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蔓娜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對學生學習素養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極為重要。在當前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態度降低了教學質量,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需要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在這種方式的幫助下,會對文言文內容進行整合,加強針對性教學,讓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因此,本文就對群文閱讀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群文閱讀 ? 高中文言文 ? 應用
在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后,閱讀教學的方式更加完善,群文閱讀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讓學生積累更多的閱讀資源,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對于高中教學而言,文言文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環境有著很大的不同,這就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需要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群文閱讀就像是海洋中的燈塔,為處在學海中的學生進行指引,讓學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內容。
1.群文閱讀的概述
群文閱讀是一種閱讀教學的手段,其意義是以一個問題和論點為基礎,通過多個文本解決這個問題或者證明這個論點。從而實現探索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內容。比如,能夠讓學生提高自身素養的文言文有《勸學》、《論語》等,根據所了解的主要觀點,然后對同樣能夠表現這樣觀點的文章進行探究和學習,會讓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產生興趣,對其學習有著積極的幫助。
2.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分析
2.1語文閱讀教學過于死板,未延伸課外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教學需要有充足的教學資源為基礎,此時才會讓學生找到和學習內容有著重要聯系的文章,從而掌握更多的知識,但是由于環境因素的原因導致文言文教學的資源缺乏,高中語文教學中過于重視課本教學,使得學生只能夠對教材資源進行探索,無法開闊眼界,也讓學生逐步困在這“一小方”天地中,逐漸成為了井底之蛙。
2.2教學模式未有創新,教學效率較低
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此模式下教師會采用灌輸式教學,學生只是被動的再聽講,其思維能力無法得到培養,相對于文言文課程的學習而言,其內容較為復雜,和現代的文學有著很大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會比較吃力,若是教師對無法有效引導學生學習,則無法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這會加大教學難度,讓學生對學習文言文失去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群文閱讀如何應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
3.1創新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并讓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理解文言文中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孔雀東南飛》這篇文章,講述了我國古代封建思想下,兩情相悅的男女受到了壓迫,而雙雙為愛付出了生命的故事,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時需要加強思考,不僅對文章的內涵進行了解,更要了解文章的寫法。這篇文章屬于長篇的敘事詩,是樂府詩發展的巔峰。這首詩所展現的愛情事跡符合高中學生的心理狀態,會讓學生產生共鳴,這就為培養學生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生需要找一些類似的文言文進行學習,提高思維能力,對文章內容加強分析,如《詩經》中的《氓》,同樣是悲傷的愛情故事,對學生的思想會有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能夠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提升自身的素養,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學習文言文知識時,學生先對文章進行理解,然后利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尋找類似的文章,培養探索精神,直到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再向教師進行求助,這種教學模式就是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對于引導學生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學習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
3.2 閱讀材料的選擇需具有針對性
群文閱讀不僅需要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對閱讀文本進行查找,還需要教師對能夠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指定學習內容,很大程度上會正確的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掌握文言文內容。比如,《滕王閣序》這篇文章中的主要描寫了滕王閣的景色,對于高中生而言,對于景色的描寫還是不足的,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文言文閱讀材料,比如,《登泰山記》、《秋風詞》等,這都是對于知識儲備有限的學生而言,無法根據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群文閱讀,容易讓學生進入誤區,教師為學生提供了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后,不僅可以節約學生查找資料的時間,還能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正確的認識。
3.3借助教學討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對于討論教學方式而言,其也是提高群文閱讀的最主要方式,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掌握的教學資源是有限的,因此造成了群文閱讀的質量不高,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采取討論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比如,在《出師表》中,表現了諸葛亮對蜀國的忠心,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來實現先帝劉備的愿望。學生受到影視作品以及《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影響,對其中的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討論教學時,學生可以向其他學生闡述當時的背景,各個人物的心理狀態等,再根據《三國志》以及其他文獻和課文進行結合,掌握更加豐富的知識,從而實現互相幫助,創建高效的課堂的環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了解到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并未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從而讓學生在適合的環境中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學生對文言文教學的理解。
【參考文獻】
[1]來永桂.輔以群文閱讀的文本批注——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8.
[2]曹帥.初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銜接策略微探[J].新課程·中學,2019,(2):55.
[3]張虹.高中文言文群文閱讀教學初探 ——以潘慶玉《大美蘭亭》群文教學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9,35(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