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蕊 黃昕研 劉萍 朱久新 薛英威
摘 要 為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教育部發布“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線上教學成為各大院校教學工作的首選。本文為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闡述了“停課不停學”期間醫學生網課學習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 停課不停學 互聯網+ 醫學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52.2文獻標識碼:A
一場突如其來的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揭開2020年的序幕,對各行各業都造成巨大影響,醫學高等教育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為了最大限度保證學生安全,不耽誤學生學業,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全國各大高校紛紛開展線上教學,來共同度過這段艱難時期。迄今為止“停課不停學”已持續半年之久,醫學生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仍應十分值得重視。
1“互聯網+”背景下實現停課不停學
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要大力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在這一模式下,傳統教育理念被顛覆,在教學中融入網絡的元素,高校教育學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以“互聯網+”思維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將先進的網絡技術、創新的教育方式等與現代高校教育學相結合,極力推進高校教育學的發展進步。各大高校應大力推進慕課等線上教育軟件的使用來進行教學任務,實現“停課不停學”的目標。
2“停課不停學”期間醫學生網課學習中存在的心理問題
2.1課業難度增加,醫學實驗無法開展等引起的緊張焦慮等心理問題
醫學生從本科時期就面臨繁重的學業問題,面對面授課尚且壓力很大,線上授課不免存在跟不上,不能及時溝通等問題,給醫學生的學習帶來的巨大壓力,部分學生會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醫學生的課程中存在很多基礎課程如解剖學等需要課堂與實驗結合的課程,線上教育只能滿足學生片面的認識,無法像線下課程一樣動手實驗,學生無法深入了解課程,自然存在學不懂等壓力大引起的心理問題。
2.2臨床實踐活動不能正常進行引起的心理問題
高年級醫學生的教學通常是以臨床實習為主,而“停課不停學”期間醫學生無法完成臨床實踐活動,日常教學中的臨床病例討論、教學查房等學習任務在疫情下無法進行,網課沒有辦法彌補這一部分的缺失,這也成為醫學生存在焦慮等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2.3“停課不停學”期間的長期封閉導致的抑郁和迷茫
“停課不停學”期間,學生長期在家中進行封閉式學習,人際交往少之又少,長期封閉式學習很容易導致抑郁迷茫等心理問題。醫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能與患者進行良好溝通的高素質人才,不符合醫學教育的目的。對于那些準備考研的學生,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只能在家復習,遠遠沒有在學校復習效率高。學生上網課的自主學習意識相對薄弱,大學生不容易接受從傳統的線下教育模式轉變成以自身為主體的主動式學習,這都導致一定的焦慮情緒。
3“停課不停學”期間醫學生網課學習中存在問題的應對策略
3.1優化醫學教育課程和體系,加強醫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心理壓力的疏解
“停課不停學”期間,大多數高校采取線上教學,盡量做到線上和課后答疑結合,幫助學生更快,更容易吸收所學知識。要充分理解居家學習過程中,在面對學習方式的變化,學生們學業焦慮情緒的增加。定期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等形式的心理調查,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進行線上溝通或電話溝通等心理輔導,盡可能解決醫學生在線上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心理問題。
3.2增加慕課中臨床技能教學內容,為開學后臨床實踐打好基礎,緩解由此產生的焦慮情緒
在慕課等線上教學課程中加入臨床病例分析等環節以及發布臨床技能操作視頻供學生學習,確保臨床技能教學的質量。同時,要建立互聯網仿真實驗平臺,整合各種臨床技能教學軟件的功能,借助慕課新型教學形式,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的能力、學習進度和教學安排選擇不同的臨床技能模型進行學習,為開學后臨床實踐打好基礎,緩解由此產生的焦慮情緒。
3.3建立學習群,加強體育鍛煉,讓居家學習并不孤單
學生可通過建立班級學習群等方式來互相分享學習所得,互相激勵,共同提高學習效率。建立學習群有助于學生之間的溝通,消除孤獨感,有利于自我認可。同時,要鼓勵學生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不要一直在家中學習,即使不可以出家門也要在家中運動,運動中分泌的多巴胺可以減輕學生們的焦慮情緒。
參考文獻
[1] 賀珊剛.“互聯網 + 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學發展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0(05):53-55.
[2] 廖 倩.慕課背景下“5+3”一體化臨床醫學技能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觀 察,2019,8(2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