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金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小學的數學教學也不斷得到改進和提高,在這樣一個提倡素質教育和學生全面發展的時代,數學教育要在教學策略上不斷調整,來適應現實社會的需要,教師除了講授基本的數學知識外,還需要將數學核心素養落實到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本文在分析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小學美術教學經驗,對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具體教學策略提出幾點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當前隨著我國的新課程改革不斷的深入,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數學核心素養通常指學生在熟練掌握了數學知識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水平,同時將數學思維能力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從而使理論和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提高,進而實現教學的目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核心素養在具體數學教學的應用,將理論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之中去。
一、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對教育的投入增加和教師素養的提高,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理解、思考能力有限,而數學又是一門難度較大,需要理解的學科,當老師在講解到需要進行復雜計算的內容時,有的學生會出現不愿接受,學習興趣下降,注意力開始轉移等問題,這給教師的講解造成了困難,課堂教學目標往往難以完全落實。其次,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缺少創新,有的設置完全依照課本進行講解,這增高了數學學習的門檻,會給基礎差的學成造成理解不便,同時會引起學生的厭倦感,最終降低課堂效率,不利于學生在數學課堂的高效學習。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教學目標精準化,符合學生學情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教學目標的設立要符合學學情、課標要求以及教材內容,確定好教學目標之后,教學過程圍繞目標來展開,從而在最初點保證合理性,這為之后教學流程的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接下來的教學環節教學目標就像課魂一樣伴隨著各個環節,在課程講解、師生互動、課后練習等重要部分都要依據教學目標而展開,這樣的做法會使得整個內容更加緊湊,也便于學生學到更多內容。
比如,教師在講授五年級上冊第2課《小數除法》時,在備課階段,教師要對五年級上學期學生的學情,課程標準對于這一部分的規定和教材前后關系做好統籌,從而設計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接下來的“小數除以整數”“一個數除以小數”“商的近似數”“循環小數”“用計算器探索規律”“解決問題”中的各個部分,都要緊密圍繞目標進行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真正貫徹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能力。
(二)教學過程生活化,貼近現實生活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過“教育即生活”,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可見,教育與生活是有著密切關系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推進教學生活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數學本身難度較大,教師可以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循序漸進的開展美術教學,有助于拉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減少他們學習數學的阻力,最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講授五年級上冊第5課《多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在新課導入部分展示馬路上菱形的人行橫道預告標線的圖片,讓學生思考這種非常規的多邊形面積該如何求出,這樣的例子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便于引起學生共鳴,之后再畫出示意圖,將平行四邊形進行切割整合成學術熟悉的長方形,這樣能后吸引學生注意,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接下來的三角形學習中,教師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具三角尺,讓學生思考如何求出它的面積,之后再進行講解,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教學手段多樣化,落實學生主體性
數學是一門在生活中常常能夠用到的學科,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積極使用教學道具、多媒體屏幕、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等多種道具進行教學;另一方面,數學是一門需要自身進行不斷做題總結規律的一門學科,對于小學生而言,只有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通過親身的做題練習,才能夠對所學的數學知識加以理解和消化。除此之外,還需要教師對學生所做習題進行檢查評價,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例如,教師在講授五年級下冊《粉刷圍墻》一課時,教師可以以所在班級為例子,提前測量好教室的長寬高,之后在教給學生進行具體計算,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完成新課講授之后,需要在課上準備一些課本之外的練習題,及時鞏固學生所學的數學定義和運算法則,讓他們在練習中不斷成長和進步。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策略不是一成不變的,還需要根據自己所在學校,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化的教學,不管在實際教學中有多少的阻力,我們作為教師自當要努力克服,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方式,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使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真正的落實。
參考文獻:
[1]臧旭.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30.
[2]吳修梓.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153.