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祖松
摘要:作為紅色資源大省,江西省可充分利用紅色資源開展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我們要認真講好紅色故事,外出考察紅色文化場所,田野調查走訪革命前輩,挖掘第一手紅色故事,深度挖掘江西紅色故事,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與革命志士的艱苦卓絕,積極探索新時代紅色文化教育實踐路徑,深入挖掘全省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傳承紅色精神。
關鍵詞:紅色文化;路徑;思考
一、講好紅色故事
江西有著厚重的革命歷史、文化歷史、發(fā)展歷史,紅色資源豐富。這些紅色資源不僅蘊藏著我們“從哪里來”的精神密碼,更標定了我們“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講好紅色故事,補充紅色營養(yǎng),將紅色火種播進一代代年輕人的心中,能為高質量推動江西發(fā)展提供堅強精神支撐。如何深入挖掘紅色傳統(tǒng),生動展示紅色基因,讓普通人特別是年輕人也能感受到力量,是新時代講好紅色故事不可回避的一個重大課題。
講好故事,就要對紅色故事的歷史淵源、歷史事件,對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影響等進行深入研究,解尋歷史密碼,將故事背后那些充滿人文精神和情懷的東西講給受眾聽。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一個個紅色故事,既是一扇窗戶,讓人走進歷史、了解歷史;也是一粒種子,讓人產生情感共鳴、激發(fā)紅色認同,爭當紅色基因的傳承人。
二、走進革命場館
無論是江西省會南昌,還是江西省其他地級市,贛州、九江、上饒、撫州、吉安等,都分布著大量的紅色革命基地。省會南昌有八一起義紀念館、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館;九江有廬山(毛主席、朱德、周恩來、蔣介石、宋美齡等舊居)、九江革命烈士紀念塔等革命舊址;贛州有瑞金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舊址、中央紅軍出發(fā)地于都、市區(qū)蔣經(jīng)國故居、興國蘇維埃中央兵工廠等遺址;吉安有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萍鄉(xiāng)有蓮花縣革命根據(jù)地;上饒有集中營等。江西省應當充分利用“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yōu)勢,發(fā)揮好利用好身邊紅色資源,將博物館中的舊文物所蘊含的背后故事挖掘出,譜寫好新時代下舊文物的新精神。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各省市爭相舉辦新中國成立以來各方面的成就展、成果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也在各地展出;改革開放以來的時光隧道展覽。基于此,我們要與時俱進,關注新時代中國的變化發(fā)展,借助省內一些革命場館等載體,積極展現(xiàn)新變化新成果,大力傳承紅色精神。
三、學習革命前輩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chuàng)新也沒有止境。”紅色文化理論豐富,內涵深刻;如何解讀,是個難題。不妨從實踐中領略理論的內涵,既有深度,又有廣延。這就需要我們共同發(fā)揮節(jié)假日返鄉(xiāng)、下鄉(xiāng)時機,從生活走向田間地頭,尋找革命前輩,并將采訪做詳細記錄,整理成文章故事。新時代下需要以實踐的真實方式感受過去革命先輩的力量與精神。我們要對鄉(xiāng)村、城鎮(zhèn)留存的老前輩送去關懷,并聆聽、挖掘他們的故事,開啟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xiàn)代化江西新征程,努力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fā)展新畫卷。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論,革命經(jīng)驗和革命精神凝結而成的革命傳統(tǒng),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揮紅色文化教育作用,有利于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夠加強人們愛國主意情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給人們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以更高的工作激情投入到現(xiàn)實工作當中,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之中。文中所述講好紅色故事、走進革命場館、學習革命前輩是可參考的三條實踐途徑,積極探索紅色文化教育實踐路徑,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D].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