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琴
◆摘? 要:語音是掌握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基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語言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通過課程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在語境中整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理解口語語篇所傳遞的意義,有效使用口語傳遞意義并進行人際交流”,語音教學在實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語言能力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初中語音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學資源匱乏、教學進度快、壓力大等情況使教師沒有充足的時間專注語音教學,未能及時發現學生語音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正,學生存在著語音語調等方面的問題。本文旨在分析語音教學中存在的語境缺乏問題,提出針對性教學策略。
◆關鍵詞:語音教學;核心素養;語境;教學策略
一、英語語音教學中存在的語境缺乏問題
20世紀20年代,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最早提出了“語境”這一概念,他把語境分為“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此后國內外語言學家和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語境進行定義和分類。美國語言學家海姆斯從八個因素探討語境,著重突出了語境的交際作用。我國語言學家何自然在其著作《語用學概論》中提出語言環境概念。新行為主義者斯金納認為:“情境教學更符合語言獲得的規律”,他認為:“言語行為是生活環境與刺激相聯系的習得性反應,是借強化獲得的”。語境在語言教學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就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把語音教學放到一定的語境中,學生才能真正掌握語音,并加以運用。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中學教學任務繁重,目前使用的教材語音教學體系并不完善,教師要考慮教學進度與升學率,所以語音教學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即使有專門的語音課時,很多教師也是關注單音教學,如單詞拼讀,而這很容易使語音教學失去語音語調的韻味,受母語或方言的影響,學生會采用標注拼音或方言來拼讀單詞;課堂采用的大都是簡單的跟讀和模仿階段,學生的語音知識的輸入處于被動的填鴨式模式。根據抽象思維邏輯觀點:“在初中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雖然得到發展,但還是一種經驗型的抽象思維,思維活動還需要具體、直觀、感性經驗的支持。”沒有考慮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發展規律,創設生動形象的語境輔助教學,脫離了實際的語言環境的語音教學,導致英語語音課堂枯燥乏味,對于學生單詞拼讀能力的培養和語音語調的準確性把握都產生了影響,從而使學生失去對語音學習與探索的興趣,使得大部分孩子對于語音的學習成了一種負擔,學習主動性不夠。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圖片和實物相結合的教學語境,可以更直觀地幫助孩子建立起與目標語言的聯系,同時,加深對目標知識的記憶。
二、語境理論在語音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楊麗娜按照教學的不同進度提出了“教學前,利用歌曲營造語音環境”的教學策略;陳潤東從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用童謠和繞口令及英語幼兒英語故事和英語繪本進行語音教學的教學方式等。許多學者和英語教師都強調了語境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語音興趣、提高英語語音教學效果等問題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踐。但在實際語音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語境,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下學習語音,提高拼讀能力和增強語音語調的準確性,提升語音教學效果,培養學習的興趣,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到:“語音教學應注重語義與語境、語調與語流相結合,不要單純追求單音的準確性。”它強調了在語境中來進行語音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音標/?/的教學中,可以借助故事語境呈現語音知識:Mac/?/ and the cat/?/ sit on a mat/?/. Mac had a bag/?/. The bag is in his hand/?/. The cat had a rat/?/. The rat is fat/?/. But it's sad/?/. 基于初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興趣的特點,采用能體現語音特色的生動有趣的故事,既能實現語音教學,又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詩歌是提供語境教學的另一種有效教學手段。例如雙元音/??/? /e?/的教學中,可以借助詩歌My Beard:My beard grows/??/ to my toes/??/,I never wear/e?/ no/??/ clothes/??/, I wrap my hair/e?/,Around my bare/e?/, And down the road/??/ I go/??/.
在語音的鞏固階段,可以利用繞口令并創設游戲來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在實踐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組搶答積分,以積分最多為勝。例如:①Cat cat, catch that fat rat.②There are thirty-three trees there.③Dad has a black cat. The cat is in the bag. Dad has a black cat. The bag is in his hand.
此外,運用圖片和實物相結合的教學語境,可以更直觀地幫助學生建立起與目標語言的聯系,同時,加深對目標知識的記憶。通過提供繪本故事語境,可以幫助提高孩子對英語單詞的拼讀能力和語音語調的正確感知,培養學習興趣。
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語境策略,選擇與初中生日常生活相關且通俗易懂、題材多樣的話題,如關于少年生活、友情、成長、理想、大自然、動物等題材的創設多種真實語言環境,讓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感受語音,習得語音。通過語境學習語音,讓學生感受語音之美,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信心,促使學生養成敢于開口說英語的良好習慣,從而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蔡慧.基于語境理論的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19.
[2]陳靜.語境教學法在高中現代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5.
[3]陳潤東.英語語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9(63):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