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忠元
摘 要:當前,信息技術滲透到了學習、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帶來了諸多的變革,尤其是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滲透,帶來了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巨大變革。小學數學教學要適應這一變革,就需要教師從信息化的特點入手,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數學學科的特點,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適應信息化帶來的改變。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學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9-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9.013
信息化條件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更為多元,教學內容更為豐富,教學也更為直觀。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充分把握好信息化帶來的便利條件,對教學方式進行變革,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一、信息化條件為小學教學帶來的好處
信息化的教學條件使得數學教學更為便捷,學生學習動力更足,知識儲備更廣闊,也會使課堂教學更直觀,其為數學教學帶來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一)有助于小學教師打造良好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產生學習動力
良好的課堂情境可讓學生進入高效學習狀態之中。從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來看,相當一部分學生會因為課堂氛圍的沉悶,而逐漸喪失了對于數學知識的繼續學習興趣。如若小學教師能夠善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則會大大改變這一狀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手段對于創設教學情境的意義,并將之引入到日常課上教學活動當中,如此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一來,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的投入程度也將大幅增加。
例如,我在帶領班級學生學習“利潤”這部分知識內容時,便設計了課上角色扮演這一小游戲,通過這一游戲形式,使學生感受到交易情境。從教學效果來看,這樣的教學組織方式所取得的教學效果要遠遠好于平鋪直敘的模式,每個學生都會踴躍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而且教師亦會在學生產生積極學習興趣的情況下迸發出更大的授課激情。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擴容,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
為了使學生的知識、技能以及素質均得到提升,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當中借助對信息化手段的應用,達到實現數學課堂知識擴容的目的,由此將讓學生在有限的課上四十五分鐘當中接觸和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如此一來,學生的視野將得到拓寬、眼界將得到增長,其對于數學課堂的喜好程度也會隨之加強。
(三)借助信息化手段讓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在學生眼中變得直觀
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而言,存在著一定的領會與理解難度,學生眼中的數學知識是抽象難懂的。考慮到這一點,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在課上利用好信息化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為學生進行數學圖形的演示、概念的推導。通過這一教學方式,學生眼中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將變得具象,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精準把握,也能夠在這一過程當中深化自身的學習感官體驗。例如,在“加減法”的教學過程中,雖然我們感覺加減法非常簡單、非常基礎,但是對于剛剛接觸數學的一年級小學生來說,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和抽象認知,他們很難理解。而借助信息化手段,則能夠使原本抽象的加減法變得更加直觀、更加生動。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將加減法得演算過程通過具象的事物展現出來,如將5-2轉化為5只兔子減去2只兔子等,以物品代替數字,更加便于小學生理解與記憶。
二、信息化條件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策略
在信息化條件下,教師應該基于小學數學的抽象性、邏輯嚴密等學科特點,結合小學生抽象思維弱等特征,對數學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進行一系列的變革。在多年的數學教學中,我總結了一些變革策略,與大家共享。
(一)利用信息化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使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能夠為學生創設非常豐富、逼真的教學情境,教師應該利用信息化手段,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產生學習積極性,產生探究知識的欲望,之后再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鼓勵學生合作,強化小學生合作能力
信息化時代,閉門造車是不行的,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越來越關鍵。因此,在信息化條件下,教師也應該多為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機會,營造寬松和諧的合作交流氛圍,合理配置時間資源,提高合作效率。教師一定要準確把握,正確引導,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究的習慣以及合作交流的習慣,這對實現數學教育目標起到極大的促進和提升作用。
(三)設計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數學教學中,很多知識都是比較抽象的,是學生難以理解和不容易產生學習興趣的。為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為學生設計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呈現生活中的內容,指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在課后進行數學實驗,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四)帶領學生依托網絡資源進行數學知識的自學
互聯網時代,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人們在學校里所學習的內容以及在書本上獲取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走出校門以后,學生也需要繼續學習、提升自己。這就需要其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然而這也是很多人欠缺的。學校教育在這方面是有短板的。當前,信息化時代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當中的每一個角落,在互聯網上,有著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小學數學教師不能將教學活動僅僅局限在有限的課上時間之內,而是應當指導學生要學會利用閑暇時間去網上尋找數學知識學習資源,這樣將逐漸培養起學生的數學知識自主學習意識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小學數學教師亦應當利用微信公眾號的方式,每天向班級學生進行數學習題推送,使學生可以在這一過程當中領會和習得典型例題的正確解題思路與解題技法。微信公眾號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作用還在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借此在線上為學生進行及時的答疑解惑,使學生即便不在學校,亦能夠將所遇到的學習困難向教師進行反饋和求助,以便得到教師的指點和幫助。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亦應當在每次安排課前預習任務時,要求學生先行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資源的檢索,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預習任務。
(五)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整合教學資源,點撥學生思路,啟迪學生思維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僅僅學會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數學學習的思維和思路。要點撥學生的思路,啟迪學生的思維,有時候語言是蒼白的,還需要更加直觀和豐富多元的內容的呈現作為輔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將數學學習資源進行整合,將整合以后的資源呈獻給學生,并且對學生進行思路的點撥。學生看到直觀展示的內容,聽到教師的點撥,就會受到啟發,思路也被打開。需要注意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獲學生不經意提問中的亮點,這些亮點就是學生學習的靈感爆發點。只有教師及時捕捉這些知識亮點,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也能讓學生的智慧閃耀出火花。
(六)借助信息化手段,突破教學重難點
數學教學中,我們知道重點和難點的重要性,經常會在重難點上下足功夫,傳統教學中重難點內容不僅耗時長,效果也比較一般。而在信息化的條件下,突破教學重難點非常輕松,非常高效。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問題來具體和形象化,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在教師講解除法知識的時候,大部分學生理解能力較差,對此不能準確地進行辨別和認知,所以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學生喜歡觀看的動畫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思路能夠緊跟著教師的引導,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地展示于學生的腦海當中,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有較好的把握度,從而提高了數學學習的效率,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技巧,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七)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
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當學生具備了較好的創新意識之后,其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將會得到更大的助力。有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布置導學案、安排思考題,使學生可以通過這些方式進行更為有效的數學知識學習。同時,小學數學教師亦可以采取小組合作與信息化手段相結合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具體而言,數學教師可以先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其后,為每個小組布置學習任務。每個小組在著手進行任務之前,應當共同觀看教師為其制作和發布的數學微課視頻。最后,在每個小組的學生充分發表觀點和見解之后,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能夠從教師所制作和發布的微課視頻以及在與同組其他同學的交流、討論以及互動當中獲得進步,獲得啟發,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逐漸得到增進。
三、結語
信息化條件下,學生的學習有了更多的途徑和更多的可能。如果不對教與學進行變革,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自然是滯后的、低效的。由于對象是小學生,他們自制力相對較弱,自我規劃能力也比較薄弱,因此教師應該多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及時改變學習方式,適應信息化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郁陳瑩.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8(15).
[2]王冬梅.信息時代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科學咨詢,2019(13).
[3]王淑平.信息化條件下小學教學方式變革[J].考試周刊,2018(10).
[4]邱義軍.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讀書文摘(中),2019(6).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