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摘 要:現階段,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對當前農村幼兒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教育要遵循以生為本,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原則來展開教學工作,在這一過程當中要重點做好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陶冶幼兒情操,為幼兒接下來的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首先概述了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其次分析了農村幼兒園小學化現狀;再次探討了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治和糾正農村幼兒園“小學化”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現狀;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9-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9.086
通過實際調查分析我們發現,由于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當前一些農村幼兒園存在小學化傾向。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均向小學看齊,這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導致部分幼兒出現了厭學情緒。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做好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糾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概述
農村幼兒園小學化,簡單來說就是教育者用小學的教學思想、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來展開幼兒園教學工作,忽視了兩者之間的區別,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給幼兒帶來了心理負擔以及生理負擔,這對于幼兒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不僅如此,過早地為幼兒灌輸大量的知識,會給幼兒帶來巨大的壓力,會影響到幼兒的個性發展,久而久之其學習積極性不足,還可能會產生厭學現象,導致現在很多幼兒不愿踏入幼兒園,出現哭鬧等現象。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會導致很多幼兒失去自主觀察、探索的興趣,求知欲明顯降低,影響到接下來的學習發展。
二、農村幼兒園小學化現狀分析
(一)思想小學化
當前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首先表現在思想小學化方面。教育工作者將幼兒園和小學兩個階段的教學目標混淆,盲目地向小學看齊。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利用小學生行為規范來要求幼兒,例如活動課不允許交流,學過的兒歌必須背誦等。這種利用小學生規范來要求幼兒的行為不免有失偏頗。
(二)形式小學化
農村一些幼兒園在安排幼兒的一日生活的時候,主要以課堂知識教學為主,忽略了戶外活動,游戲時間嚴重不足,有的甚至不開展游戲活動。在知識教學的過程當中,大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法,很少采用演示、實物范例等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方法。這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幼兒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甚至產生了厭學、恐懼心理。不僅如此,部分幼兒園在開展活動課的時候主要以教師說教為主,缺乏相應的教具,幼兒無法參與到實踐當中,這也是極為不利的。
(三)內容小學化
當前農村幼兒園教學內容小學化的問題尤為突出。很多幼兒園以及教師并不注重對幼兒的學習興趣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一味地強調識字、計算學習。不僅如此,當前雖然也有部分農村幼兒園注重活動課的開展,但是卻忽略了幼兒的生理特點,開展了小籃球、長跑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運動量較大,并且極易出現肌體損傷,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四)環境小學化
現階段,部分農村幼兒園在對校園以及教室環境進行布局設計時往往也是參照小學進行的。甚至有的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也和小學基本一致,導致很多幼兒出現了不適應的現象。
三、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原因分析
(一)對早期教育的誤解
很多人將幼兒早期教育錯誤地理解為提前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超常兒童”。再加上一些媒體對于幼兒早期教育缺乏正確的宣傳報道,導致很多家長出現了誤解,認為越早開發孩子的智能就能提前成才,超過他人,因而盲目地提高對孩子的要求,甚至非常贊同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早成材。
(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
在農村,一些家長認為上學就是要學習知識,并將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師的水平掛鉤,認為孩子學到的知識越多,教師的水平越高。同時孩子的所學知識也成為眾多家長炫耀的資本。家長過早地為孩子制定了所謂完善的成長目標,希望能夠靠近重點小學、中學、高中乃至大學。為了更快地實現這些目標,很多家長會要求教師多進行知識教學,給了幼兒園以及教師不小的壓力。為了滿足家長的要求,導致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愈發嚴重。
(三)小學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地區,幼兒園往往和小學設置在一起,很多家長以及教師受到小學教育的影響,往往會采用適用小學生的方法來教幼兒。甚至有的幼兒園由于受到小學應試教育的影響,會定時定期地對幼兒進行識字、計算能力方面的考試,希望幼兒能夠更好地接軌小學教育,這也就引發了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四)幼兒園自身的原因
部分農村幼兒園教師不明確幼兒園教學任務、培養目標,存在嚴重的“跟風”現象。幼兒教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農村幼兒園師資隊伍專業水平以及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亟待提升。尤其是一些非專業老教師,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只注重對幼兒的識字、計算教學,并不會開展唱歌、跳舞以及游戲等方面的教學活動,這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四、防治和糾正農村幼兒園小學化的對策探討
