,對課程知識充分理解分析,教師可以不講課,課堂時間安排生生討論,生師討論。如此教學可達到同等學時前提下,翻轉課堂比傳統課堂聽課思維活躍水平更高,獲得更加高效的學習效果。
3.3建立繼續教育人才培養聯動模式
為滿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和綜合實力提升,滿足各行各業對多層次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繼續教育將職業教育、學歷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兒童教育等多元化教育類型有機融合起來,形成一種全新的高職院校繼續教育人才培養聯動模式。
做好高職繼續教育慕課,大力宣傳慕課,推廣給高職在校學生和社會學習人員,慕課資源本地化。打造企業學習生態圈,學習內容基于工作實際問題出發,充分激發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興趣與動力,讓學習者的學習與工作緊密聯結,增強高職繼續教育的效率與活力。
參考文獻
[1] 蔡寶來,張詩雅,楊伊.慕課與翻轉課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設計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82-90.
[2] 程瑛,翁冬冬.現代創業型高職院校的繼續教育模式創新[J].繼續教育研究,2016(0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