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紅
【內容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改革和發展,在新課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觀念和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以往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老師只重視學生化學理論知識的教授,而忽視了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同時,教學觀念的落后、教學模式的單一,降低了學生對化學學科學習的熱情,導致學生產生了畏難的心理,一部分學生甚至放棄了對化學學科的學習。因此,為了提升化學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到化學課堂中,通過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的結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世界的美好,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促進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本文根據初中化學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的作用,提出了初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 ?初中化學 ?生活化教學
引言
新課程背景下,重點強調將化學理論知識通過趣味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吸引初中生的上課注意力,引導他們自主的參與到實驗教學活動中來,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化學知識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其次,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化的教學場景,將教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的課堂,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化學知識的存在,通過生活實踐,促使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促進化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初中化學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的作用
傳統教學方式在很多教師心中根深蒂固,這就導致很多學生注意力無法集中,沒有學習化學學科的興趣,無法深入理解化學理論等等問題的出現。對于思維跳躍好奇心又極重的初中生而言,采取生活化教學,在課堂中把“沒意思”的理論與有趣的生活現象想結合,能夠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產生對化學的求知欲,從而調動起他們對化學學習的主動性;化學的理論知識是比較枯燥的,而很多化學知識又是源于生活的,所以生活化教學可以使化學知識變得直觀且生動,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點。其次,現階段初中化學教育現狀都比較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忽視了學生化學核心素養和能力的培養,這才能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重要目的。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引導他們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去體驗到化學的重要作用,深入的體會到化學和現實生活的重要聯系。新課改重點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初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新的趨勢。
二、初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手段
1.轉變學生思想和觀念,告知學生化學與現實生活的關聯
由于傳統教學觀念和模式的影響,讓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了畏懼的心理,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老師首先應該幫助學生轉變思想觀念,讓他們了解到化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農業、環境、材料、能源等都有重要的聯系。在化學課堂前,老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述一下關于生活和化學學科的關聯,通過舉例說明化學的重要作用,比如:我們平常生活中吃到的糧食和水果等,都是通過化學化肥和農藥利用,而帶給我們的。其次,利用化學合成藥物,可以防止病毒和細菌的侵入,為人們的生命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讓學生們深刻的意識到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讓學生了解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聯系,以及化學變化的規律,在激發學生求知欲的同時,進而順利的開展化學教學活動。最后,讓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化學現象進行解釋,讓學生帶著對生活的疑問對學習新的化學知識,在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化學教學效果。另外,拉近學生與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恐懼,形成一個氣氛融洽的課堂氛圍。
2.教學實驗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目前,我國很多初中學校在化學教學中沒有足夠的重視化學實驗教學,也就造成部分化學老師在教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只是開展了一些演示性的實驗,并沒有引導學生進行實際的實驗操作,這種演示性實驗的教學方式不但達不到教學效果,還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新課改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對老師的教育觀念和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老師明確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課堂,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的達到化學教學目標,進而促進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老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簡單易操作、趣味性高的小實驗,實驗的設計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對化學產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比如,在測試空氣中氧氣含量時,可以嘗試引入“瓶吞雞蛋”的實驗到課堂上;在二氧化碳制取學習時,可以通過自制汽水,對于初中生而言,很多人都喜歡喝汽水,這樣的實驗,不僅可以嘗試制作自己喜歡的事物,還有利于學生對二氧化碳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顯而易見,在化學教學中,融入多一點趣味性實驗,相信很多的初中生都會改變對化學學科的印象,從原本厭學的狀態對化學越來越感興趣,也會主動的加入到教學中來,從而提升了學習效果,促進了學生化學素養的培養。
3.利用生活日常問題,不斷提升學生化學知識應用能力
生活中化學的“身影”無處不在,我們應該利用化學知識去更好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知識去消除冰箱里面的異味、對土壤的酸堿性進行測試、還可以利用汽油去清洗衣服上的油污等。同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了許多能源的消耗,珍惜地球,保護環境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共同的目標。在實際化學教學中,老師要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地球環境和人類的關系,在“愛護水資源”章節教學時,通過介紹每年化工廠像江河、湖泊排放大量的化學有毒物質,導致對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通過這個生活日常問題,告知學生要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從自身做起。此外,在日常生活購物過程中,塑料袋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白色垃圾,對我們的地球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從生活日常問題引入化學知識,再從化學課堂引導學生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最后,再通過所學的化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讓學生真切的體驗到化學知識對生活的重要作用,也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信心和動力,通過學習化學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務。
結束語
總之,化學來源于生活,為了提升化學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在實際化學教學中,老師應該引入生活化教學理念,通過化學知識和生活化教學理念的融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化學對于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不斷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在掌握基礎化學理論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全方面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唐正明.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探究[J]. 中國農村教育,2019 (26):81+84.
[2] 胥艷蘭、孔德順、安悅. 新課程背景下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0):142-143.
[3] 韓旭明.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課堂的生活化教學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9(13):147+149.
[4] 任洪博.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 科技展望,2016,26(14):208.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羅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