總的來說,導致農村幼兒園小學化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因此如何糾正這一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如何才能夠將幼兒園辦成幼兒真正喜歡的樂園,筆者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現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一)提高農村家長文化素質,更新教育觀念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當中,家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輔助作用。要想糾正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首先就必須要改變家長的教育價值觀念,對孩子有合理的教育期望。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發揮出自身的教育輻射作用,為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確保其合理地展開教育指導,為農村幼兒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利用農村廣闊的天地對幼兒進行教育
眾所周知,農村擁有清澈的小溪、繁密的花草樹木、廣袤的田野等,這給幼兒帶來了巨大的吸引力,在幼兒教育以及健康成長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重視起對農村廣闊天地的利用。例如,可以組織幼兒觀察花草樹木的生長過程,還可以到農田中觀看莊稼的播種及收割過程。在農閑的時候,可以開展親子活動。例如到河邊釣魚、摘野果等,讓家長和幼兒在游戲的過程當中建立濃厚的情感,同時也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觀察力、表達力的提升。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農村廣闊的田地有著巨大的育人潛力,是幼兒教育的好去處。
(三)完善管理制度,規范農村幼兒園辦學
為了有效糾正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至關重要,這是確保農村幼兒園規范辦學的重要舉措。教育部門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保障部門,要認真履行自身的職能,加大對農村幼兒園辦學扶持力度。可以通過出臺相關的政策,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配備完善的教學資源,提高農村幼兒園的辦園條件及辦園質量,縮小城鄉幼兒園辦學差距。
與此同時,教育部門要認真做好對農村幼兒園的業務指導工作,要定期進行評估,充分結合農村地區實際狀況建立健全農村幼兒園發展約束機制,確保辦園規范化。上級教育部門要定時定期地督管農村幼兒園的辦園水平、管理水平,一旦發現存在不當行為,應及時進行糾正。
(四)提升農村幼兒園教育水平,提高幼兒教師素質
農村幼兒園園長以及幼兒教師要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內容及要求,充分結合農村幼兒發展的實際狀況科學合理地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安排教學活動。同時要充分借助農村的人、事、物等教育資源來對幼兒形成良好的熏陶,培養幼兒養成勇于探索和創造的良好品質,促進其全面健康發展。
不僅如此,在糾正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過程當中,教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上級政府部門應做好對農村幼兒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教學理念。在這一過程當中,可以采取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相結合、理論培訓和實踐提升相結合等一系列方式,切實提高廣大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及綜合素質。尤其是幼兒園園長,必須要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以此來形成一支優秀的幼兒教師隊伍,樹立先進的幼兒教育教學思想,規范教學行為,有效解決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問題。
(五)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待遇,吸引優秀教師扎根農村
要想改變當前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問題,關鍵在于教師。通過實際調查分析我們發現,當前部分農村幼兒園教師薪資待遇較低,導致教師隊伍存在較強的流動性,這給幼兒教育質量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基于此,上級政府部門要充分重視這一方面的問題,結合各個地區實際情況,提高農村幼兒教師薪資待遇,進而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到農村任教。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方法,意識到農村幼兒園小學化教育是不可取的,并脫離這一誤區,實施科學化、規范化幼兒教育。要以游戲活動為基礎,使幼兒能夠在游戲活動中得到啟發,認識五彩斑斕的自然世界,并從中感受到快樂。最后,教師要重視引導幼兒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使其在豐富童年生活的同時獲得更多寶貴的經驗,為自身接下來的學習以及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農村幼兒教育教學工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針對當前農村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教育部門以及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視起來,深刻認識其危害性,并樹立科學的幼兒教育教學觀念。本文通過分析農村幼兒園小學化的危害,并在此基礎之上探討了農村幼兒園小學化的現狀及原因,最終提出了防治和糾正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對策,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旨在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中國.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之我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0(8).
[2]陳玉花.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亟需糾正[J].珠海教育學院學報,2001(3).
[3]溫雪英.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雜文月刊(學術版),2015(3).
[4]郭天晟.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成因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5(4).
[責任編輯 李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